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3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在餐飲這個行當里,很多人死在產品上,更多人死在管理上。
管理思維的形成,一是來自老板個人的職業經歷(相關閱讀:海底撈、外婆家做大的秘密:請看老板的履歷!),二是源于學習帶來的認知提升。
所以在餐飲業我們能看到:BAT出身的老板擅長互聯網思維,房地產出身的老板講究店面設計……而今天要講的空姐出身的老板,居然把航空公司的服務管理嫁接到了餐廳!
這個案例,可能讓你腦洞大開。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 發自成都
01
餐廳服務對標航空公司服務
▽
這位創始人名叫張翼,曾有過9年空乘服務經驗。因此,在餐廳的管理運營上,她延續了航空公司的管理風格。
也因此,她所開的樸田泰式海鮮火鍋,自2013年開業以來,憑借每天單店十多萬的日流水,在市場中獨樹一幟。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客運服務中,存在一條服務品質生態鏈:航空公司>高鐵>動車>普快>綠皮車。
在整個鏈條中,航空公司的服務不論是在服務人員的儀容、素養,還是態度、講話技巧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
△
餐廳和航空公司對標
因此,在餐廳服務上,張翼就認為,航空公司的服務禮儀是可以套用的。于是,就比照航空公司的管理標準,制定了服務人員的服務要求:
— ① —
制服要求:餐廳服務人員制服以泰式年輕時尚校服為樣式,匹配服務人員氣質和餐廳定位。
— ② —
儀容、儀表:前廳服務人員按照化妝要求,需著淡雅、端莊的儀容。
— ③ —
對話禮儀:服務人員要舉止優雅、言談得體,時刻提醒自己和周邊同事保持禮儀對話狀態。
— ④ —
親和力:服務人員要恰到好處的“微笑”。
這些服務抓住了“人性化”三個字內涵,服務在禮貌的范疇之內,既有尊重,又不唐突。
02
高質量服務對標高薪水福利
▽
與航空公司的高品質服務相對應的,就是航空公司對于從業人員的高品質培訓以及高薪水福利。不然,憑什么俊男、美女都搶著往里面沖呢?
因此,對應高品質服務以及對餐廳人員的高要求,張翼也通過一系列績效激勵、福利體系,將基礎員工工資保持在4000+,領班6000+,店長18000+管理分紅的水平。
“跳高型”超額獎金制度
△
用超額獎金制度激勵員工
樸田會在新店開業三個月之后,定超額獎金,比如三個月最高賣了180萬元,則定額獎金就會稍低于180萬元,即使超過1塊錢也會發放獎勵。
張翼表示,僅在臨近過年的一個月,超額獎金就發了8次。
除此之外,每一個產品都會設置銷售獎勵。比如燒烤,一個月的銷售基礎線是120個。細算下來,只要員工每天賣4個就達到了提成要求。
在樸田,員工只賣燒烤,一個月就拿到過一兩千元的獎金。
和一般企業不同的是,樸田從不把銷售任務壓在員工身上,只是讓他們了解銷售提成方式,再設定一個稍微“起跳”就可以夠得到的獎勵機制,就可以保證員工的銷售熱情了。
設定菜品剩余罰款制度
△
罰款制度和獎金制度相互制約,達到最好效果。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既然有銷售激勵,那會不會在服務過程中出現服務人員瘋狂推薦點餐的情景?
然而,并沒有。針對此,餐廳規定如果客人的餐點剩下10%,就要懲罰相應的服務人員。
這樣,既限制了消費者點餐,也在一定范圍內促進了服務員的銷售熱情,更重要的是,保證了用戶的用餐體驗。
設定“多頻次”考核晉級漲薪制度
△
考核晉級就能漲薪
除了銷售提成,張翼還制定了嚴密的員工考核制度。考核不僅僅是提高專業技能,更和基礎工資掛鉤。
很多餐廳員工幾十年如一日的工資不變,找上級談個薪水戰戰兢兢,而樸田的員工卻有可能一年漲1600元的底薪。
其考核制度規定:員工三個月一次晉級考試,每通過一次,既可漲四百元底薪。兩次考不過,則降級處罰,底薪隨之降400元。
因此,員工就會對考評分數很在意,也就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反映在日常的服務中。
為了匹配高質量的服務,張翼還盡可能做到全面的福利待遇。比如過年不開門營業;所有員工每年享有一次免費出國旅行的機會;所有員工均享有5天年假(如果放棄年假,將折算成兩千元的補償費用);節假日都有過節津貼,并惠及到每一個員工。
這些福利,很多行業外的企業都不可能做到齊備,在一個餐飲企業竟然都齊全了。
張翼表示:企業要想盈利,最重要的是讓利于員工,這樣大家才能共進退。要不然員工憑什么要按高于基準線的標準來工作呢?
03
餐廳人員流失,或許是你讓他們的“心委屈了”
▽
馬云爸爸說:“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錢沒給夠,二是心委屈了。”
錢沒給夠好解決,可是“心委屈了”怎么破?
△
員工心委屈會徹底對企業失去信心
在餐飲企業中,“心委屈”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來自客戶,而是來自老板對員工的態度。
很多時候,員工工作不到位,老板們會當眾嚴肅批評,有些則隱晦挖苦。
張翼表示,她自己就是服務行業出身,深知這一行業的辛苦。也更知道一線服務人員不想聽到哪些話,不會打心眼里服從領導的某些管理。
因此,在樸田有個規定:不可當眾批評員工,要多在公開場合鼓勵、贊賞員工,更不允許內部存在等級歧視。
因為真正約束員工的是制度,不是管理者的情緒。強制性要求和管理者居高臨下的態度換不來服務人員的心。
所以,那些創造出歸屬感的企業,都是制度至上的企業。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最沒節操抄襲|點子大王已過時|干餐飲VS炒房
祖傳手藝只賣500|瘋狂烤魚|小龍蝦店0元轉讓
外賣“野蠻人”入侵|南北派餐飲PK|自己斗自己
神奇復盤術|高翻臺率的秘密|711的營銷真經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中歐餐+心傳工坊”!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