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海底撈漲價背后,整個餐飲行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沉寂已久的餐飲行業也開始迎來復蘇。有關“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的聲音也開始逐步傳開。

    雖然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已經正式復工,但是生意卻還遠遠沒有恢復元氣。據中國烹飪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有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相比2019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還有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

    很顯然,疫情過后,餐飲行業將再度迎來變革,此“疫”很有可能成為國內餐飲行業的分化器,更是淘汰洗牌的加速器。

    海底撈漲價

    作為餐飲行業頭部企業,海底撈自3月12日起,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恢復營業、提供堂食。熬了兩個月后,海底撈終于實現全國范圍的正常營業,廣大網友們還沒來得及歡呼卻發現它已經開始漲價了。

    日前,多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后菜品漲價,且菜量變少。從消費者定位可以了解到,海底撈此次漲價涉及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

    據美團外賣顯示的數據顯示,以廣州為例,海底撈在部分火鍋菜等菜式價格略有上移,例如血旺半份22元、土豆半份13元,但整體價格調整幅度比較有限,或與食材價格上升、經營成本增加等因素有關。4月5日晚間,海底撈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與此同時,大多數海底撈門店免費提供的美甲、擦鞋、游樂園等基礎配套服務,尚未恢復。

    對于海底撈菜品漲價,部分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當然,也有消費者抱怨。

    來源:微博截圖

    事實上,不止是海底撈,西貝等其他餐飲品牌也在悄悄漲價。

    有網友反饋:“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2020年開年,對餐飲業來說可謂是未曾出現的“寒冬”,面對堂食消費者數量的驟然下降,結合食材成本的有所提升,以海底撈為主的部分餐飲企業采取價格調整的策略,并不奇怪。

    有餐飲業內人士就表示,海底撈漲價其實也是為了渡過眼前的難關。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盡管餐飲企業開放了堂食,但是進店人員數量受到嚴格限制,還要通過停用部分餐位的方式拉開到店堂食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營收業績。

    此外,他認為,一些商圈餐飲的營業時間也受到商場、物業等多個單位的限制,營業時長縮短,到店客流難以恢復,加上餐廳還要花費一部分成本在采買消殺用品及防護用品上,這些都導致了餐飲企業復工后成本的提升。因此餐飲企業想要解決眼下運營成本提升的難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產品的價格。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對媒體表示,從海底撈漲價也看到了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頭部企業趁勢而為進行漲價,在消費端,漲價對消費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響。但對于消費能力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海底撈的粉絲、重度消費人群是中等偏上的消費人群。所以漲6%其實對于這些消費群體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對企業來說,利潤將會有所提升。

    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行業分化加劇

    目前,隨著疫情好轉,各行各業都開始逐步恢復。除了海底撈,不少餐飲門店都出現滿座甚至排隊等位的現象。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到來。

    海底撈近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業績亮眼,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5.6億元,同比增長56.5%,歸母凈利23.4億元,同比增長42.4%。門店達到768家(凈增302家),整體翻臺率4.8次/天,微降0.2次,客單價105.2元(+4.1%)。

    不過,據中信建投此前發布研報,判斷疫情估計為海底撈2020年的營收帶來損失約50.4億元,歸母凈利潤損失約為5.8億元。
    在疫情之下,東吳證券預計,海底撈經營基本面在停業影響下于20Q1見底,于Q2逐步爬坡,并有望于20Q3經營基本面逐步恢復至過往正常經營水平。公司存在后續開店速度放緩、門店經營效益(客流/翻臺率/SSSG)不及預期的風險。
    基于此謹慎假設,東吳證券預計海底撈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261.4億,較原預期下降30%,較去年下降1.6%;大幅下調當年盈利預測至13.6億元,較原預期下降59.2%,較去年下降41.9%。
    目前來看,漲價雖然是一劑猛藥,但卻不一定長久。
    當疫情席卷大多數行業,大家的工資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這時候依靠漲價來填補企業損失絕對不是最佳辦法,消費者在自身收入同樣受損的情況下,并不想通過消費承擔企業的損失。
    另外,像麥當勞的周一會員半價金拱門桶通過堂食途徑上線后,很多人去店里購買,從網友發出的照片可以看到,很多店都排起長隊,壓抑太久的網友們表示一定要“占一占”麥當勞的便宜。不同品牌的做法也通過消費者真實的反應反饋出來,物美價廉才能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受到歡迎。
    并且,漲價并非適合多數餐飲企業,比如廣州本土的知名餐飲小炳勝、真功夫、72街、大家樂等餐飲企業,它們主要的菜式價格基本上保持平穩,并未出現顯著漲價的跡象。若餐飲企業誤用價格調整策略,恐怕所剩不多的存量消費者也留不住了,對餐飲企業的后續經營乃至消費者消費黏性都會構成不少的影響。由此一來,即使海底撈部分門店采取了價格調整的策略,但對不少餐飲企業來說,未必會跟風漲價,它們更期待疫情早日結束,盡快走出這難熬的時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熬過了二月三月,接下來仍需做好抵御餐飲寒冬的持久戰準備。經此一“疫”,餐飲行業內會掀起一輪洗牌潮,現金流不足、經營不善以及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餐飲企業,或會加速分化淘汰。
    正如朱丹蓬所言,疫情對中國的餐飲行業是一個分化器,也是淘汰洗牌的加速器。頭部企業依托自身的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品牌力等紅利擁有漲價的話語權、定價權。但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可能是選擇進行促銷活動,所以分化趨勢將非常明顯。
    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調料家》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東鵬飲料2020搶推由柑檸檬茶“王炸”,掘金千億新市場

    康師傅換帥后發布首份全年財報,結果凈利潤大漲36.26%!怎么做到的?

    自熱食品銷量暴增,會成為行業發展“新常態”嗎?

    粗糧界“新網紅”誕生,藜麥類食品被推向流行風口

    增長速度持續領跑,今麥郎涼白開打造包裝水行業新勢力

    休閑零食巨頭集中爆發,下半場競爭將更激烈

    高舉方便面高端化大旗,三巨頭誰能更勝一籌?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17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8日 08:25
    下一篇 2020年4月8日 10: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