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7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頭條
文青說:再不開心就老了。
股民說:再不開戶就虧了。
吃貨說:再不開店就傻了。
在一個創業幾近成為宗教的國度,在一個人人都貌似看得懂的行業,大量新手涌入餐飲業。
他(她)們認為,做餐飲就是吃著火鍋唱唱歌,喝著咖啡樂呵呵,但是一旦入場,就發現:開店更多是柴米油鹽,而非琴棋書畫。
人們都急著開餐廳,和炒股一樣,就怕被剩下了。
這個時代太匆忙,你都已經不能安靜地吃一個煎餅果子。
互聯網+概念讓吃也變得不平凡,連牛腩也都有了傳奇的可能。餐廳變成了藍海,各類一線大咖紛紛成為餐廳主人或合伙人。
時下的交流話題,你若是沒有一家餐廳的股份就像你花不起錢用Plus一樣。
95后進軍餐飲了/設計師們也進來了/還有搞美發的/做房地產的/買賣石油的(沒夸張,真的有)/富二代/白富美/純屌絲……
餐飲業像是一個打包集合,所有餐飲老板的背后名牌都有第二人格、第二身份。
人們成群結隊擠進餐飲圈,像購買春運火車票一樣,就怕趕不上開店創業的末班車,開快餐店、開餐廳、開酒吧、開食品超市,最不濟也要開個奶茶店吧。
美食圈頻頻有生面孔亮相,把以前那些踏實做菜、老實做人的餐廳老板和大廚搶得沒了風頭,他們比誰價更低或更高,比誰的環境更優更貴,比誰的后廚班底更牛逼和豪氣,各種省略號之后,再問新老板們關于美食和餐飲的一切,他們會慢半拍地對你說聲困惑的“啊”?
混搭也就算了,成為老板的前提是,至少你要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吧。但事實是,多數新店老板對餐飲只是一知半解,根本不了解食客的喜愛和追求,盲目從“老板”的角度看出品、看環境、看盈利,甚至將其他行業的管理經驗直接應用到店員和食客身上,真的是錯太多。
舉個例子,新近開的一家酒吧和甜品吧,依附于酒店公寓的樓下,老板原先做珠寶設計,他的理想是把店做成像CocoPark酒吧街那樣的生意。
但是事實上,他的店開業一個月幾乎天天沒生意。想知道食客們的心里想法嗎?這里距離市區有1個半小時車程,誰會為了吃塊焦糖蛋糕來這里?來海邊不就是要為了吃排檔海鮮嗎?
作者:@董馨 微信公號:碗里有飯(bow lfun)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內參小然君
邱凱
黃太吉外賣部經理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