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4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在臺灣是賣咖啡的,在大陸是做烘焙的。 兩年前計劃開放加盟,兩年后加盟操盤手去職。 85度C總經理謝健南辭職的消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關注的背后,是面對不確定的市場沖擊,“加盟”和“直營”的配比,“品牌力”和“規模力”的博弈。
高調出場,黯然離場,是不少職業經理人職業生涯的真實再現。而眼下又多了一位,85度C(臺灣品牌)總經理謝健南。
2013年初,85度C創始人吳政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85度C在大陸,做得好的,是開店快,營收增長快;做得不好的是管理,我要請‘高手’來幫忙。”
謝健南正是吳政學口中的高手。只是謝健南的理想變成現實的過程,并不順利。
公開信息顯示,在謝健南的規劃里,如果夠快,在2013年年底,85度C在大陸的直營店就要開放委托經營(由優秀員工承攬營運業務,但硬件設備仍由母公司出資負責,是開放加盟的過渡模式)。而其上任之初,85度C在大陸已經擁有324家直營店。
事實上,這一計劃最終落實之時,已是2014年年末。
85度C官網的資訊信息顯示,85度C發展加盟處授出的第一塊委托經營的銅牌,是2014年11月的杭州。這一行為被行業譽為85度C正式啟動其在大陸的委托經營計劃,也成為其在大陸市場拓展7年來,經營上的一次重大轉型。而此時,85度C在大陸的門店數量已近500家。
市場還沒等到85度C在大陸加盟政策的出臺,謝健南卻已成為過往。不過,對謝健南辭職的原因,85度C方面卻閉口不言。
謝健南的辭職是否意味著85度C加盟計劃的終止?85度C方面的回應是:“現在,85度C在大陸要苦練內功,內部人員的磨合、人才的培養等,一直在按部就班地做;還要把營收不太好的門店關掉,再開一些好的門店。目標是,要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個快速的改變。等明年,內功練到一定程度,應該會有一個爆發。”
謝健南的辭職,業界褒貶不一。
可眼下,不少挑剔的消費者正在疏遠85度C。
“早晨,特地去離公司最近的85度C買了咖啡面包,人不多,體驗也不好。”索驥咨詢資深顧問Wade說。身處上海的Wade,在烘焙行業浸淫多年,而85度C于2007年進入大陸的第一站,便是上海。
85度C在Wade眼里,是烘焙連鎖公司,而非咖啡連鎖企業。雖然85度C的命名,源于“咖啡在攝氏85°C時喝起來,口感最好”,“但就其產品,咖啡、面包、蛋糕三分天下的布局而言,也屬于烘焙公司。”Wade說。
這讓這家公司在一進入大陸就與臺灣的店有了差別。中國餐飲產業研究院院長吳堅認為,在大陸,從業態上看,85度C是一家傳統的烘焙業態。“在臺灣,85度C以咖啡為主,烘焙類產品為輔,但在大陸,正好相反。定位的模糊,讓85度C在大陸失去了準確的消費人群。仔細觀察,85度C的消費者,什么年齡段的都有。”吳堅說。
現實是,在臺灣,85度C的競爭對手是星巴克,在大陸,其競爭對手則變成了克莉絲汀、面包新語、好利來、巴黎貝甜等。與諸多在大陸已成規模的烘焙企業相較,85度C漸漸失去了優勢。
除此,85度C方面“一直都很重視食品安全”。但其在大陸發展的這幾年,仍舊沒能避免間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以至于被業界評價為“重擴張而不重管理”。
在Wade看來,85度C在大陸長達8年的發展中,品牌價值一直在下降。“如果平價咖啡是其核心競爭力的話,麥當勞、肯德基都在提供價格親民的現磨咖啡,門店數量遠遠勝過85度C;如果核心競爭力是烘焙產品的話,那其面臨的競爭對手又更加之多,產品的個性化差異也并不明顯……”
1、一線城市已飽和,二三線發展成必然?
更糟糕的是,85度C,除了應對自身的問題,其還需要面臨目前國內烘焙行業競爭加劇的殘酷現狀。Wade看到的85度C在一線城市的收縮,在二三線城市的拓展,被認為是其節約成本的表現。
但前述85度C員工卻認為,一線城市,門店數量相對飽和,去二三線城市發展是必然。在二三線城市里,消費者的購買力并不會差太多,且租金和人員費用也相對低,比較有前景。
與此同時,“烘焙行業競爭激烈,洗牌也比較容易。同時,烘焙行業的進入門檻不高,食品安全等相關法律的嚴格執行,使得各種成本在不斷增長,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服務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該員工表示。
麻煩遠不止這些,85度C未來需要面臨的可能更多。
2、烘焙業遭遇互聯網跨界等多元競爭
“85度C遇到瓶頸,除了其在大陸的品牌定位不太清晰外,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金融環境的變化,致使烘焙業遭遇到互聯網的跨界競爭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競爭。”吳堅說。
他舉例說,上海一家公司,只做一款起司蛋糕,按星座來做,去年銷售額高達8000萬;還有來自傳統餐飲企業的競爭。北京,一餐飲集團公司,會員人數多達百萬。該公司表示,他們做一款蛋糕的成本大概也就20元,但這種蛋糕在專賣店至少會賣到100多元。
“對一個社區餐飲店而言,大廳里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采取線上發展會員,線下多擺一個蛋糕專賣柜的方式參與烘焙行業市場份額的爭奪。如果這款蛋糕只賣60元,對傳統的連鎖烘焙企業而言,會是一個嚴重的打擊。”吳堅說。
3、極致單品的出現
吳堅介紹,目前,就烘焙業的經營狀況而言,標準化比較容易實現,配送也很容易執行。一些城市便出現了只做一款面包,做得非常好,純靠師傅的手藝殺入烘焙行業。
“它不是一種休閑的概念,而變成了產品的概念。分析一下85度C,其產品品類很多,面包、蛋糕,幾乎烘焙類的它都做,這樣一來,不大利于在追求潮流和新鮮的目標群體中,去建立它所生產產品的競爭力。”吳堅強調。
殊不知,因為烘焙行業的易模仿性,東家的新品剛上市,西家的柜臺里也有了。久而久之,各家專賣店,除了招牌不同,店內的陳設和產品都沒有太大差異。
4、應對不確定的市場沖擊成為綜合課題
“總之,來自互聯網跨界的競爭、來自傳統餐飲業拓展業務品類的競爭,再加上烘焙業很多群體的極致單品……現在的烘焙連鎖企業壓力很大。這個現狀不僅僅是85度C要面臨的,而是國內整個連鎖烘焙企業都要面臨的。”吳堅強調。
在他看來,不論是85度C還是其他烘焙企業,都需要遵從經濟形態的變化。“如何去應對不確定的市場帶來的沖擊,這是大問題。事實上,企業能夠應對不確定市場帶來的沖擊,靠的不是規模而是品牌,所以,現階段的企業,更應該關注自己,守住根,品牌其實比規模更重要。”
? 相關閱讀:
85度C都得給騰地兒!面包“貴族”原麥山丘入侵黃金商圈的8個兵法
來源:新金融觀察報(內容有刪減)
作者:淮純菊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內參新書《餐飲O2O你也學得會》+餐友匯VIP
價格:49元
了解目錄:請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
企業團購咨詢:陳先生 15600710005
下單后兩個工作日內發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