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1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1.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2.只有在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3.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但風停了呢? ——謹以這三句,祭那些年“流行死”的餐廳/單品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 發于成都
| 回望|
那些年曇花一現的流行餐飲
▼
記不清哪一年的夏天,鄭州市場開始刮起一股“瘋狂大魷魚”風潮,一條美食街至少得有四五家,而且家家每天都排隊。內參君記得朋友圈還有人曬照片: “排了幾次隊,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的大魷魚。”
也是被排隊誘惑,內參君忍不住試了一把。排隊半個多小時,20元一串,講真,味道沒有期待中那么好吃。所以,那一次后,再沒去買過。
感覺夏天過完的時候,突然發現“大魷魚”沒人排隊了,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再一看,“大魷魚”無影無蹤,那個店已經改頭換面賣其他東西了。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瘋狂大魷魚”就瘋狂了三四個月。
類似的“流行”餐飲還有:土家掉渣餅、黃燜雞、手抓餅、姜茶鴨、柴火雞、 起司蛋糕、烤豬蹄、酸辣粉、小面……十個手指頭都數不完。還有各種各樣“追風”的主題餐廳、概念餐廳,也常常這廂剛敲鑼打鼓慶賀完開業,那廂就貼出了“轉讓”的告示。
每年都會有一兩樣產品成為市場熱點,快速升溫,快速降溫,最后留下一大批退潮后裸泳的人。基本上還沒發現產品是如何導入,就已經被消費者追捧,在追捧的過程中,開始了飛速的“全國化”。然而,在大家還沒站穩腳跟之時,市場的熱情就開始冷卻了。
△
“流行風”停時,多少餐飲人被摔得粉身碎骨?
當無錫楊銘宇黃燜雞“僵尸肉”事件(回顧:"僵尸肉"謎案背后:你應該了解的黃燜雞病毒式加盟!)又一次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到流行產品上時,或許餐飲人更應該思考的是:他們為什么速生速滅?我所經營的流行餐飲,又能活多久?
| 解剖|
“流行致死”的原因
▼
只看到別人賺錢,看不到風險
仔細觀察這個市場便發現,流行產品就像股市中的股票一樣,大多數入局者只是眼見別人錢包鼓起,根本沒有看清這個市場的運作規則,盲目進入,導致市場無序競爭。
操盤手和首波助推流行產品的人賺得盆滿缽滿,最終留下大批無知餐飲人接“爛攤子”。
在這些餐飲人的眼里,餐飲業的門檻很低。“他們只看到產品能掙錢,卻沒注意到產品背后一系列復雜的運營體系。”西南餐飲品牌設計人張小草說。
只有“一條腿”,就以為可以飛
拿成都市場上紅極一時的柴火雞來看,當時敗走的餐飲人,很多只具有單方面的優勢,比如:家里有個農家樂場地,或者僅僅有做柴火雞的手藝等。
△
有做柴火雞的手藝就能開店了嗎?這樣想未免太簡單
張小草認為,其實,市場上現象級“流行致死”的產品都離產品的定義還很遠。真正的產品是有好的菜品、與時俱進的元素,具有好的環境、文化、故事作為內核支撐,并有好的營銷點去擊穿市場。而市場上“流行致死”的,最多只能算個菜品。
而做活一個產品,單條腿是絕對站不穩市場的。哪怕你是站在風口上,作為餐飲經營者,產品定位、營銷宣傳,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員工的內部管理……眼、嘴、翅膀等缺一不可。
只是“出生”,沒有生命
新餐飲品牌研究與策劃專家曾暉認為,“流行致死”的本質原因是,大家并沒有把產品當成一個產業或者品牌來經營,所以市場出現魚死網破這種狀況,也是可以預見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品沒有完整的生命周期。
那么再看“流行致死”的產品,很多都只做了產品引入期的工作,沒有完成成長期與成熟期的產品升級、形成標簽。所以,死亡也就不足為奇。
| 反觀|
什么樣的流行能成為經典?
▼
有行業人士認為,流行產品死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類的單一性以及制作的高度可復制性。
但是,反觀市場,即使產品品類單一、復制性高的品類,也有人把煎餅果子做成了黃太吉,把肉夾饃做成了西少爺,把米線做成了伏牛堂。這些產品,在沒有經上述品牌運營者操作之前,也都是街邊流行小吃。
而這些流行餐飲之所以長盛不衰,有其內在共同規律。
第一,尊重運營規律,深耕細分市場。
一個餐飲產品,能夠被市場所接受,取決于它明確的客群、產品以及價格定位,而這三點就決定了產品的市場份額。
張小草表示,流行品類因為本身具有可細分的市場空間,所以在進行市場定位時,更容易找到飽和度不是很高的細分市場。
比如小龍蝦、日料等業態,市場還未完全飽和,行業也有很多細分市場可以深挖。小龍蝦可以分為一般的小龍蝦餐廳和小龍蝦體驗館,日料可以細分為高端日料、居酒屋小型日料等。
△
居酒屋,在日語中居酒屋稱IZAKAYA,就是喝酒的地方,
是日本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之一
第二,與時俱進的迭代、升級能力。
曾經的外來流行品類——日料,因為價格高,復購率低曾一度被消費者冷落。但這兩年隨著小型居酒屋等業態的發展,這一品類又重新流行回人們的視線中。
成都池田屋聯合創始人柳鷙分析,每個行業都需要升級。像這兩年出現的知喜多、兄弟船等日料品牌,就在原來日料市場的基礎上開始轉型,將日料這一品類的價格進行壓縮,推動了小型日料、居酒屋形態的發展,讓日料再次被消費者關注。
△
iPhone6s Live Photo照片轉換成GIF動圖
就像蘋果產品,因為其持續的創新迭代能力,而不斷被人們關注,從未因為時間原因淡出人們的視線。
第三,唯有品牌意識,才能將流行變為經典。
從以往的市場看,一個流行產品最終未步入衰退期,是因為其在成長、成熟期很好地完成了品牌的打造。而像黃燜雞、掉渣餅等產品,因為運營者的思維還停留在小富即安的賺錢階段,沒有品牌意識,未形成行業龍頭品牌,勢必會衰退。
就像曾暉所說,真正有實力的餐飲人,通常在運營產品之初就有品牌意識,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注入文化基因,提升產品的品牌力。
綿陽長壽面創始人付兵也表示,品牌就是支撐產品的一個“魂”,就像可口可樂永遠有一個“快樂”的故事,褚橙永遠有一個“勵志”的故事。只有當流行產品找到這樣一個品牌文化元素做支撐,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從流行演變為經典。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這個地方人氣最旺|餐廳倒閉記|小生意的玄機
品牌開創者為何被剿殺 |老板最令人討厭的細節
小龍蝦大戰| 老板穿著|如何對抗“包租婆”
老炮兒說|餐飲業暗潮 |海底撈“狗血”員工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