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期”餐飲生意難做?明明是紅利期來了!

    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很多企業都在裁員,如滴滴剛傳出裁員2000人的消息。面對這樣的大環境,餐飲業也不免人心惶惶,不知道究竟該怎么辦才好。

    紅餐專欄作者余奕宏認為,這其實是紅利要出現的信號。危機總是與機遇并存,餐飲人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應該敢于面對,大膽干!

    本文由紅餐專欄作者余奕宏(ID:xingzheyh)授權發布。

    最近,一張圖在朋友圈瘋轉,就是失業潮到來,圈里各種評論都有,還有人來問我怎么看。

    ▲2019年“找工作”搜索指數上升十倍

    我說好事啊,說明產業結構真的在調整了,同時過去兩年瘋狂擴張的資本和企業要遭受懲罰了。

    失業潮、金融風暴,都是紅利!——先別噴,聽我慢慢道來。

    對于中國這樣高速發展的大國而言,這個國家其實是給每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紅利。我們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歷史,就是一部紅利不斷釋放的歷史。

    市場空白的紅利、供小于求的紅利、廉價勞動力的紅利、資本市場從零開始的紅利、房地產紅利、電商紅利、加入世貿后的全球外貿紅利。

    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場紅利,只要我們參與其中,人生的命運就都會發生改變。

    但是另一方面,牢牢抓住這些紅利的人其實是少數人。

    這其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缺乏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眼光。

    1

    堅定地看好中國,才可能把握到紅利

    一個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當中,必然是問題重重,事實上只有好企業才是問題最多的企業,問題多的企業才是好企業,因為沒有問題的企業都是倒閉的企業或者是僵化的企業。

    那么同樣的道理,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地大物博,讓14億人口的國家突然從一個落后的、以小農業經濟為主要經濟的國家,向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進軍,這其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就遠遠大過10000個企業。

    如果我們盯著問題,只看那些消極負面的一面,覺得中國是世界上最難生存的國家。貪腐,霧霾、食品不安全、疫苗的不安全、法制不透明,的確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是用幾十年時間在追趕數百年的差距。

    這些別說你改變不了,國家高層在短期內也改變不了,你唯一能做的是找到積極的一面,做好它,改變它。

    我曾經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買房,那時候如果我大量的買房,今天已經早就可以躺賺。但是我居然相信了“南京人收入太低,支撐不了房價”這種鬼話。當初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無論見識還是經濟。而真相是城市化進程,會讓城市日新月異、越來越好,好城市的好房子會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標配,成為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有沒有把握住整個改革開放40年巨大紅利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不夠堅定地看好中國,沒有相信這樣的一個巨大的國家,一旦它的經濟開始發動起來,就勢不可擋。我們中國最鼎盛時期曾經占據全球的GDP的25%以上,在近代的100年的中國,其實不是真實的中國。

    所以今天我是堅定地看好中國,以及中國未來至少10年到20年的高速高質量發展(也許都保守了)

    中國正在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并且最多元,同時很多市場還處于空白。只是這個空白不再是像前40年那樣的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優的空白。所謂的各行各業、各個品類,都值得重做一次,就是這個道理。

    危機重重時,就是機遇到來時。

    人生發展的最好時期,其實是在低谷期。因為你那個時候不會驕傲,也不會犯頭腦發熱的錯誤,就不會從天堂到地獄,因為你已經在地獄。

    沒有經歷過低谷期的人,不會成熟;不能從低谷期躍起的人,沒有資格講低谷。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當中,每當行業發生危機,就是行業巨頭最高興的時候,所以每一次經濟危機、行業危機發生的時候,你們都可以看到,諸如王石、任正非這些卓越的行業領頭羊,都會寫:冬天到來,活下去最重要。

    一方面他是警醒自己的企業,小心把握不住危機背后的行業變局;另一方面他是警告和恐嚇他的競爭對手,然后展開一輪并購和收購。

    企業其實都是在行業危機的時候做大的,而不是在高峰的時候。因為行業景氣的時候,傻子也能把企業做起來,這對整個的市場競爭是不公平的。

    危機危機,危險到來的時候,就是機遇到來的時候如果你不懂得去把握機遇,卻被危機把膽子給嚇破了,那么下一輪的紅利到來就與你沒有任何的關系。

    就像餐飲行業里經常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說老師我只做雞、鴨或者豬這些單一食材品類,要是禽流感來了、豬瘟來了以后怎么辦?那我不是風險很大?

    我說除非是你沒想過把這個生意好好做,或者說你除非沒想做大,事實上禽流感和豬瘟都是為了淘汰那些不合格的門店的,你看肯德基、麥當勞、正新雞排在全世界經歷了多少次禽流感,它們應該最先倒閉;但事實上是每一次禽流感過后,人們就更加愿意選擇更大的品牌,因為它們的質量更放心。

    所以,你恰恰要選擇這種有食材波動風險的品類,幫你淘汰不堅定分子。

    所以失業潮,負面地看,經濟不景氣,人們收入下降必然影響生意,可是我看到的卻全是機遇!

    2

    初創和中小企業一定要借勢紅利

    事實上經過我對所有企業的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初創和中小企業不是借勢紅利、殺出重圍的。

    江湖輩有人才出,其實所謂的人才,就是那種懂得去把握趨勢、抓住紅利的人。

    華人的首富李嘉誠先生,也是透過抓住兩次紅利,一次是婚姻紅利,一次是塑膠花紅利,從低谷轉敗為勝,后面才有他抓住房地產紅利以及香港的紅利、大陸發展的的紅利。

    對于我們中小和初創企業來講,對于紅利的態度是不要怕,也就是別猶豫、大膽干。

    其實真的是大企業才需要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因為組織大了,船大了難調頭。任何一次趨勢發生的變化,都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是滅頂之災,大企業最怕被趨勢淘汰。

    而初創企業恰恰都是因為抓住了某個趨勢的紅利才脫穎而出,所以你怕什么?

    而另外一個態度就是不要貪,因為紅利就像一陣風,也就像小米的雷軍所說的風口;但是一個企業如果永遠靠風口往上吹,這個企業創始人那真的就是豬。

    紅利只是幫你完成原始的積累,以及找到這個市場的突破口,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但是能不能保住這一桶金,靠的是后面的運營和打造你的核心競爭力。

    我在這20年的時間里,看到很多的企業居然把抓紅利變成了企業經營的思想,這難免最后就陷入到機會主義。靠機會主義去經營的,那只是生意,從來沒有成為企業。

    這兩年流行的一個名詞叫“認知”。我覺得這不過是知識分(fan)子賣給大家的新名詞,這就是我們過去講的“眼界”和“見識”。

    人的一切,都逃離不了眼界和見識。老祖宗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跟隨成功人腳步!

    你能夠看到的紅利、已經發生的紅利,都不再在紅利期了。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家都說過,企業的經營過程就是要懂得去領先半步。

    為什么是領先半步?因為領先一步,你很有可能就成為了先烈,你要能夠熬得過去。也就是你的眼光雖然好,但是干得太早了。

    我曾聽到喜家德的創始合伙人高建峰的分享,他們在21世紀初就開始在東北區域做水餃生意,我們今天看到會說他們好有眼光,成為了中國的餃子王。

    但你回想一下,17年前在東北賣餃子,那是一個紅利嗎?

    17年前差不多是東北人口外流的時候,而東北人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誰都不會覺得包得比喜家德差。再加上那個時候,人們在外吃快餐的頻次也沒有那么高,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

    而喜家德又一心要把餃子做成中國的大品牌,很多標準遠超同行,甚至超出當時消費者的習慣。其實這一路是困難重重,中間折騰過好多次,這些是外人難以想象的,高建峰在臺上分享時,幾次哽咽。

    后來我跟高總分享說,你們確實太難了,因為干得太早了。他緊緊握住我的手說:奕宏,你是真的懂我們。

    那么,為什么要領先半步?也就是你不能等到這個紅利已經爆發出來的時候才開始入場。因為你沒有做好任何的準備,包括人才、經驗、供應鏈等。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羅永浩做手機,雷軍做小米就叫領先半步,而羅永浩就是落后一步。

    在2012年到2015年,中國餐飲業里最大的一波紅利,其實是小吃和快餐品類升級的紅利。尤其是一些街邊小吃,進入Shopping mall。從原先的街邊店三五塊錢,漲到二三十元的客單價,這是巨大的品類紅利,而當時的房租還很便宜。所以,如果你真正把握住了這一波Shopping mall的紅利,就能夠脫穎而出,名利雙收。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黃太吉、伏牛堂、西少爺等,當初的京城三大互聯網餐飲品牌,都是吃到了這一波紅利。當然他們不僅吃到品類的紅利和渠道的紅利,還有社交網絡傳播的紅利和資本的紅利,四重紅利疊加,讓他們當初大紅大紫,至于后期能不能成事,還得看創始人團隊的心性和心境。

    另外2015年到2018年期間,從事外賣的餐飲人,也吃到了這一波最大的平臺紅利。因此當大多數人真正感受到了快餐好賺錢、小吃好賺錢,看到這個外賣如火如荼的時候,其實就是落后一步的時候。

    所以我說,你真正看到的紅利,已經不再是在紅利期了

    當然,不是過了最初的紅利期就不可以進入,只是需要付出更多投入和耐心。也不是拿到最初紅利的創業者就一定贏,因為很多人不知道那是紅利帶來的階段性成果,卻把這種成果當成是自己的成就。

    3

    我們如何提前發現紅利?

    孫正義稱之為“時光機原理”,我把它稱之為“平移理論”。

    時光機原理是世界最頂尖投資人孫正義發明的。它就像是能夠穿越到未來,然后看到未來趨勢的發展,并且all in在這個大趨勢里面。

    而我所說的平移理論就是把先進行業、先進國家、先進地區的發生的事兒,平移到落后行業、落后國家和落后地區。

    你們看到中國很多互聯網創業,絕大多數都是copy to China,在此基礎上本土化。這其中最典型的創業者就是美團的創始人王興,他做的每一次創業,幾乎都是copy to China。

    上一個40年賺大錢的企業創始人,都懂得把西方領先的東西搬到中國來優化一遍。

    我之所以在2015年就預言外賣必將上萬億,不是隨便說說的。很簡單的道理,我只是看過電商業的蓬勃發展。我經歷過電商是如何顛覆傳統的線下零售業,因此,我就可以預判外賣也是線下餐飲業的一次重構。只要趨勢在那,就一定會實現。

    作為一個從事20年廣告行業的廣告人,我擁有一個優勢就是:我曾經服務過不下10種行業的客戶,我看過這10個行業是如何從小變到大,如何從散小亂差到規模化、集中化、品牌化,也看到這10個行業里的公司的興衰史,看到了哪些是絕不能觸碰的高壓線、哪些是陷阱、哪些是機遇。

    不讀歷史,怎么知未來?

    近十年的最大失業潮來臨,哪些品類會迎來機遇?

    未來三年,餐飲業發展有哪些紅利?我們該如何把握?

    編輯|紅餐_鐘昊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95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3日 21:23
    下一篇 2019年2月23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