23.03.2020
導讀:
武漢封城!正當所有人擔心武漢即將步入混亂的時候,互聯網的力量開始發揮: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授課;網約車司機沒有生意可做,但是能立馬轉投到保障救援車隊之中;外賣商家照常營業,成為了很多人口中的“救命恩人”……
本文4607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自1月24日起,武漢餐館不開放堂食,已經整整兩個月了。3月18日,湖北省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湖北省采取差異化策略,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地復工復產,對企業實行動態管理。而堂食餐飲屬于暫不復工的“第四類企業”。在此之前,餐飲業仍然要繼續運營,加大外賣訂單量自然成了這一時期不得以的選擇。自身經營尚存在困難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家餐館向武漢醫務人員伸出了援手,無償向多家醫院發送外賣,以他們的方式投身“抗疫”戰。日前,武漢幾位餐飲業從業者,向騰訊科技講述了他們這期間的經歷、堅持與付出01
“生活不是數著日子過去,而是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人生格言。大學畢業后,我沒有回武漢發展,而是入職了深圳一家連鎖餐飲品牌,從事運營工作。我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已經好多年沒回湖北咸寧老家過年了。大學期間我就嘗試著創辦公司,做了“大學城助手”、“樂業”等多個品牌,我被評為海南省優秀創業大學生代表,我創辦的公司也入選為海口國家大學科技園優秀企業。我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我愛我的家人,愛我的父母。前年,我父親膝蓋關節炎手術,對他的擔憂,讓我決定回湖北發展,我可以更方便地照顧年邁的父母。就這樣,我的“辰時一刻手工吐司店”在武漢開業了。從一家小店開始,到開設工廠、成長為周邊社區小有名氣的面包店,我仍然在拼搏著,只不過這次我有家人在陪伴。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武漢創業的第一年就遇到了這么重大的疫情。春節前一個月店里應該是最火爆的,但如今春節前夕卻已經無法正常營業。想到60平米店面的租金,再加上員工工資等,每個月固定開支要好幾萬,疫情肆虐,要恢復正常營業又看起來遙遙無期,我感受到從來沒有過的壓力。也是在那段空閑期間,我看到朋友圈一些醫護人員說沒有時間、吃不上飯,還有新聞說有些外賣不送醫院。因為馬上春節,面包店本來放假了,但那幾天電話卻被打爆了,很多沒來得及備貨的人買不到吃的,其中不乏一些醫護人員,我心里覺得很難受。怎么能讓醫護人員餓著肚子為我們工作呢?于是,我想,與其干坐著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春節期間就開始了營業,做外賣也要把店撐下去。1月底武漢剛封城不久,一下子涌來很多訂單,但沒有騎手接單、機動車限行,有訂單卻送不出去,于是我們就親自上陣,騎著電動車去送,一公里以內免費配送,不限制起送份數。后來有一次意外有個美團外賣員接單了,我還蠻驚訝。因為那時候疫情最嚴峻,大家都比較恐慌。員工多數已回老家,于是我就讓剩下的人兩班倒,通宵生產制作吐司、面包,配送給周邊住戶,同時還給武漢協和醫院、金銀潭億元等醫護人員送去了吐司。有一次居然有一個從外省下的訂單,對方表示要購買面包送給武漢醫護人員,以表示慰問,我們也深受感動。前不久,有一個從外地送救援物資來武漢的志愿者聯系我們,我們把店里所有的面包都給他送了過去,但卻因此耽誤了線上的訂單,只能繼續加班趕做。當天晚上11點我們還在給那些被耽誤了的顧客送貨,顧客了解了事情的緣由后也表示理解。
人手不足首先成了我們營業的難題。年前全部員工5個人,但封城前都放假回家,現在已經指望不上了。我和我哥等幾個親戚便成了這期間的主力。開始的幾天,為了迎合客戶需求,我們通宵生產制作,一大早出爐新鮮的吐司,然后打包配送,一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下班以后還要繼續接聽顧客的訂購電話,人都有點累的受不了,中間就休息了一天。但第二天就接到了很多客戶電話,我們顧客大部分都是小孩子要吃,為了讓顧客吃到新鮮的吐司,后來我們就都保持每天營業,調整了生產時間以后才稍微好一點。人手勉強解決了,但原料又成了問題。雞蛋是我們重要的生產原料,有一次臨時缺雞蛋,有一家顧客愣是把自己家的土雞蛋借了出來,就這樣東拼西湊了一百多個雞蛋,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還有幾次,好不容易找到了原材料,但是對方不送貨,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找車去拉回來,物流費用是平時的三倍多,我們也只能接受。緊接著又缺包裝,我們只好網上各個平臺上咨詢客服,但武漢地區都不發貨,沒辦法了,最后我們只能找了替代的包裝,甚至連保鮮膜、保鮮袋都用上了,也希望這期間的顧客能原諒并理解。
困難很多,一件接一件的壓得我喘不過氣起來,我也想過放棄,但想起那么多顧客,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吐司雖然不是米飯類的必要主食,但是很多顧客都是有用它來做早餐的習慣,也有很多是買給小朋友吃的,為了他們,我們必須保持正常營業。我也安慰自己,吃到熱我們騰騰的吐司,對疫情封閉下的大家來說,也能算是一種慰藉吧。還有很多顧客,電話咨詢想購買生日蛋糕,但是我們店蛋糕師傅困在老家回不來,我自己也不太會做,都把這些訂單推掉了。推不掉的只有前不久的一次。顧客聯系我,說他小兒子要做手術,想吃奶油蛋糕,我答應了。沒有蛋糕胚子,于是我就用吐司代替,再上面簡單得擠了一些奶油裝裱起來,希望小朋友能感受到這一份溫暖。
這兩個月,我數著日子對抗災難,等到疫情消散,見到在咸寧老家休養的爸爸,那時就會體會到現在所經歷一切的意義。這個季節,武大的櫻花開得正盛,只不過今年,很多人已經沒了看風景的心情。但生活還得繼續,櫻花依然盛開。你看或者不看,它們就在那里,不早不晚。“錯過了櫻花,不要再讓你們錯過小龍蝦。”——在送給武漢醫護人員的258份小龍蝦外賣里,我寫下這樣的便簽。
這次疫情,附近的武鋼總醫院、普仁、九醫院、武鋼二醫院等醫護人員,他們付出的太多了,肯定也無暇停下手中工作去賞櫻。一年多以前,我和合伙人一起在眾圓廣場對面開了這家店,主打小龍蝦、湘味鹵菜等,生意也一直不錯,在美團外賣上做到了武漢川湘菜人氣第一名。
武漢封城,加之春節假期,絕大多數餐飲商戶都關門歇業,我們也不例外。當看到網上新聞報道,武漢醫院醫護人員只能吃泡面、很多外賣不敢去送時,我意識到我可以做點什么。我就和合伙人商量,每天給醫護人員免費送餐,我們一拍即合,大年初二就恢復營業了。聯系了附近的多家醫院,我們每天免費送出約100份餐,按照每份餐20元的成本計算,每天店里這項支出要2000多。很有壓力,但我和合伙人義無反顧。“但做好事,莫問前程。”這種非常時期,我們要出一份力。2月21日,我們把網上的外賣業務恢復了。讓我沒想到的是,開外賣的第一天,我們店就爆單了,賣出了53單。最高的一天,超過了100單。3月初,網上的外賣單每天大概穩定在75單左右,雖然利潤不多,但每天也能有兩三千的現金流水,多少也能抵消掉一部分免費送餐的資金壓力。但員工的工資也切切實實擺在那里。2月底,店里員工的工資差點發不出來,好在在崗員工只有6位,還有十幾位封城之前回老家過年,沒有回來。
醫護餐一直是我們自己在送,說不怕是假的,我也知道疫情有多嚴重,特別是打開手機看見鋪天蓋地的疫情消息,心里會偶爾發慌。我最擔心的是家里的女兒,廚房里的小兄弟,他們年紀還小,可能不太懂,也可能心大。我們只能盡力做好防護,而且做事情得有始有終吧,醫護人員需要我們,武漢人民也需要醫護人員。疫情期間,生鮮蔬菜物價不穩定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考驗。但是因為是參加防疫工作,定點醫院給開了防疫通行證,我們可以去蔬菜批發市場采購食材,所以菜價相對來說便宜些。我們外賣的價格也沒有因疫情原因漲價,所以賺錢也不多。現在,疫情還沒結束,從一線退下來的醫護又轉移到隔離點,武漢市還處于封城階段,交通,飲食供應都未恢復,部分醫院食堂不能每餐提供飲食,她們還需要我們。這期間,讓我感到最虧欠的就是女兒了。店里忙,3歲的女兒在家哭著要找媽媽,對女兒很愧疚。但我相信,這一切很快就會過去,武漢很快就會好起來。
我們是一家湖北菜連鎖店,在武漢有十幾家店,也一直深受市民的喜愛。疫情期間,武漢很多大型連鎖酒店都關門了,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比如動員員工上崗、自己找渠道采購各種防護物資如防護服,找食材供貨渠道,終于得以在大年初六開始營業。但考慮到疫情,只做線上外賣。
上線外賣后,立即受到了武漢市民的歡迎,也讓很多不方便做飯的市民吃上了外賣。如今劉胖子家常菜十多家門店都已上線外賣,多家店的日均單量超過了100單。現在營業的門店訂單加起來大約每天700多單,因為還有幾家沒有開始營業,其中一家店我們騰出來給防疫指揮部使用。去年旺季時,外賣多的時候總數能達到2000多單,堂食和外賣的比例大概是7:3。現在返崗的員工約150人,主要是湖北的,外省的也有。很多員工因為疫情原因,現在還回不來。在崗的員工主要擔心傳染風險,為此我們制作了《自我防護指南》,安排員工學習掌握,準備了充足的防護用品:口罩、酒精及84消毒液等,外賣采取無接觸取餐、無接觸配送。宿舍及餐廳內每日至少兩次消毒,所有員工每日至少兩次測量體溫,新回來的員工必須滿足自身及家人均健康,且居家隔離15天以上的條件方可上崗等。現在我們有兩個平臺在接單,分別是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外賣小哥整體狀態還是比較好,90%的單都能準時送達,超時現象也有,一般遇到超時首先是安撫客人,然后溝通騎手,大部分客人可以理解,小部分會進行退單處理。我們也有自己的配送團隊,當平臺運力不足的時候,我們會安排自己的騎手補充,當自己的騎手也忙不過來時,門店的店長、總廚等管理人員會進行配送。
在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的同時,我們看到很多醫院的醫生都吃不上一口熱菜,于是也參與到為醫護人員免費送餐的行動中。從1月30號開始,堅持為武漢第七醫院送餐,每天送200多份,已堅持了四五十天,僅餐品成本就花了幾十萬。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醫院的訂單我們讓自己的騎手來送,他們配送不過來時,店長等就頂上。為了更多顧客的健康安全,我們所有配送完醫院訂單的人員回來后,要先在店門口進行從頭到腳的全身消毒后方可入店。去醫院送餐還是會有點害怕,因為畢竟醫院都是新冠患者,傳染力又極強,但是考慮到醫患人員在跟病毒搏斗,這時候更需要營養的餐品,想到肩上的責任,也就不怕了。送餐的時候,醫護人員對我們都很好,很親切。我們經常說些相互鼓勵的話,偶爾也會開開玩笑。借此機會,想對武漢人民說:疫情面前,我們要保持好心態,重防護、勤消毒,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一起共度難關。
這次疫情給你留下最深刻映象的事件是什么?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金明
本文來源:騰訊科技(qqtech)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