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流傳著這么一個說法,
“被屋檐下報道的門店,次月的好餐廳排名往往直線下跌。”
飯圈稱為“奶死”,俗話叫“烏鴉嘴”!
這么大一鍋壓下來,小編打死都不肯背的。
你看,自3月報道以來,泥崗店4月份繼續拿A嘛。(6月份加油!)
何況,小編還發現了華南區2顆明珠:觀瀾新城MH店和靈芝店。這2家店從2月份以來拿了3個A,領跑其他門店,可謂華南區的2大“門神”。
其實,好餐廳PK大都PK環比數據,當月好名次的門店次月下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靈芝店(觀瀾新城店下篇報道)為何能一直名列前茅呢?
在木屋,“悶聲發大財”是不鼓勵的,好經驗就要大聲說出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于是,靈芝店店長李家福大方分享了他的經驗。
在木屋,好餐廳PK備受矚目,各門店為了拿A,更是從月初沖刺到月末。
不過,每月的PK的項目并非一成不變的。如果說,員工餐、投稿、手冊優化就像女友,偶爾換換,那營業額、中午和夜宵時段來客數、經營利潤率、大眾點評則如老婆,月月相隨。因此,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前提上,管理組會抓關鍵,把重心放在這4項。5月份,靈芝店的大眾點評、中午和夜宵時段來客數環比和經營利潤率都是滿分。
一月滿分不算難,連續幾月拿高分,管理組有什么殺手锏?
一項項分開來說。
大眾點評
對于大眾點評,各門店基本都是線上、線下雙重出擊,靈芝店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店里充分利用了時間優勢。
靈芝店是2019年4月開業的。開業之初,管理組就高度重視大眾點評,集中火力做好顧客體驗。由于評論基數小,5月中旬,店里就沖上了五星。
當然,沖五星不易,守住五星更加難。
如何時刻保持好的顧客體驗呢?管理組要求時刻做到“了解要細,處罰要嚴,跟蹤要勤”。
服務好不好,顧客的感受是最直接和強烈的,從顧客出發,管理組能更深刻的認識到服務的不足。
比如,店里有了差評,店里會和顧客溝通,詳細了解顧客的就餐時間、桌號、不滿的原因。然后,管理組會分析店里當時的情況,從排班、技能、服務意思和態度等多方面挖掘門店機會點,進而改善。同時,對于導致差評的直接責任人,管理組會嚴格處罰,也會每天跟蹤其改善情況,全方位提升店里的顧客體驗。
失戀了,心情不好,沒給顧客好臉色?
熬夜看劇,精神不好,傳錯菜?
……
管理組一律給樓面直接責任人當月評C!
菜品有雜物?
烤得太老?
不要辣的加了辣?
……
管理組會根據嚴重程度,給予出品直接責任人口頭警告、評C等處分。
有些時候,店里的服務不足導致顧客體驗很差的,管理組也會大力承擔責任,自掏腰包退錢給顧客,消費多少,就退多少!這也讓顧客感受到誠意,反而成了店里的忠實粉絲。
一系列的調整以后,顧客體驗飆升,好評就多了起來,從去年5月一直到現在,靈芝店幾乎穩居五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星級高,一搜附近美食,靈芝店基本都是在頭條,吸引了很多顧客。單單5月,店里外賣占比達到百分之三十多,大大提升了營業額。
中午和夜宵時段來客數
在木屋,各門店為了提升中午營業額,一般會提前開外賣。
靈芝店更直接,早上10點就開始接單。
10:00-11:00這時間段有什么效果呢?
店里是4月末把時間提早到10:00,開始好幾天都沒人下單。不過,一周多后,單就來了。1小時下來,有時能賣上百,有時有5、6百,一月下來,就增加不少營業額。
另外,管理組發現這時間段的顧客偏愛烤飯、炒米飯、炒米粉,大多住在附近的花園小區。那就是說,提前1個小時開外賣,不僅增長了營業額,更讓店里成了附近居民的早餐食堂。
怎么加強這些顧客的粘性呢?當然是拉入粉絲群,每日在群里發紅包刺激到店消費。時間一長,這些顧客往往成了粉絲群的活躍用戶,帶來更好的宣傳效應。
至于夜宵,管理組倒沒太大調整,只是響應公司優惠政策,宣傳到位。由于天氣變熱,夜宵生意相對之前也上升不少。
經營利潤率
5月份,靈芝店2個伙伴工資過萬,8、9千的伙伴也有好幾個,人均工資排在華南區前列。
不過,由于店里大力減員增效,靈芝店的人力成本僅占比12%。
比如,店里所有伙伴每天都主動提前1小時到崗,一些上白班的伙伴為了拿高薪,也會選擇頂過晚上第一波高峰期再下班。管理組也重新梳理了伙伴的夢想清單,主動去協助大家完成年度夢想,更大限度的提升了伙伴的工作激情和效率。
另外,店里十分注重報廢和食材誤差,每天分析和跟蹤誤差情況,明確知道店里每天誤差的菜品是多少,哪怕盤點誤差或者系統沒有耗料,值班經理都一清二楚。
久而久之,店里各類成本就逐步降低了。
看到這里,
或許有人會說:“這似乎沒什么特別啊,沖A那么容易嗎?”
其實,小編也問過這問題。
正如李家福所說,把該做的事情一樣樣梳理好,一樣樣做好,店里自然就好了。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每天進步一點點!
或許,這就是沖A秘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