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餐企有沒有“錢途”,看看老板穿什么就知道?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9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經濟學上有一個趣談:女人裙子越短,經濟越繁榮;裙子越長,經濟越蕭條。

    借用這個角度來看餐飲業,也同樣有趣。老板穿著越潮,跟喜歡穿正裝,透露出的是企業活力or僵化兩種截然不同的信號。

    其實,內參君想說的是,成熟餐企都面臨品牌老化的問題,缺少創新的玩法,餐企真正需要重構的,是老板的管理理念。

    未來,一家餐企有沒有“錢途”,內參君認為可以從三個觀察點去審視,一目了然。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發于北京

    1

    看老板的穿著:

    穿著越潮,企業越有活力

    老板穿著越潮,企業越有活力。老板越喜歡穿正裝,企業越缺少活力。

    搞創意菜的宴遇老板傅乙晟,穿著像一個滑板少年。在廣州做酸菜魚的祿鼎記華哥,絡腮胡,蓄長發,扎小辮子,穿著一身休閑服。

    在深圳,云味館“米線哥”、樂凱撒“餅哥”,更是長年穿休閑服,T恤衫。在北京,賈國龍衣著風格也多變,以休閑服居多。

    老板穿著潮流化,到底跟企業活力有怎樣的關系?不妨通過最有代表性人物——外婆家吳國平來一探究竟。

    51歲的吳國平,愛美,好玩,性格直爽,大家都叫他“Uncle吳”。

    他穿著風格很潮,造型拉風。服裝牌子是I.T和JOYCE的,就連眼鏡,都備了好幾副,不同場合用不同的眼鏡,制造不同的氛圍。

    “UNCLE吳,你好像某個明星啊……”

    據說,UNCLE吳的眼鏡有9副,

    不同場合戴不同的眼鏡

    UNCLE吳的范兒,

    一點兒不輸于玩藝的朋友

    吳國平的潮范兒,在餐飲老板中可謂是獨樹一幟,有人贊之,“帥過吳秀波”。內參君則從UNCLE吳的一身潮范兒上,看到他的思想活躍度。正像他追逐潮流一樣,他也在以此體測餐飲業的潮流。

    “餐飲業的‘快時尚’在于不斷地研究客人,根據他們的需求變化,最終還是要了解客人。”

    2015年底,吳國平在接受內參君采訪時,提出了他的新動向——從快時尚轉向快休閑。

    王品集團董事長陳正輝也有類似的論斷。他曾公開對餐飲老板傳授“關聯”的理念。

    “我們發覺必勝客的店數跟我們有關聯,因為都是西餐,我們發覺三家必勝客可以養一家王品,優衣庫也跟我們有關系,他們生意好我們生意也好,還有ZARA也一樣。所以我們分析到不同業態的數據跟我們的關系,這里面有一個客層階級的關聯作用。”

    再回看老板的穿著。穿著即品味,穿著即思想。透過老板的穿著,就能看到老板的個性、觀念,以及思維方式。而吳國平的穿著潮,外婆家的店面形象風格也就更時尚化。

    爐魚,這種風格,審美水位太低的老板肯定接受不了,

    可是,吳國平把它干成了……

    2

    看老板的“稱謂”

    稱謂越恭敬,管理越僵化

    稱謂在中國文化里有很深的學問,其高度可以上升為尊重、尊嚴,以及社會地位。

    比如詩人杜甫被尊稱為“杜工部”

    這種稱呼相當于現在叫某老板為“張總”、“李總”。這背后,多少還是有等級度的影子。

    在傳統餐飲業里,也同樣存在各種“總”。但是,新生代餐飲人,卻在有意去除等級制度的距離感。而方法就是改稱謂。

    在深圳,云味館米線的遲煥濤自稱“米線哥”
    樂凱撒披薩陳寧,自稱“餅哥”

    在廣州,九毛九老板被叫做“九哥”

    祿鼎記老板華明則被叫做“華哥”“祿叔”

    新生代如此,資深老炮兒也不弱。

    外婆家吳國平,被稱為“uncle吳”
    巴奴毛肚火鍋的杜中兵,被稱為“老杜”
    而王品CEO李森斌在公司內的官方稱呼是“斌哥”

    為什么這些人不喜歡稱自己為總?其實背后的意義就是去等級化,以及推行組織創新。

    米線哥說,2016年春節后,上班第一件事情是砸掉獨立辦公室,老板創始人、文員都在一塊辦公。

    “我們在推行‘無疆界管理’,實行多個項目組為中心,其它部門配合的結構。比如電商、品牌、產品研發等項目組就是老大,老板、各個部門,也要為項目組提供服務。從組織、營銷上,全方位多維度來為項目組進行資源支持。”

    黃太吉的各位“哥”和九妹

    在北京,黃太吉的做法也異曲同工。

    創始人赫暢按照入職順序,為團隊引入了七個當家人,這七個當家人除了一名女孩被稱為九妹外,其它六人一律以“哥”為名號。

    由于沒有明確頭銜,七位當家人向來只以工作職能分配任務,這就為后續的調配管理釋放了足夠的空間。而赫暢深知沒有頭銜的優勢,他試問朋友,“如果‘副總裁’的頭銜加上,你再調整一個我看看?”

    3

    看營銷部門誰來主管

    主管年齡越小,離年輕消費者越近

    為什么如此強調營銷部門誰來主管?其實,這來源于一次采訪。

    2015年,內參君采訪一位知名餐企老板,在采訪結束時他反問,“給我們提提意見,怎么跟90后做互動?”

    怎樣和90后互動,是很多成熟品牌的難題

    一聽到這個話題,當時內參君就有點兒暈了——一家成功的企業,反過來讓我來提意見?!頭腦暈了一會兒,就把外婆家UNCLE吳傳授的“絕招”貢獻了出來。

    UNCLE吳說,……把營銷部拆分成兩個部門,營銷一部交給80后主管,營銷二部交給90后主管,讓他們進行內部競爭就可以了。

    此后,內參君又采訪了一些企業,發現“成熟品牌如何跟90后做互動”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

    因為,餐飲企業的“成熟”,也就意味著某種層面的“老化”。比如營銷部門,很多經理人都是在用70后、80后的思維服務90后的受眾,結果就是玩不到一起去。

    外部的競爭又以加速度迭代。一個品牌過去5年時間就會老化,現在可能兩三年。

    3月份,在廈門舉行的第15屆中國餐飲業連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多位餐飲大佬提出應對品牌老化的對策。

    百勝中國“教父”蘇敬軾

    比如百勝中國“教父”蘇敬軾提出,餐飲防止老化,需要進行3個重構,即需求重構、品牌重構和企業重構(點擊閱讀原文)。

    內參君認為,成熟企業的基礎是沒有問題,缺少的就是創新的玩法。而對于很多成熟品牌來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把營銷部門全權交給90后來盡情玩耍就是了。

    比如樂凱撒披薩,主管營銷的就是一位90年美少女。

    她圍繞樂凱撒“年輕、時尚、叛逆”的品牌定位,進行了一些看似不靠譜的營銷活動,形成了“樂凱撒+”系列。比如樂凱撒+深圳灣藝穗節;樂凱撒+磨房百公里暴走活動。

    樂凱撒+深圳灣藝穗節

    其中,深圳灣藝穗節只是南山深圳灣那一小片區,知名度不算高,但是年輕人喜歡的,一次很難得的機會邀請到國外藝術家來深公益演出。活動舉行了9天,僅志愿者就吸引了近800名深圳大學生。

    樂凱撒的活動吸引了800多人參與,

    餐企要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融入年輕人的生活

    因此內參君認為,營銷部門主管的年齡,可以視為一個企業活力的觀察點。而90后帶給品牌營銷活動的新鮮度,遠遠超過80后。

    — 往期內參熱文 —

    餐廳倒閉記 | 饅頭的玄機 | 37年思考

    排隊神店| 品牌設計

    最強單品 | 排隊死| 拍磚匠心

    妖魔化團購|菜單十宗罪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46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8日 02:08
    下一篇 2016年4月8日 07:5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