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94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觀點
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文化,企業起步與成長過程中,領導決策者的管理風格在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形成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顧實際的拷貝都會是東施效顰。
餐飲老板內參譚野發于北京
最近的一次聚會上,一個創業公司的管理者向大家訴說了他的苦悶:我管理時到底是應該獨裁一點還是民主一點?
他最近讀了很多企業家傳記,發現成功的管理者也有很多不同的風格,例如有人奉行民主,有人崇尚獨裁。他也學習了其中一些人的做法,甚至將他們混搭,可發現不僅沒有成效,反而引起員工的情緒反彈。
其實這種嘗試是一個管理者很難避免的階段,左手比爾蓋茨右手喬布斯的管理者大有人在。
但是問題來了: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的管理風格適合所有公司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文化,企業起步與成長過程中,領導決策者的管理風格在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形成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不顧實際的拷貝都會是東施效顰。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獨裁和民主的優劣點
專制意味著效率。因為不允許其他意見的存在,內部的溝通成本自然就會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以領導者建立起足夠權威為基礎。如果內部無法協同或缺乏關鍵共識,干活的人心口不一,執行層面就必然出問題,專制就會成為團隊的離心機,可能引起分崩離析。
民主是允許充分討論的過程,各種想法充分迸發、交融,而這正是創新的來源。不一定必須依靠內部的這個過程產生創新,但內部存在這種交融會很大程度增大產生創新的可能。但民主存在缺陷,它具有更高的溝通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民主本質上是個妥協的過程,而人的思維和能力其實是有高下之分的,這意味著民主注定無法產生最優解。
其實任何管理風格都不可忽視人的心理需求
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需要獲得參與感,需要通過外界的反饋確定自己的價值,以由此建立起自我認同。民主的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滿足這種心理需求。
但另一方面,這并非人心理的唯一需求,看起來似乎有點悖論的是,人還有服從權威的心理需求,需要從權威中獲得安全感。
沒辦法,人性就是這么復雜。這對看似矛盾的悖論意味著,民主并不等于拋棄權威。
對創業公司而言,上述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啟示,在實踐中又具體如何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呢?
我的看法是:凡事先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領導者應該避免在聽取意見前就發表自己的主張。給予所有意見積極反饋,并非所有的意見都要得到肯定,但發表意見這一做法必須得到肯定,領導者也應該注重從這些意見中發掘從中體現出的人本身的價值并加以肯定。
其實有些不重要的問題追求滿意解,讓更多的人有按自己主張行事的機會,以保持積極性和民主的氛圍,但在重要的問題上要堅持最優解,尤其涉及公司戰略這樣的原則問題,一定要足夠堅決絕不妥協。
領導者平時要表現出決斷能力,并能夠建立權威。對創業企業而言,缺乏權威作為基礎的民主是危險的,因為在你的王國里還不存在憲法。
最重要的是無論專制還是民主,一旦決策定下來必須堅決執行,不能允許在執行過程中提出各種意見無視已作出的決策這類偽民主。
在我看來,專制啊,民主啊,對創業型公司管理都是浮云,老板的工作核心之一,就是琢磨如何讓所有人發揮出最大價值與如何最有效的執行決策,一切的組織機構設置,規則制定,無一不是圍繞這兩個核心。
所以不同的團隊,不同的產品方向與特點,在管理和組織上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思路和具體細節。規則是為了服務兩個核心的,是要執行的,可有可無的,尚看不出明確價值的,即便看起來再美好,也一概沒有意義。
曾經有一個在我這里實習的同學說,你們搞的這些管理規則一點都不先進。
我說你答對了,我們的規則只追求實效。
管理其實并不是拷貝誰,摸索并確立自己的管理style才重要。這一點和藝人很像,邁克爾杰克遜有自己的style,而韓國的鳥叔則有江南style,模仿秀們其實是難成氣候的。
編輯:內參小然君
Harry
苗嶺小時光火鍋店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