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參會
1878期
它曾是購物中心都想引入的香餑餑,全年營業額曾擊敗80%餐飲品類,卻在餐飲創新風潮來臨時放慢了腳步。日式拉面這匹“外國黑馬”究竟怎么了?
◎ 餐飲老板內參 鄭濱濱
1
營收數據下滑
日式拉面真的不行了嗎?
千稻拉面創始人田學偉說:“日式拉面最初受到影響是因為2012年,再就是韓國餐飲市場的興起,然后就是現在餐飲市場豐富起來了,新奇東西太多了,對拉面難免有影響。”
在味千遭遇冷風吹的時候,田學偉也感受到了這個市場的涼意。田學偉說,月營業額下降了十幾萬元,但成本不斷增加,拉面的售價卻沒有太大變動。“現在的翻臺率比以前差了三分之一。”
無敵家拉面創始人范軍也感受到了消費者的“善變”,排隊基本不見了,店面的營業額下滑10%左右。
“做一兩家店,或者幾十家店,不是太難。但是幾百家店,每天都做好,還要再繼續升級,這就比較困難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潘慰說從產品、服務、環境,各個方面,味千都在尋找突破。
這也是其他經營日式拉面的餐飲人都在頭痛的問題。消費者對吃的需求一路向上,價格戰卻一路向下,這讓身處戰局中的品牌苦不堪言。
2
曾生意火爆店店排隊
用小推車一天能賣2000多碗
▼
曾經的日式拉面很火。當蘭州拉面還在城中村與城鄉結合部打拼時,日式拉面早就進入了各種商業中心。
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日式拉面所屬的日本料理在各品類店鋪數量中位居第11,僅次于湘菜和咖啡廳,遠超杭幫菜和茶餐廳。
從營業額來看,日料殺入中國餐飲市場營業額第8位品類,市場占有額高達4.5%,秒殺中國八大菜系的粵菜、浙菜、閩菜、徽菜、湘菜、蘇菜、魯菜。
無敵家拉面在2009年落地北京,范軍還能想起彼時火爆的場面:“店店都排隊,有的店從開門到打烊一直排隊不斷。”
這種獨特骨湯風味的拉面,不僅讓國人嘗到了新鮮,視拉面為生命的日本人也會趕來嘗嘗。“日本大使館、日本駐京企業的員工,都會來,還有明星開跑車來店里吃面。”
與北京隔著700多公里的河南鄭州,田學偉比范軍更早一些開了日式拉面餐廳,選址在鄭州繁華的二七商圈內,四五十平米的店面,月營業額可以達到50-60萬。田學偉說,生意最好的時候店外面會排隊。
從鄭州再往南1400公里,比田學偉早了10年做日式拉面的潘慰,1997年在深圳開出大陸第一家味千拉面館。味千這個品牌,是潘慰用小車推出來的。
在深圳的世界之窗,潘慰和同事推著賣拉面的小車,15元一碗,平均一天竟賣出2000多碗。負責配菜的潘慰,手指關節磨起了泡。
日式拉面火了起來,從南向北卷起了一陣日式風,味千拉面的店面巔峰時達到了近700家,公司也在香港上市,最高市值達到了90億元。
他們趕上了日式拉面的好時候,這股熱潮也一直持續到了2011年。
3
想要把日式拉面“救回”場內
你需要知道這3招!
日式拉面還有機會回到巔峰嗎?或許是的,盡管日料的地位已經不如以前,但以天婦羅等為代表的單品,慢慢打開了餐飲市場。
隨著餐飲行業發展環境的日益成熟,越發飽和的中國市場需要更多新鮮有趣的吃法,面對這個現象,加入適合的創新就顯得格外重要。
– ? –
用場景抓住消費者的心
對于消費者來說,口味是基礎,裝修布置和就餐體驗是加分項。
范軍說:“現代年輕人有兩個特點,一是超級感性消費;二是消費爆點變化快。所以,只有以生活方式做引領,注重個性化趣味互動,堅持不懈終會贏得廣闊的市場。”
在博多一幸舍的店內,每一張桌子上都有一張提示板,上面將調味料使用方法介紹得很詳細,讓消費者多了一份就餐的儀式感。
– ? –
從“吃調料”轉變成“吃原料”
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當代消費者的口味呈現出“佛系” 健康消費的新趨勢。
分析認為,中國人重油、重鹽、重辣口味偏好明顯降低,以中和健康為特征的甜鮮口感偏好增加,消費口味正在從刺激型轉向品鮮型。
這也意味著“吃調料”的時代沒落,“吃原料”的時代崛起。
創造世界上連續排隊7天7夜記錄的一蘭拉面,它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食材與味道。除了傳承當地拉面制作工藝和食材考究外,一蘭在醬料和骨湯上也獨具特色。
△一蘭拉面臺灣分店外的排隊者
精心獨特的豚骨湯熬制出來后,還需要經過專業師傅的品評達標后才能端給顧客。另外,一蘭拉面還有一條“湯倒進面碗后,30秒內要放入面條”的規定,保證湯與面的品質。
隨著消費者健康消費訴求的增加,好食材被越來越多的餐企強調。健康逐漸成為餐飲行業的新主題。
– ? –
想“誘客”上門,不懂創新營銷怎么行
面對多變的消費者,田學偉覺得現在的消費者忠誠度較低,很容易被新奇和打折優惠等因素吸引。
為了虜獲消費者的芳心,每家餐廳都有吸引顧客的招數:有些推出各種打折團購優惠劵,有些靠招牌菜吸引回頭客,還有些靠獨特的創新手法…
在日本,有一家名為“菊や”的拉面店。原本只是一家破舊普通的店,卻因為“腦洞創新”的拉面,被日本美食節目數次采訪后變成了當地的名店。
上圖為店里的頭牌——“水色拉面”!賣相雖然普通,但吃過的人都對它很是喜愛。
除此之外,這家店還有很多顏色、不同口味的拉面,像是綠色、紅色、咖啡牛奶、冰激凌拉面等等,在這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老板做不出來的面…
其實“創新”這個詞,每個人對它的概念和詮釋都不太一樣,因此沒有辦法做直接對比。
相比菊や拉面店的做法,范軍認為日式拉面創新的根本,其實是真正掌握消費者潛在的需求。
“想要做好日式拉面,除了堅持熬湯,還需要在價格、味道和宣傳方面下功夫。”田學偉認為,日式拉面其實也可以迎合市場需求,做些創新來博取一些流量。
中國餐飲的創新有什么路徑可以遵循?有哪些品牌值得借鑒?
12月28日,北京,中國大飯店,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冬季峰會),30+頭部品牌、1000位餐飲人,一起從基本出發,探尋餐飲創新之路。
快速購票通道?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參會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降價后利潤上升|日版星巴克進中國|年營收10億背后 專訪外婆家吳國平|呷哺賀光啟|味千拉面潘慰 外賣“小敗局”|3年賺4個億的秘密|廣深餐飲密碼 首席勾搭官1:13718277715(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