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早餐的江湖里,它才是No.1!

    段時間,紀錄片《早餐中國》大熱,片中每天早八點用一個地方的早餐擊中無數人的味蕾,甚至是鄉愁。

    從南方的粉到北方的面,從西安的油茶麻花,到汕頭的豬血湯……早餐吃什么?在早餐的江湖里,誰才是真正的老大?

    廣袤的大地,孕育了各式各樣的早餐!
    胡辣湯、熱干面、豆腐腦、酸湯粉、抄手、陽春面、腸粉、煎餅果子……
    五花八門,風味各異!
    然而,不管吃過多少美食佳肴,包子,永遠都是中國人早餐餐桌上重要的角色。
    包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面食,起源于四川,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距今 1800多年)。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于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意思是說饅頭沒有餡,包子有餡)。
    作為傳承千年的美食,包子在中國大地四處開花,哪怕是在以米為主食的南方,依舊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從風靡江浙滬的生煎包,到粵式早茶“四大天王”之一的叉燒包,再到靖江蟹黃包,以及身世成謎的杭州小籠包,花樣百出,風味迥異。
    要統計中國包子的數量,毫無爭議的劃分派系,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中國名包何其多,每一樣都包治百病,不信?那你接著往下看!
    1
    廣東叉燒包
    如果第一次吃,習慣北方面食的人不一定會喜歡叉燒包,肉餡甜甜咸咸有些不明究竟,厚厚的面皮更松松軟軟像面包。
    但一旦你習慣了粵式早茶,就會驀然發現,這叉燒包是早茶的套件,一盅兩件,配上籠叉燒包,一碟鳳爪,就像平實而多滋味的廣州城。
    形象地說,叉燒包就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
    面皮內包入叉燒肉餡,就是將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面皮是將北方常用的發酵面團略微改進。
    蒸熟后包子頂部自然開裂,直徑5厘米左右,一籠通常為三四個。
    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后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散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2
    成都鮮肉包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店中最受歡迎的鮮肉包子餡料制作有講究。
    與一般包子餡兒不同的是,鮮肉包子選用半肥瘦的夾肉剁細,分一半在鍋中炸酥后再與另一半鮮肉合在一起。
    再配以姜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雞湯等10余種調料拌勻而成。一口下去,餡心細嫩、松軟化渣,有濃濃的老成都味道在口中回味。
    3
    開封灌湯包
    灌湯包鼻祖,其灌湯使用水餡,即將水打入生肉餡中,直到稀稠如粥,拉絲不斷。餡以豬后腿為主,輔以姜末、料酒等等調制。
    包子不經久放,只能隨做隨蒸隨吃,就籠上桌。
    揭開蒸籠,滿屜溢香。放下似白菊,提起如燈籠。懸起包子,可見氣、湯、餡三層分明。吃面、品餡、喝湯,一飽口福。
    4
    靖江蟹黃包
    《舌尖上的中國》欽點湯包,個大、皮薄、味美!剛端上來時,白白胖胖,隨著腳步一搖一晃的,煞是可愛。
    然而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吃飯機器,所以我還是對它下手了。
    在包子上先開個天窗兒,輕輕咬破一個小口,再小心緩慢地吮吸湯汁,感受著雞香、蟹肉、蟹黃、豬肉融合帶來的美妙。甜鮮、熱燙、過癮!
    5
    杭州小籠包
    杭州小籠包有多火,我不說大家應該也都知道,基本上滿大街都是杭州小籠包的店鋪,但是,99.9%都不是杭州人開的,而是浙江嵊(shèng)州人。
    正宗的杭州小籠包其實長這樣
    雖然很多人都戲稱杭州為美食荒漠,但是,正宗的杭州小籠包還是很好吃的,尤其是蝦肉小籠。
    “皮像菊花心,餡似玫瑰瓣”,餡料由清蝦仁、夾心肉、配上鮮豬肉皮凍制成,輕輕咬一口,熱乎乎的餡料裹挾著松軟的表皮,咽下去簡直要升仙!
    6
    新疆烤包子
    烤包子在維語中叫做“沙木薩”,新疆方形烤包子極具特色,它的面皮是不需要發酵的死面。
    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
    在馕坑里烤十幾分鐘即可烤熟,色澤金黃油亮,入口皮脆肉嫩,羊肉的鮮跟表皮的酥,一起在口腔炸開,汁水四溢,香而不膩,這誰頂得住啊?
    7
    揚州三丁包
    三丁包子,可以說是揚州小吃的代表作,據說乾隆下江南吃過后都贊不絕口,風靡至今。
    所謂三丁,即雞丁、肉丁、筍丁,將這三鮮合為一體,滋味融合,肥而不膩。包子皮充分吸收了餡料的鹵汁,變得松軟而鮮美。
    咬一口,雞肉丁細嫩豐腴、豬肉丁不肥不瘦、竹筍丁鮮嫩清脆,原諒我詞匯的匱乏,除了好吃真的想不出別的詞了
    8
    宜春大包子
    宜春大包子是從小包子衍生過來的,但賣小籠包的籠子只夠蒸一個宜春大包子,其實制作工藝與一般的小包子沒有多大區別。
    一般的包子由于個小,里面的空間小,裝不下多少餡料,因此味道很難蒸出來。
    所以面點師傅把包子做大,里面放足餡料。一開鍋,大包子餡料中的肉末、蔬菜甚至麻辣粉的味道與熱騰騰的蒸汽撲面而來。
    9
    上海南翔小籠包
    著名的南翔小籠,是上海嘉定南翔鎮的傳統名小吃。
    起始于清代同治,已有100多年歷史,素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深受國內外食客歡迎。
    小籠包的皮是用不發酵的精面粉搟制而成,餡料更花工夫,上好的夾心腿肉拌入肉皮凍吊鮮,餡心看上去比面皮還要大上一倍。
    吃小籠還需要點技術,新鮮的汁水是其精髓,一是不要浪費,二是小心噴濺;
    你可以先蘸點姜絲、香醋,配上一碗蛋絲湯,再小心地在半透明的皮子底邊上咬破一小口,吮吸兩口汁水后,將小籠入口咀嚼品味。
    10
    云南破酥包
    從外形上來看,破酥包子和其他普通包子沒啥不同。但是,一旦切開它,就會被內里豐富的層次感所驚艷。
    破酥包子在做面皮的時候,需要經過發酵、兌堿、揉勻、搟面皮、抹豬油等多道工序,由此形成一個油層,這是“酥”之所在。
    餡料里包括熟云腿、蜂肉丁、冬筍、冬菇等等。
    餡心則分為甜咸兩種,入嘴是油而不膩,層次分明,酥脆中有柔軟的口感。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天津的素菜包、山東排骨大包、上海生煎包、北京慶豐包等等!
    說了這么多我都餓了,決定明天早餐就吃它了!
    你們呢,吃過最好吃的包子是什么餡兒的呢?快來評論區安利給大家吧~

    來源:創意鋪子(ID:cypuzi)

    編輯|紅餐網_朱斐

    往期內容回顧

    小面不是重慶的面子,是里子

    餛飩、抄手、扁食和云吞,連很多餐廳都分不清

    廣東人究竟有多愛吃雞?

    為了一條腸粉,廣州人與潮汕人差點打起來了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92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8日 21:26
    下一篇 2019年8月8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