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杰是一個倔強的人,剛入行就給自己定下10年做上行政總廚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能近兩年放棄午休練習基本功,能請十天年假就為專心學習佛跳墻……
終于,一年前,年僅29歲的林世杰做到了五星級酒店的中餐行政總廚。他說,做廚師是沒有捷徑的,只有多學、多練,才能出頭。
福州中庚喜來登酒店中餐行政總廚
林世杰的父親是老家遠近聞名的鄉廚,經營著一家小店,在林世杰的記憶里,鄉里但凡有紅白喜事、節慶聚餐,父親都會被請去做菜,而年少的林世杰就經常跟著父親,給父親打下手,切菜、配菜、擺桌……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幾個年頭,在中考完后,林世杰看到有學校開設烹飪系,就決定去學廚當廚師。
但當林世杰畢業后,作為實習生來到福州香格里拉酒店的后廚實習時,卻被酒店辦宴席的場面震撼到了。
那天,正好酒店有宴會接待,后廚里灶臺火力全開,幾十個廚師在里面穿梭甚至奔跑,整個空間都是一片機器的轟隆聲,林世杰只夠時間留下一聲“哦”,就要開始幫忙,哪怕是遞個盤子,洗塊抹布。
三年的科班學習,在真正的大場面面前,都成了一張白紙。林世杰不是被嫌棄工作太慢,就是被埋怨不會幫忙,仿佛做什么都是錯的。
原本想到酒店大展拳腳的林世杰突然醒悟:原來自己只不過剛剛扣響了廚師生涯的門,連門檻都還沒邁過。“感覺那時候的自己除了有點基本功,好像什么也不會了”。
這種落差,讓林世杰感到非常難受。然而,倔強的他卻沒有因此而沮喪,相反,從小對廚房有種特殊感情的他,在心里跟自己較上了勁,暗暗地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在10年內做到行政總廚。
10年的目標是立下了,但作為廚房新兵,林世杰一切都要重新學起,從頭做起。“自己立下的目標,爬著也要去實現。”他把這個10年的大目標分割成很多個小目標,而第一個小目標,就是上灶,做到炒鍋師傅。從那時起,林世杰就成了酒店后廚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每天,他會提前把當天要用的工具、花草、醬汁準備好,然后跟在師父后面,學著去收食材、認識食材,并自省有哪些工作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的。每天,林世杰的工作就是聽從師父指示,給肉腌味道,上粉上漿,搬盤子……而林世杰的師父文燦培是出了名的嚴格,給文師傅打下手,更是要小心翼翼。剛開始時,林世杰不是粉放多了,就是鹽放少了,被罵是常有的事。幾乎每天,林世杰都有讓師父很不滿意的地方,他備受打擊,也曾想過放棄,但一想起自己定下的目標,便又按捺住性子,師父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因為他知道,只有跟著這樣的師父,才能學到真東西。為了讓師父多教自己東西,別人吃飯用半小時,林世杰吃飯只用10分鐘,吃完飯便趕緊去幫師父洗好灶臺、疊好手布、燒好鍋……那時候的林世杰,想的很單純:這樣師父炒菜就能更從容,就能省下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教自己。午休,是廚師難得的、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休息一下的時候,但想早日上灶的林世杰卻趁著中午廚房沒人,一頭扎進廚房,試著用各種花草練習擺盤,回憶著師傅的動作,一遍遍地練習翻鍋、倒油、倒水、出鍋裝盤……有時練得狠了,下午干活時手都是抖的。終于,林世杰的努力沒有白費,師父看到了他的勤奮,把他提拔到炒鍋師傅。此時,距離林世杰剛入行,只有兩年不到。雖然師從粵菜師傅,但作為地道的福建人,林世杰也希望自己能掌握閩菜的制作技巧,而他第一個想學習的,就是閩菜的代表菜——佛跳墻。正好,自己所在的酒店就有做佛跳墻聞名的師傅,于是,林世杰一有空就去找這位師傅,求他教自己制作佛跳墻。好不容易,這位師傅終于松了點口,答應了林世杰,但佛跳墻的制作非常講究,既耗時又耗力,完整的制作最少要兩天。而作為一名粵菜炒鍋師傅,林世杰平時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于是,林世杰便請了十天年假,準備專心地學習佛跳墻的制作。當他拿著領導簽字的請假單去找這位師傅時,師傅還以為他是找借口來學習,其實是想請假出去玩。沒想到第二天,師傅還沒到,林世杰就早早來到廚房,把需要的食材準備好了。當師傅走進廚房看到這一幕,就知道,林世杰是認真的,而林世杰的這個舉動,也打動了師傅,因此,師傅便很耐心地給林世杰做了演示,這一教就是兩天。第三天,林世杰開始自己練習做湯,在制作的過程中,他很快就發現,做佛跳墻最關鍵的不是食材,而是火候。為了讓湯汁鮮美濃郁,佛跳墻要經過兩天的燉煮,但兩天的煲制火力和時間并不相同,而且每鍋可能會因為煲制時間、火力大小等細微的差別,導致最后出來的湯汁效果不一致。這就要求林世杰在這兩天中,時刻留意著鍋中湯汁的變化情況,來調整火力大小。特別是第二天,需要文火改大火,讓湯汁變得濃稠。因此做佛跳墻,什么時候用小火,什么時候改大火,大火煮多久都十分講究,差一點,可能兩天的心血就會報廢。最后,林世杰經過多次嘗試,終于做出了令師傅滿意的佛跳墻。除了多方求學技術,林世杰還經常主動問管理人事的師傅,自己能幫上點什么忙。這樣問的次數多了,管理人事的師傅就開始試著把一部分工作分派給林世杰,排班、休假、培訓……久而久之,林世杰便弄清了后廚的人事工作流程,學會了如何分派人手、培訓新人。不久,林世杰終于等到了主管的空缺,由于他基本功好,勤快肯干,又早已熟知人事管理工作,于是在入行不到4年后,便成為了炒鍋主管。
每天做著相同的事,做著差不多的菜式,雖然已經得心應手,但這樣的工作卻讓林世杰覺得“很沒意思”。剛好此時,酒店的西廚部缺一位主管,林世杰便動了心,這不正是學習西餐的好機會嗎?但一個中廚部的炒鍋師傅,怎么去做西廚的主管呢?林世杰看上了西廚的中餐檔口,要勝任這個檔口的工作,林世杰很有把握。于是,經過林世杰和中廚部、西廚部領導的多方溝通,兩個部門也了解了他希望多學些東西的愿望,最終一致同意將他調到西廚部。來到西廚部的林世杰,一邊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一邊利用空余時間追著西餐師傅討教、學習。這一學,又是一年多。一年后,一個新的機會出現了——廈門一家大型西餐吧要招一位行政總廚,要求精通中廚、西廚,還要了解整個廚房的運作。林世杰覺得,這樣的招聘要求,不就是在招聘自己嗎?自己實現行政總廚目標的機會終于來了!于是,他離開待了快八年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來到廈門,挑戰自己的第一任行政總廚職位。那一年,林世杰25歲,離自己定下的十年目標,還余兩年之多。當上了行政總廚的林世杰,很快便發現,社會餐飲和酒店有太多的不一樣。在酒店工作,是權責分工明確,而社會餐飲的行政總廚,不僅要在廚房身兼數職,更要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去考慮怎么受消費者歡迎、怎么打開市場,甚至怎么做營銷。這讓林世杰覺得,這不是他想要做的行政總廚,他還是更喜歡專心地做菜。這次挑戰,也讓一路朝目標狂奔的林世杰反思了自己,之前是不是太過執著于達成目標,忘了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于是,在西餐吧任職了一段時間后,他便辭掉了行政總廚職位,來到福州中庚喜來登酒店,出任中餐廚師長。
回到大酒店的林世杰心靜了,沒有那么急躁了,更沉得下心了,他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應該要怎么做。他開始專心地研究怎么做菜,對于菜品,他除了要求制作精良、味道保持穩定之外,還要求菜品的呈現要美觀。為了達到自己的出品要求,他一邊多加練習,保證現有菜品的高品質,一邊琢磨怎么去創新、怎么去擺盤。然而,擺盤不僅要多練習,還需要有創意,林世杰除了經常“偷看”別人的擺盤手法、所用道具與圖案構思之外,更專程去到上海學習分子料理。回來之后,他便把中餐的烹飪手法與西餐的擺盤創意結合起來,再用分子料理技術在視覺的呈現上進行點綴。“這樣的菜品才符合我的要求和酒店的出品要求。”林世杰說。當紅廚網記者問到,是不是更喜歡對菜品進行創新?林世杰卻說:不是的,其實我是個很傳統的人,很注重烹飪技法的傳承,而且我是個粵菜廚師,粵菜之所以能盛行這么多年,就是一代代粵菜廚師堅持技法與口味傳承的結果,不輕易去做改變。林世杰說,自己的創新,是為了讓顧客在視覺上更加舒適,在食材搭配上更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比如有些需要煎炸的菜式,他不會因為客人不喜歡油膩,而輕易改變烹飪方法,而是通過用一些蔬菜、水果、醬汁的搭配,去消除食物的油膩感。再用西式的擺盤手法,從視覺上給客人傳達一種清爽的感覺。這時的林世杰,已不再是一個只會為了達到目標而急于求成的人。除了懂得為自己設立目標、并為這個目標不斷學習之外,他還知道如何保證在奔向目標的路上不迷失自己。
林世杰說,“做廚師很辛苦的,每天從天亮忙到半夜,入行十二年來,從沒回家過過一個年”,而支撐他堅持下來的,就是行政總廚這個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給自己設定了無數個小目標,并為此不斷學習、進修,堅持、再堅持。在這里,他也想告訴年輕一輩的廚師們,如果覺得實在太難了、干不下去了,不妨給自己設一個目標,每天向這個目標靠近一點點,即使最后沒有達到這個目標,老天也一定會給你的努力以回報。
當紅乳豬頭盤
<主料>
乳豬一只(3.5公斤)。
<輔料>
雜糧脆片,小青瓜各少許。
<調料>
鹽,乳豬醬,五香粉各適量。
<做法>
1.乳豬改刀去大骨,洗凈晾干。
2.用鹽、五香粉腌制20分鐘,上豬支架,再次洗凈(不要有油分),用皮水淋后抹干身,晾干。
3.用明火烤至脆皮,取豬脆皮,改刀成5cm*1.5cm。
4.小青瓜切條;脆片切成與乳豬脆皮一樣大小。
5.脆片墊底,鋪上小青瓜條,再鋪上乳豬肉,抹上乳豬醬,蓋上乳豬脆皮,點綴即可。
鮮菌鮑魚煎雪花牛
<主料>
大連鮮鮑魚一只(約90克),雪花牛肉150克。
<輔料>
杏鮑菇75克,雞腿菇50克,白玉菇40克,番茄50克,姜蔥各適量。
<調料>
黑椒汁100克,鮑汁50克,鹽、黑胡椒各適量。
<做法>
1.鮑魚殺好,用姜蔥、鮑汁燜好,煎上色備用。
2.鮮菌炸至金黃,用鮑汁燜好。
3.番茄切片,用鹽、黑胡椒煎炒備用。
4.牛肉煎至七成熟。
5.裝盤即可。
黃燜白玉瑤柱
<主料>
瑤柱2粒,白蘿卜100克。
<輔料>
姜蔥、甜豆仁各少許,酸膜,三色堇。
<調料>
鮑汁100克,鹽、糖、大地魚粉各適量。
<做法>
1.瑤柱加水、姜蔥蒸透備用。
2.白蘿卜用模具扣出圓形,用開水加鹽、大地魚粉煮透備用。
3.將瑤柱裝入蘿卜圈里,用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加鮑汁燜至入味。
4.鮑汁劃盤,放上成品,擺盤裝飾即可。
百里香金沙大蝦皇配低溫9+牛肉
<主料>
大蝦皇1只(約200克),9+牛肉100克。
<輔料>
蘆筍、百里香、苦苣生菜、紅葉生菜各20克,蘿卜糕50克。
<調料>
黑椒汁30克,蛋黃醬700克,煉乳200克,咸蛋黃200克。
<做法>
1.大蝦開背去頭留尾,用鹽、胡椒粉、生粉拌勻略腌,過油備用。
2.將百里香、蛋黃醬、煉乳、咸蛋黃一起攪拌均勻,釀到蝦背上,烤上色即可。
3.牛肉低溫慢煮后煎上色,用黑椒汁劃盤,將牛肉放在黑椒汁上。
4.蘿卜糕拍粉,煎至金黃,擺盤,放上大蝦、飛過水的熟蘆筍。
5.最后用生菜點綴即成。
蘿卜油土豬肉燜遼參
<主料>
發好遼參4條。
<輔料>
土豬肉200克,胡蘿卜500克,芹菜50克,干蔥頭100克,蔥50克。
<調料>
腐乳100克,蠔油、香葉、八角、陳皮各適量。
<做法>
1.胡蘿卜打蓉備用。
2.土豬肉切方形,用生抽上色,炸至定型。
3.干蔥頭、蔥炸香。
4.鍋留底油,炒香腐乳、蠔油、香葉、八角、陳皮,加水、土豬肉,燒開后倒入煲仔煲45分鐘,倒出過濾取汁取肉。
5.汁、肉倒回煲仔,加入遼參煲至收汁,胡蘿卜蓉調色,撒上芹菜,加蓋即可走菜。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