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全球媒體追捧的小吃店:7年不思變,想變時傻眼了……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5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在成都,有一家店的跳水美蛙曾經被眾多國外媒體爭相報道:

    2012年,美國CNN新聞網報道了“8 Best Foodie Towns In China”,推薦的兩家成都美食之一就是它;2013年,新加坡國家電視臺對其采訪報道;2015年,日本一檔著名網絡美食欄目,將它排在“最好吃的成都美食”第四名。

    這家叫“自貢好吃客”的店,憑借跳水美蛙一道菜和“成都第一辣”的超高辨識度火爆市場。

    然而,隨著餐飲市場的整體轉型,這家做了13年的老牌餐企,在拓展市場時,卻懵了。

    為什么?它的轉型之困,都照出了傳統餐飲人哪些“頑疾”?跟著內參君來看看。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發自成都

    |初心

    “3家店是最舒適的開店狀態”

    自貢好吃客的創始人叫王離軍,

    人稱“隔壁老王”,

    曾經走遍東南亞、歐洲等二十幾個國家,

    是個名副其實的“背包客”。

    老王曾經表示:在他的觀念里,3家店其實是最舒適的開店狀態。那個時候,店面不需要專業運營團隊、管理系統、組織架構等,老板也可以邊賺錢邊享受生活。

    囿于這種觀念,從2003年~2010年這7年時間,自貢好吃客一直保持著3家店的狀態。

    |拐點

    被“雨天攆客”事件刺痛

    真正打破老王 “小局”思維的,是2009年的一次“雨天攆客”事件。

    那一天,老王剛從外地游玩回來,路過店面。當天下著雨,有很多客人晚上9點鐘在打傘排隊。突然,老王聽見自己餐廳的服務員粗暴地對客人說:走了走了,不排隊了,下班了。

    瞬時,客人怨聲四起,說:不營業了要早說啊,我們下著雨排了這么久的隊,說不排就不排了……

    雖然之前老王也聽身邊人跟自己說起過餐廳服務差,但親眼所見的事實深深地刺痛了他。

    老王不僅覺得對不起客人,更覺得因為自己管理沒到位,讓跟了自己六七年的員工做出這種事,更是對員工的一種虧欠。

    |補課

    交幾十萬學費,開始學習與反思

    “攆客事件”發生后,老王開始了深刻的反思。他發現:在2003年到2010年之間,自己培養出來的很多員工都離職了。而離職的最終原因,就是沒有成長空間。

    7年時間,3家店。縱使再有才的員工也架不住公司職位有限,于是紛紛選擇離開。而老王由于疏于店面管理,發現越來越多的客人開始抱怨餐廳的服務。

    為了改善店面經營,在2012年~2014年,老王開始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去拓展視野,拜訪麥當勞中國區老總、熊貓快餐創始人,接觸一線的管理運營。

    兩年課程下來,老王發現:自己停滯不前最重要的原因,是經營意識與眼界太小。

    在自貢好吃客創業之始,老王是為了家人打拼。可是當滿足了最初的開店需求后,更多店面的運營拓展,必須要以企業愿景為責任,將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團隊建設、管理運營、系統開發上來。如果思維不轉換,就會一直困在“小農”的經營范圍里。

    斷臂

    想改革,不容易

    知道了“病根”,老王就用學習到的知識開始給自己“刮骨療傷”,從產品標準化、員工專業培訓、內部團隊打造入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可是,在改革過程中,老王發現:很多措施在推行時困難重重。

    1 推行產品標準化,引來眾廚師罷工抗議

    老王開始推行產品標準化時,餐廳眾廚師都不認可,認為這削弱了他們的地位,根本原因則是剝奪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

    2014年五一假期,正值生意火爆,自貢好吃客4家店廚師集體罷工,抗議老王的產品標準化。當時老王不得不關掉兩家店,開始了內部的深刻整頓。

    老王發現,有些廚師無論如何都認可不了產品標準化。于是他開始用金錢遣散,讓觀念不和的人提早離開。那些認同他理念的人,則開始和他一起去北上廣一線餐館實地考察、學習,看到標準化實施的可能性。

    順利推行標準化后,自貢好吃客對廚師的依賴越來越小,原來半年都不一定能培訓出一名合格的廚師,但現在只需要半個月。而且,廚師也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員工,可以向技術總監方向發展,晉升管理階層。員工對此也喜聞樂見。

    【 心得 】

    這一招是管用的,事后老王總結:企業升級不只是老板一個人的事,員工一定要跟著老板一起升級成長才可以。

    2 改變員工對顧客的“粗暴”服務,規范晉升通道

    之前,自貢好吃客的服務是經營中的硬傷。很長一段時間里,餐廳服務人員粗暴對待顧客,甚至辱罵顧客。

    老王反思,員工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源于店面經營火爆,另一方面則是自己沒對員工進行專業化培訓。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老王開始請國內一線培訓師為員工開展專業培訓課程,梳理出員工的良性晉升制度,讓員工感覺在企業有奮斗目標。

    同時,老王成立內部創業基金,規定值班經理以上的人可以進行入股合作。這樣,員工除了工資回報,還有股份激勵。

    2016年,自貢好吃客深圳開店,拓展新店需要20名人員,消息發出沒多久即刻報滿。老王說:多開店面,創造了初級員工成長為拓店經理的可能。

    【 心得 】

    當企業給了員工更多的關注、晉升、利益之后,員工也不再把餐廳僅當成打工的地方,而是當做一個共同發展成長的平臺對待。

    3 推行團隊建設,3年更換2/3骨干

    轉型不僅要花費大量錢財,更要經歷很多心理上的磨礪。轉型這幾年,老王花大價錢培養、引進的管理人員,來來去去離開了2/3,最終核心團隊穩定在了12人。

    老王說,這些事都是爛賬,自己都不想翻出來了。這期間,錢都是小事。真正痛苦的是心智的煎熬。

    【 心得 】

    人才大換血讓老王明白一個道理:企業發展一定要用觀念相同的人。當企業要轉型升級時,那些觀念不一致的人一定要及時清理。大家緣分盡了,及早分道對彼此都好。

    現在他越來越意識到,當企業轉型時,真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管理、運營、營銷,這些都是他之前不曾涉及的系統,而現在他要抓緊時間補上這十多年落下的課。

    參見

    每一個餐飲人,都曾是故事里的“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身上,能照出無數餐飲人曾經甚至現在的影子:守著一兩家店小富即安、以為口味好就萬事大吉、有老顧客的口碑就固步自封……

    然而他們忘了,一切都是會變的。

    《財富》雜志主編吉夫科文說過一句名言:“企業家的格局決定企業的結局,企業家的高度決定企業的高度、遠度。”

    對照這個故事來看,再準確不過。

    格局是會被“撐”大的。就像馬云說:“我本來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卻變成了這么大的企業。”

    你若不變,市場和客戶會逼你變。你的格局若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變化,就只有等死。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大數據應用指南定位的6個誤區

    餐飲進入下半場|寫字樓開店|開店臨界點

    搟面工年薪30萬|華與華談定位|張勇談口味

    絕味PK周黑鴨為何深陷困境|顧客調查全攻略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57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6日 05:41
    下一篇 2016年9月6日 07: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