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簡稱CCFA)3月18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樣本企業2月份銷售額同比下降80-100%。從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企業賬上沒有現金支撐運營;79%的企業表示依靠自有現金無法支撐再過3個月。餐飲企業需要持續支付的房租和員工薪酬是受損嚴重的核心原因。截至2月底,5.6%的企業表示開始裁員,53.5%的企業降薪。疫情后,91.6%的企業發力做外賣。但從銷售數據上看,外賣并未實現突破性增長。本次調研面向CCFA連鎖餐飲委員會成員企業在線進行,涉及連鎖餐飲集團企業71家,涵蓋餐飲品牌201個。調查顯示,企業日常經營中的剛性支出以店面租金和員工薪酬為主,為春節儲備的食材損失、員工食宿支出以及疫情所需各類防護用品等也成為企業的支出。根據1月份和2月份數據對比,67.9%的樣本企業租金(含街邊店和購物中心店等)有所下降。在租金下降的企業中,超過6成企業被減免金額小于應付租金的20%。連鎖餐飲企業和商場/購物中心是共同成長起來的。72%的樣本企業認為,本企業在商場/購物中心店受到疫情的影響會更大,持續時間也將更長。員工薪酬是餐飲企業主要支出之一。調查顯示,截至2月底,有5.6%的樣本企業明確裁員,25.3%樣本企業員工人數已經有所減少。部分企業表示,由于2月底很多餐廳作為外賣店,沒有完全復工,很多員工還未返崗,因此,人數會隨著疫情發展有所變化。通過對企業反饋具體損失金額的匯總分析,1 月份樣本企業各類支出和損失總金額占 2019 年全年銷售額的占比平均值為4.3%;2月份損失總額的占比達5.6%。按照餐飲業平均數據來看,1、2月份的損失總金額與 2019年全年利潤相當。如果疫情短期內不能結束,連鎖餐飲企業的損失將進一步擴大。調查數據顯示,如果疫情還將持續,5%樣本企業賬上已經沒有現金能夠支撐企業繼續經營。79%樣本企業表示,從3月1日算起,依靠自有現金無法再支撐3個月;有16%的企業現金流儲備豐厚,能支撐6個月以上。當下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明確時間表,86%的樣本企業尋求銀行授信或貸款,以緩解或為可能出現的現金流枯竭做準備。在沒有貸款需求的企業中,四成樣本企業反饋,已經有金融機構主動聯系放貸事宜。這些企業都是2019年銷售額在10億以上的規模型餐飲企業。截至3月15日,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共1114億元,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優惠貸款政策在落地,但人民銀行重點保障名單內的餐飲企業數量非常少。樣本企業認為餐飲企業能夠享受到銀行貸款政策紅利的占比只有 43%。申請貸款延期與企業的規模有一定關系。規模偏小的餐飲企業,獲取貸款延期偏難。本次調查中,部分樣本餐飲企業獲取貸款延期的申請都被拒絕,他們的銷售規模都低于6億元。而10 億元以上的餐飲企業,有73.3%的企業可以繼續延期貸款。銷售規模越大,可延期的比例越高。
現階段餐飲企業反饋的核心困難是仍然無法正常開展堂食。即便部分餐廳正式復工開了堂食,顧客也非常少,銷售額非常低,處于持續虧損狀態。疫情之下,外賣成為各家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的重要手段。調查顯示,91.6%樣本企業在疫情期間發力外賣產品。整體上看,與外賣平臺合作是樣本企業的首選,98.6%樣本企業在外賣平臺上開店。疫情發生后,諸多餐飲企業發力無接觸式外賣,盡量減少銷售損失。但從外賣占總銷售的占比看,企業2019年平均外賣占比僅為16.7%,通過外賣補償銷售作用有限。在拓展銷售渠道、降低剛性成本上,各餐飲企業開展多種類型的跨界合作,探索共享新機制。58.6%的企業與外部開展供應鏈方面的合作,51.7%的企業探索員工的跨界合作。此外,各餐企也嘗試多種方式緩解現金流壓力, 66.2%樣本企業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從 2020年2月初至今,除融資支持的政策外,各級政府陸續出臺“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政策。九成企業特別關注減免平臺傭金扣點等商業合作類項目的支出。從涉疫類型上看,各類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都損失慘重,建議各類扶持政策能從行業角度出發,不限定經營規模、經濟類型,讓各類餐飲企業均能享受到相關扶持政策。報告稱,國務院發布各類扶持政策后,各地紛紛出臺落實相關政策的地方細則,但還是有很多地區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以靈活用工為例。建議各地盡快推進有關靈活用工政策的落地,包括簡化季度或年度綜合工時制審批、簡化綜合工時制審批的前置條件等。報告認為,振興餐飲業適度推進放管服,將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提振企業信心,快速實現市場復蘇。以中央廚房的升級為例。2019年銷售額在10億以上的樣本企業中,69.8%有自己的中央廚房,這些中央廚房已經為上萬家餐廳供應了大量的商品。如果有相關政策能夠縮短中央廚房取得SC生產資質的周期,讓一些有品牌、有品質的餐飲產品轉為預包裝食品投放到市場中,將提振餐飲業發展信心,有助于餐飲品牌未來向零售化、全球化發展。對于市場環境、競爭環境等外部環境的預判,企業對于“外賣市場”和“政策扶持”表現出整體樂觀積極的狀態。這或與各級政府迅速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并通過多渠道宣傳有直接關系。對于2010年企業經營狀況的預判,超過61.8%的企業將在疫情過后繼續開店,到2020年年底時,企業門店總數將有所增加。但是,只有35.2%的企業認為員工總數會增加,這意味著企業人效將進一步提升。如果疫情能夠快速結束,規模型連鎖餐飲企業將重點關注哪些方面?調查顯示,80.3%的企業認為疫情結束后的首要工作是開店,其次是提升供應鏈效率、數字化轉型以及布局品牌零售化等方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