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148 期
▼
現在創業干餐飲,是最好的時代嗎?
餐飲不好做。既是服務業,又像制造業;銷售量翻臺率重要,品牌口碑更重要。
是最壞的時代么?
也不是,餐飲行業增長迅速,市場巨大,沒有一家獨大,每個人都有機會。
好與不好,是看你有沒有創新,會不會擁抱變化。
餐飲行業需要互聯網化,并不是因為互聯網是熱詞,是風口。而是因為互聯網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任何企業,想要提高生產率就必須用互聯網來改造自己。
1
表面缺人才,實際缺文化
▽
不得不承認,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不高。這些懷揣希望來到大城市的年輕人,有熱情,能吃苦,從一線服務員一路晉升,但轉型管理依然有難度。這讓很多餐廳老板撒不開手,無法顧及詩和遠方。
天花板低,流動率高,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普遍缺乏歸屬感和使命感。再深入研究,其實一個企業缺少文化,就像一個人缺少靈魂。而餐飲創業路途艱辛,沒有足夠強大的文化支撐難以走遠。
2
表面缺效率,實際缺流程
▽
店租貴、人員貴。提升平效永遠是餐廳老板思考的問題。
與現代化餐飲相比,傳統餐飲的最大特點是手工隨意性生產、單店作坊式經營和人為經驗型管理。一些老字號餐飲企業,就是因為沒能改善落后的經營模式而被市場淘汰。
3
表面缺促銷,實際缺營銷
▽
開業先打折,逢節必促銷。這些真的帶來了有效客流嗎?
餐廳真正應該做的,是洞察消費者,圍繞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營銷。打造口碑,建立品牌,不要讓消費者因為便宜才來,而是因為喜歡必須來。
4
表面缺毛利空間,實際缺盈利產品
▽
很多餐廳什么都缺,就是菜品不缺。許多餐廳菜單滿滿,真正盈利的拳頭產品卻拿不出來。如何創造招牌菜品,精簡邊際菜品,減輕采購壓力,優化廚房效率。這一切決策都需要數據,你的大數據功夫怎么樣?
5
表面缺創新,實際缺機制
▽
互聯網就是快,信息日新月異,打法千變萬化。任何企業都需要持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
傳統餐飲企業的培訓,往往是老板花錢請培訓公司,或者出面請行業精英。不管是新思潮,還是毒雞湯,效用在課堂上最大化,可能下課之后就最小化。難以落地,難以復制。如何將飄在空中的idea落地,如何把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傳遞下去?這些都需要建立起學習機制。
“痛點”,其實也是企業的“利益點”,是每個餐廳在經營中的迫切改善需求。各種展銷會打著交流的旗號,本質是招商;幾個同行聚在一起,很少人愿意掏心掏肺的告訴你真話。那么問題來了,哪里能找到實實在在解決“痛點”的方法?
現在,餐飲老板內參與微餐管家邀請您一同討論如何做智慧餐飲。
點擊閱讀原文,量身定制您的智慧餐廳解決方案。
·END·
統籌丨劉曉紅
編輯|李新洲 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