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行業受疫情暴擊,哀鴻遍野,餐飲人愁眉苦臉的時候,木屋燒烤卻活得像個異類。
疫情以來,木屋燒烤堅持營業。無論老板隋政軍,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員工,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做外賣、烤飯、早餐,奔著單日500萬營業額的目標沖沖沖。我們不禁好奇,是什么讓這個企業的員工在“降薪”后,還這么激情滿滿?
01.
逆決策:堅持營業
“做冬日暖陽,給伙伴、顧客一點信心。”
1月26日,隋政軍的一條朋友圈消息,在行業內引發了一場關于“疫情期間該不該繼續營業”的爭論。紅餐網(ID: hongcan18)也為此做過特別報道《疫情下,餐廳停業真的是唯一選擇?》。
那天是大年初二,海底撈、九毛九、西貝、外婆家等一眾餐企相繼宣布暫停門店營業,木屋燒烤在這時做了第一個逆向選擇:要堅持營業,“做冬日一點點暖陽”。
正是這個選擇,招來了不少罵名。有人言辭尖銳地指責:“就這么看重營業額?”“要錢不要命的老板,離他遠遠的。”“不關店就是為了減少損失,根本沒有為員工的安全考慮。”
隋政軍回應說,“這個策略相對來說比較激進,實際上沒有對錯,要看你自己判斷和自己想要什么。”
他認為,餐飲行業的團隊不像其他行業那么穩定,員工流動性很大。如果停業,他一則擔心團隊會散;二則擔心員工閑下來后,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恢復戰斗狀態;三則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員工放假后,工資發還是不發?
“哪怕讓大家在店里掃掃地、拖拖地、做做培訓,只要人在一起,心就在一起,團隊就不會散,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而一位顧客的留言也鼓勵了他,讓他選擇繼續營業,做冬日暖陽,給自己、給伙伴,也給顧客們一點點信心和暖意。這位顧客寫道:
凌晨三點,華強北一座空城,看到木屋的招牌一股溫暖迎面而來。 去打包了幾份燒烤,把味道放一邊,點贊態度。
……
可是他們選擇了守候,我猜他們也不差這點營業額。
02.
逆救援:接受員工降薪
“我選擇當狗熊,不當英雄。”
03.
逆增長:外賣30天增長10倍
“你都想象不到他們做了些什么。”
降薪只是過渡期的做法,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救。
隋政軍坐不住了。
“你不能在這等啊,等著疫情過去,等著報復性反彈,等著恢復原狀,我覺得這根本不可能,沒用。”木屋燒烤必須主動自救,讓員工們早點拿回屬于自己的工資。
于是他們定下了一個目標:在3月28日前,業績做到去年同期的營業額,那么所有員工薪酬將全面恢復。也就是說一天的營業額要突破500萬,時間為28天。
就這樣,木屋燒烤的員工開啟了全員拼搏、全員營銷、全員創新模式,像打了雞血一樣行動起來。
堂食收入幾乎為0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搞外賣。以前外賣是木屋燒烤的邊緣業務,收入只占整體收入的5%。他們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把外賣業務拉升了10倍,收入占比超過了50%。
“主要是我們小伙伴特別給力,是他們想方設法去拉單,你都想象不到他們都做了些什么事。”為了做好外賣,木屋燒烤的員工可謂動用了所有能用的社會關系,發揮出了十八般武藝。
了解到員工們做外賣的方式和毅力后,隋政軍自己都驚呆了,他隨口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
北京一個店的小伙伴,自己發紅包求人拉到社區群、媽媽群里面,去發優惠券、促銷廣告。“拉進去給30、50塊錢紅包,錢都他們自己掏的。”這個店原本外賣每天只有1000塊錢,用10天時間做到了17000元,增加了17倍。
還有一家店,年前線上銷售許可證沒有辦下來,做不了平臺外賣。怎么辦?他們就自己做了一個小程序外賣,打印傳單到社區去掃樓。“100多棟樓啊,他們就挨家挨戶去發。”這個店連續13天外賣業務增長超過10%,后來拿到了公司的“突破記錄獎”。
還有一些員工在宿舍出不來,就自發給外賣客戶打電話進行線上回訪,收集客戶意見。“做這些都沒有工資的,但他們就是自愿去做。”還有把外賣經驗編成《天龍八部》口訣內部分享的,平臺運力不夠時花2000多元買電動專送車,免費配送的。
隋政軍說,員工們做的很多事情,他一開始都不知道,“公司都沒有要求他們這么去做,我也不知道竟然還能這么干。我看了就很感動,這是一群非常可愛的小伙伴。”
為了活著,他們還用4天半時間研發推出了外賣新品——木屋烤飯,被逼出了跨界產品木屋精釀、木屋早餐,反響也都還不錯。
就是在這么一群可愛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木屋燒烤的業績不斷往上沖,100萬達成,200萬達成,300萬、400萬、500萬!隋政軍每天、每周都會在朋友圈公布營業變化,看著那條斷崖式下跌的綠色業績線,觸底之后不斷向上攀升,他由衷地為伙伴們感到自豪。
04.
逆激勵:與員工共享風險
“我不是老大,沒那么牛逼。”
05.
逆思考: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輕資產、簡單商業模式或許是個坑。”
經過這次疫情,隋政軍覺得業界需要反思,你的商業模式到底有沒有抗風險能力?你的生死到底是由別人決定的,還是你自己決定的?
近幾年,餐飲行業一直在強調輕資產、簡單商業模式,這是不是一個坑?“假設前面是一條平坦的高速公路,輕資產簡單模式是沒問題,但一旦前方道路不再是平坦大道,就未必能經受得住考驗了。”
這么多年來,木屋燒烤一直堅持做重資產、復雜商業模式。供應鏈自己做,建設加工廠、配送中心,燒烤堅持用人工,在門店中設置大的中式廚房。在疫情中,這就顯示出了優勢。
因為能根據危機,靈活調整。一些供應鏈不在自己手上的餐企,復工之后就有可能遇到了食材采購、產品生產不順暢的情況,自救的節奏也被打亂。而木屋燒烤,不管是臨時上線烤飯、精釀啤酒還是早餐烤餅,都沒有障礙。
“我們的產品很容易改變,因為我們最基礎的設備都有。”隋政軍表示,這次疫情中之所以能保持運營順暢,產業鏈的完整暢通也是一個大優勢。
木屋燒烤全國3個大型食品加工廠,在各個區域都有配送加工中心,保障集中生產和品質管控,又能控制費用。而現在他們還在深圳選址,建一個更大型的中央加工廠。
“向上游延伸,疏通供應鏈、做食品加工廠雖然是累活、臟活、麻煩事,但如果你把這些活都交給別人干了,你以最簡單的方式賺錢了,那風浪來了,誰去頂?”
他把重資產、復雜商業模式比喻成一臺多功能的SUV,能迅速進行模式的轉換,應對市場和環境的變化。“不管高速公路還是崎嶇山路,SUV都能暢行無阻,而輕資產、簡單模式的餐企遇到崎嶇山路只能熄火。”
06.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口號喊了16年,還要繼續喊下去
因為木屋燒烤的存在,我們從頭到尾目睹了一個企業通過組織力和企業文化自救的全過程。
△ 木屋燒烤兩個月來的營業變化和自救節點
“很多人驚訝于木屋燒烤的快速轉型和恢復,我覺得實際上跟我們以前的理念和基礎有關,不管是堅持重資產模式,還是堅持企業文化、組織力的培訓,我一直相信‘今天的果,實際上是過去種下的因’。”
目前木屋燒烤的堂食營收已經恢復到50%,外賣營收占42%。階段性目標雖然已經達成,但隋政軍說氣不能松。馬不停蹄,木屋燒烤已經開始沖擊下一個目標:4月份,業績再增長15%。對此,他信心十足。
而2020年,木屋燒烤的4個目標也堅持不變:開店數不變、營業額不變、利潤額不變,同時要開拓西安、南京、鄭州、昆明這4個新市場。長期上,木屋燒烤還要沖刺“百城千店”計劃。
隋政軍說,氣可鼓不可降,他從不預設最高期望值,“在木屋燒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個口號我喊了16年,還要繼續喊下去。”
號外!4月2日(周四)下午3點,隋政軍將作為《春雨計劃·餐飲線上公益課》的嘉賓,在線進行主題為《突圍!木屋燒烤“逆行”之路》的直播分享。老隋如何帶領木屋燒烤小伙伴們穿越疫情,取得勝利?小板凳準備好,明天直播間見(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進入直播間)。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如何打造餐飲私域流量?一文說透 如果你的愛人是餐飲人…… 餐飲復業后的真相,說多了都是淚! 野味禁令下,多少餐飲老板被逼上絕路 租金催命!好多餐飲老板扛不住了! 絕望的小餐飲:停業等死,復工找死 武漢餐飲人,你的沉默讓人心疼! 餐飲復業調查:不開是等死,開了賠本 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陶陶居:不開堂食,我一個月都撐不了 餐飲小老板:就怕疫情沒了,店也沒了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如果沒有了餐廳,我的生活將失去……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陶陶居開放堂食首日一波三折! 官宣!廣東率先打響餐飲復業集結號! 復業復工,拯救疫情下的餐飲業! 全國10大城市餐飲現狀調查:太難了! 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千萬餐飲人路在何方 疫情讓餐企損失慘重,資本是救命稻草? 疫情之下,餐飲業的自救指南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