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1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餐飲業的競爭難度是梯度增長的,先是產品競爭、技術競爭,然后是組織力競爭。
當你千方百計想把公司做大的時候,海底撈正在用分拆的方法,把公司做小。
而最新的消息稱,張勇還將進一步加大分拆企業的力度,將品牌部分拆出去,成立獨立的“廣告公司”。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發自北京
拆、拆、拆
▼
△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
張勇和賈躍亭是“好基友”。最初,是賈躍亭提出“學習海底撈”的,他把樂視團隊拉到海底撈“體驗”、“學習”,還把張勇請到樂視“做分享”。
但是,現在的結果是,海底撈正在成為“餐飲業的樂視”。
樂視作為中國創業板的第一妖股,其核心競爭力是賈躍亭在2013年就提出的“樂視生態”。
它是基于視頻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體系。翻譯一下,就是在電腦、電視,及手機上都可以使用樂視并且收看樂視的各種視頻。
現在,海底撈把這個理念引入到自己的企業中。
來自海底撈內部的觀點:拆分之后,海底撈的體系實現了重心轉移。過去海底撈以門店為核心,帶動其它業務發展;拆分之后,海底撈體系的重心轉移到供應鏈上,以供應鏈去整合更多資源。
比如微海咨詢,前身是海底撈片區人事部,對內做招聘以及培訓。從海底撈獨立出來之后,為包括海底撈在內的所有餐飲企業、服務企業提供新員工招聘、培訓、人事外包等服務。
目前,海底撈已經分拆出了頤海底料、蜀海供應鏈、微海咨詢、海海科技等7個公司。這些公司從服務海底撈,轉變為服務整個社會。
變、變、變
▼
張勇還將進一步加大分拆企業的力度,將品牌部分拆出去,成立獨立的“廣告公司”。據說,在新公司,品牌部員工持股比例達到49%。
但是,張勇關心更多的還是組織創新能力。
如何提高員工的效率,是張勇最頭痛的事情。
他到美國出差,吃飯還要從別人的小費制度中琢磨出一套適合海底撈的“計件工資制度”。
海底撈的薪酬制度改革,一直困擾著張勇,讓他焦慮讓他憂。
不過,今天看來,拆分似乎是一個好方法。
△
大公司變成一個個小公司
餐飲企業常用的組織力創新,無非是分權、分錢。目前,多數企業采用的是給核心員工股份。
相比較,海底撈搞得更徹底,直接拆分出去。如此,就把海底撈這個大公司、重公司,變成了輕公司。
這就像一個家庭,通過不斷地分家,最終形成一個大家族。海底撈的拆分,除了形成一個“大家族”外,還形成業務模式上的協同。
這就好比,拆分前的大海底撈只是一艘航母。拆分之后,海底撈就變成了一個航母編隊。
海底撈的生態系統
▼
海底撈的生態系統,基礎架構已經形成。海底撈作為“航母編隊”已經起航。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史上最全“接盤坑”清單|500強為啥有麥沒肯
星巴克賣飯|火鍋黑馬的商戰|一招打敗90%對手
排隊神店死了|你為啥開餐廳|神仙姐姐精算術
交通樞紐淘金術|麥當勞革命|降成本絕招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