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18年,長沙、西安、株洲共19家酒樓,把徐記海鮮酒樓的這份開店成績單,放在像按下“快進”的急速擴張的品牌中,確實不怎么亮眼,但它卻是湖南餐飲界公認的標桿,單店平均營業面積一千多平方,年營收超6個億,創始人徐國華說,徐記發展不太快,可能也是我的性格委穩。
徐國華談徐記海鮮的堅持
走在長沙街頭,隨口問問當地人,如果想請客,還要有點檔次,你推薦去哪兒?無論是妹陀,或者是爹爹,都會理所當然地告訴你:徐記啊。問起湖南餐飲人,湖南代表性的餐飲品牌,徐記,也總會被他們脫口而出。
徐記在長沙,甚至湖南人心目中,好像就是這么個理所當然的標桿性存在,而這個標桿,除了湖南,只在西安一個城市擁有6家門店,平時不怎么和媒體接觸,也不怎么參加活動,一直顯得異常低調。
▲徐記海鮮董事長徐國華
其實徐國華做餐飲,算是半路出家,1999年創立徐記海鮮酒樓之前,徐家四兄弟都是長沙的海鮮供應商,“海鮮供應商我們做了有將近10年時間,長沙很多賓館、酒店的海鮮,都是我們在供應。”
但到了1999年,徐國華發現勢頭不對,他感覺整個行業都在欠錢,很多餐廳都會欠他七八十萬的貨款,那時候的七八十萬可比現在管用太多。
再深入,徐國華覺得,那段時間的長沙餐飲,正處在一個洗牌的過程中,各種問題開始顯現,于是,被欠賬逼急了的徐國華,就以供應商身份,和其他三兄弟開始嘗試切入餐飲業,從一個供應商,變身一線餐飲老板。
賣死海鮮曾是市場潛規則
彼時的長沙甚至整個湖南,直接面對C端的海鮮市場有自己的行業潛規則:賣死海鮮。
由于湖南地處中國腹地,雖然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對海鮮卻一直遙不可及。當90年代徐國華這樣的供應商出現,把海鮮從廣州、黃河市場、青島等各大沿海城市運到內陸,由于運輸條件的限制,海鮮死亡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多的時候一批能有一半以上的海鮮死亡,這也就造成了活海鮮和死海鮮的巨大差價,而不少大排檔、餐廳,卻專門購買這些死海鮮。
▲蒜茸粉絲蒸俄羅斯板蟹
對大多數內陸城市消費者來說,要通過自己的舌頭去分辨海鮮的新鮮、死活與否,是在有些難為他們,因為大多數人壓根沒吃過海鮮,不知道好的海鮮應該是什么味道,這也就給了很多投機者機會。
同時,即使一些餐廳購買的是活海鮮,但由于儲存技術尚不發達、管理水平有限,也會出現海鮮死亡,雖然因為當時內陸海鮮零售價非常高,餐廳很能賺,但如果直接將海鮮扔掉,還是會讓食材損耗成本影響餐廳的營收。
于是,賣死海鮮幾乎成為市場的默契,還伴隨著“慣性”的缺斤少兩,以及因貨源不夠導致不得已的低價產品限量供應。
▲堂灼魚湯蚌仔
這些短板在海鮮還是“內陸奢侈品”、宴席搭配菜的時候,并不會太多地暴露,但當徐記海鮮推出“當面稱、當面殺”、評價海鮮,并因此教育了市場之后,局勢開始向徐記海鮮的“新鮮”傾斜。
“當面稱、當面殺”破局
平價海鮮教育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徐國華的供應商身份就顯得異常可貴,當初選擇直接進入餐飲一線,除了看準了餐飲行業洗牌的機會,徐國華更看準了長沙海鮮市場的七寸——渠道不強,成本高,為了賺錢犧牲品質。
由于徐記自己就是自己的供應商,對渠道和貨源有強力把控,從一開始,徐國華就把“當面稱、當面殺”定為標準,也有能力去實現這樣的標準,并延續到現在。
▲專門的捕撈團隊直采專供
那時的徐記還只是個大排檔,門口的水箱里放滿了鮮活亂跳的海鮮,旁邊就是操作臺,稱完直接殺,然后烹調、上桌。
一直吃死海鮮的大多數長沙消費者,一下吃出了不同,并喜歡上了新鮮海鮮的口感,即使價格要比其他地方的海鮮貴,但徐記勝在品質。
同時,徐記海鮮的價格并不高得離譜,而是提出了“平價海鮮”的口號。面對價格虛高的內陸海鮮市場,徐國平意識到,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內陸與沿海城市的交流增多,海鮮價格遲早會回歸常態,還不如自己做這個市場的教育者。
▲漁獲滿滿
“那時候確實我們的優勢很大,因為我們渠道好,一手貨,沒有中間商”,徐記自己為自己供貨,渠道、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清楚供應鏈兩端的價格差,才能準確地算出利潤區間,在保證自己盈利的同時,實現對消費者的平價。
“大家都賣二十多、四十多的大明蝦,徐記賣88”,大龍蝦、皇帝蟹這些海鮮一樣是這樣的價格差,但徐記不缺斤少兩、現買現殺現做,“無非就是少賺一點”,徐國華對成本、利潤的比例,想得非常清楚,消費者也漸漸知道了活海鮮應該是什么口味,價格區間在哪兒。
▲徐記薯粉缽
就算之后很多賓館、酒店也推出海鮮檔,大部分還是賣死海鮮,但徐記依然堅持賣活海鮮,賣評價海鮮,既教育了市場,也為自己打下了金字招牌,從那時起,“徐記海鮮”就成了湖南消費者眼中高品質的代名詞,徐記“新鮮吃得出,實惠看得見”的口號也更加響亮。
至此,徐記成了長沙海鮮市場的破局者,重新梳理了長沙甚至整個湖南的海鮮市場,并逐漸成為海鮮市場的標桿。
拼速度不是我的性格
那時候的徐記雖然異軍突起,但并沒有像現在很多餐飲品牌一樣,迅速擴張,搶占市場,吸引加盟,相反,徐國華一直穩扎穩打,保持著幾乎一年開一家門店的速度,并開始著力解決臺面后的問題,而且徐國華開始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以前沒做過餐飲。
所以徐國華沒急著擴張,而是著手攻克菜品搭配、后廚流程、環境十一條、出品七大環節、新鮮度、內部管理等一系列問題,2015年,開始從海鮮酒樓定位到中高端酒樓的徐記,更集中火力在餐飲的專業方面補短板。
▲徐記采用無紙化、現看現點的點菜方式
在菜品上,雖說徐記海鮮專做海鮮,但因為地處湖南,消費者口味偏重,菜品中必然要搭配湘菜,但搭配什么湘菜?是不是可以將一些海鮮用湘菜的方式做出來?
經過一番試驗,徐記保留下了豆腐煲等經典湘菜,又在如生蠔等菜式中適當加入剁椒,加重湘菜口味,其余海鮮做法則保留海鮮追尋原汁原味的做法。
▲辣酒煮小花螺
同時,既然定位中高檔海鮮酒樓,走大排檔路線肯定不行,而粵菜是和海鮮搭配得比較和諧的菜式,而且也能夠提升餐廳檔次,于是徐記也引入了例如燒鵝、菠蘿包等經典粵菜。
除了在菜品搭配上下功夫,徐國華還請來專于餐飲的職業經理人,在十多年前就用5S管理系統規范整個餐廳從前廳到后廚的操作流程,和員工行為,讓徐記海鮮的品質有了更大的飛躍,以及穩定性的保證,這也成為徐記能在西安扎根,并開出6家門店的要素之一。
曾有湖南餐飲人說,要說湖南的5S管理,最先用,用得最好的,就是徐記。
但就算管理系統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成熟,徐國華依然不疾不徐,開店速度非常勻速,18年開了19家門店,幾乎一年開一家。
▲原味青椒
“這個可能都是每個人的性格原因,有些人喜歡保守一點,穩健一點,有的人可能發展就是要跳躍式發展一點”,徐國華把這歸結為性格原因,“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酒樓,每個店至少一千平的面積,什么都要靠人做,既然靠人,有時候做快了就會出問題,還不如就慢慢做,做好品質”。
徐記不愿為了快速擴張,砸了自己多年的招牌,徐國華不用現在常用的擴張市場的方法拓展品牌影響力,而是用多年積累下的品質口碑占領心智,不斷強化本就存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標簽。
結語
“中國56個民族,14億人口,市場總會有的,只是說你要怎么去做,有時候太快反而做不好”,徐國華如是說。到現在,慢慢走的徐記,不僅沒有丟掉市場,反而成了整個湖南餐飲的標桿。 現在爆紅又速死的餐飲品牌太多,活著的時候是挺轟轟烈烈,死的時候也很難看。 人們會把一顆顆劃過天際的隕石統稱為流星,卻永遠不會忘記每天高掛九霄的那顆星,叫太陽。活著,才能去做更多事,活著,才是最大的意義。
記者 | 紅餐網_陳漠
視頻 | 紅餐網_羅小莊 王偉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