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運營術:別再迷戀“點子大王”,現在拼的是“系統作戰”!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有什么方案讓我(的企業)一夜爆紅?”

    內參君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一篇文章、一個故事、一次秀……太多餐飲人渴望找到一個靈光四射的“點子”飛黃騰達。他們認為黃太吉、雕爺牛腩等品牌就是最好的例子。

    對此,內參君只想說:快醒醒吧!

    “點子大王”已經過時,如今真正的排隊神店,靠的都是“系統作戰”,即使你眼中的“網紅餐廳”,也絕非單憑一個“點子”那么簡單。

    ?餐飲老板內參 閆如玉發自北京

    01

    浮躁的行業

    太多人期望一夜爆紅

    內參君之前接觸過一位做烤羊腿生意的餐飲老板,一見面他就直奔主題:“我想像黃太吉一樣一夜爆紅,你能否幫我出個方案?”

    估計是成名心切。這樣的問題,內參君聽到過不少。

    都想一夜爆紅,是不現實的。

    內參君只好解釋:“黃太吉也不是一夜爆紅,人家有廣告公司的背景,靠的是持久的系統作戰……”雕爺的互聯網背景和一系列創新打法,更不用說。然而,他并沒有聽進去。

    隨后該老板又拜訪了不同的媒體,拋出了同樣的問題。據一位接近他的朋友說,他準備把探聽到的各家觀點進行消化吸收,然后研究出自己的方法,迅速炒作、爆紅。

    是否奏效不得而知,不過至今還沒聽到關于他的后續消息。

    像這位老板一樣,想通過點子大王,迅速炒作爆紅的人還有很多。

    例如,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餐飲人的朋友圈熱傳,內容是三里屯一家米粉店獲得北美某雜志全球前十最美門店設計,包括內參君在內的很多餐飲同行特意前去體驗,結果卻大失所望。

    隨后,該門店又推出了一篇文章《15歲負債100萬,28歲開了一家全球最火米粉店,估值1億》。有業內人士評價:一看就是炒作,看見充斥著“全球最火”、“估值一億”這種字眼的標題,沒有點擊沖動了。

    02

    那些一夜爆紅的餐廳

    傳奇是否被續寫?

    其實,內參君看到太多創業者類似的雕蟲小技,理解這些老板的迫切心情。但心情歸心情,經營還需要腳踏實地。

    爆紅的企業能活多久?

    我們不妨看看那些曾經靠著一個點子爆紅一時的品牌:

    搖滾沙拉:用肌肉男送餐,驚動了朝陽群眾和民警。據創始人吳婧然介紹,事件刷爆朋友圈,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銷售額也實現了較大增長。
    西少爺營銷案例讓人印象深刻,當初靠著一篇《我為什么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的北漂創業故事造就了五道口門店天天排隊的佳績。
    人人湘曾經“只有3家店就揚名全國”,后又憑借“打造首家智慧餐廳”火爆一時。

    然而,這些曾一夜爆紅的餐飲品牌,后續發展如何?

    據“深喉”爆料:?

    搖滾沙拉的銷售額只有幾百單,估值大幅下降;西少爺新開門店再也無法重現當初的排隊現象,聯合創始人四處宣揚的仍然是幾年前的那篇文章;人人湘門店虧損,將軟件系統和米粉業務進行分拆,透露出頗多無奈。

    幾家店的網上訂單及店面情況,似乎也印證了上述說法。

    03

    真正的神店

    靠的都是系統作戰

    打造餐飲品牌已經進入系統作戰階段,單靠偶然迸發的一個創意,短時間內博取眼球有效,但對品牌的長期發展顯然作用有限。

    正如青峰資本副總裁李倩所說,餐飲做品牌就是做公司的氣質,氣質是每個細節相加的得分,氣質要長期穩定,具備一致性。

    “全宇宙都無法阻止的”海底撈的服務,是一夜爆紅的嗎?

    巴奴的“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這句燒腦的slogan,是短時期廣告宣傳的結果?

    都不是。

    海底撈是靠一點一滴的服務逐漸成就了消費者口碑。而區域黑馬巴奴在成名之前,已深耕當地多年,背后支撐其的是一整套“產品主義”路線。

    大鱷沒法比,那就看看眼下。

    內參君想到了兩個近期崛起的餐飲品牌,一個是上海的一籠小確幸,另一個是北京的局氣。無論是線上線下的消費者,還是業內人士,都給予了較好的口碑。他們呈現出以下共同點:

    創始人不僅仰望星空,而且腳踏實地

    一個強勢品牌的誕生,經常源自于一項雄心勃勃的事業,而事業背后則是一個具有堅定信念的有才能、有執行力的個人來支撐。這個人就是該品牌的創始人。

    處處體現北京文化

    局氣最顯著的標簽是老北京味兒。創始人韓桐從小在北京胡同里長大,對北京文化感觸頗深,當初創辦局氣是要打造一個北京“吃文化”的博物館。

    于是,從”局氣”倆字,到店內每個擺設,乃至每道菜的名字,都體現出韓桐內心對北京文化的認識。

    面向小資群體的一籠小確幸,大到店面裝修,小到員工的發帶都由創始人張靚帶領團隊統一把控。在她看來,品牌打造無法假手于人。

    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不跟風

    良好氣質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餐飲的品牌打造同樣如此:從一開始確定了方向,就不要變來變去。

    堅持做自己

    餐飲行業太容易跟風模仿。老板們看到其他品牌靠著文創風吸引眼球,就按耐不住想要模仿;看到“四小時逃離北上廣”的營銷形成刷屏,又按耐不住想要試一把,忽略了跟自己品牌調性是否匹配。

    前不久流行葛優躺時,局氣在門店擺上了一張綠色沙發,跟葛優在《我愛我家》里的一模一樣,上面放上了葛優的圖像。

    七夕時,一籠小確幸通過邀請兒童、青年、老年三組男女,拍攝了一組照片,講述了一個《我能想到最小確幸的事,就是和你一起長大慢慢變老》的故事,并向粉絲征集小確幸照片,分別給予不同獎品。

    但如果這兩家店把營銷案例對換一下,那將是災難。

    做品牌要耐得住寂寞,別想一蹴而就

    一說到品牌,很多人就將它與營銷等同。

    李倩認為,在打造餐飲品牌的過程中,營銷上的極致體驗、獵奇創新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對餐飲為代表的消費品牌來說,產品和服務上的極致體驗才是品牌火爆的長久之道。

    80后主題火鍋店——8號苑

    局氣創始人韓桐曾經打造過著名的80后主題火鍋店——8號苑,一度火爆到登陸北京電視臺、快樂大本營等節目,在營銷方面可謂經驗豐富。

    但是在打造局氣的過程中,他在早期并沒有做過多宣傳,而是靠一些慢功和細活:新店開業免費品嘗,餐廳裝修乃至每個菜品都通過精心設計,達到讓顧客拍照傳播的效果。

    事實上,營銷需要打快仗,迅速見效果;品牌的厚重和長遠,需要多些耐心。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干餐飲不如炒房|秦鎮米皮啟示錄|瘋狂的烤魚

    小龍蝦店0元轉讓|外賣“野蠻人”|南北派餐飲PK

    企業要防“成熟死”|老板累成狗|神奇復盤術

    高翻臺率|開店“掃雷”日記|711的營銷真經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中歐餐心傳工坊”!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69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5日 00:39
    下一篇 2016年8月15日 08: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