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1827期
“黃燜雞”是魯菜中家喻戶曉的一道菜,如今,“黃燜雞米飯”已成為中國四大國民小吃之一。
起源于山東的還有一款經典小吃,“排骨米飯”。
同樣是一道菜,同樣具備快餐基因,會成為下一個國民小吃嗎?
◎餐飲老板內參 凌群
1
如今,黃燜雞米飯已是四大國民小吃之一,全國開有6萬多家店,楊銘宇黃燜雞甚至已經開到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
相比之下,排骨米飯就略慢了一些,至今尚未有火爆全國的機會。
有觀點認為,排骨米飯具備天時地利,只待出現全國性大品牌帶領品類發展。
理由很充足:同樣是一道菜、同樣具備米飯快餐基因,而且豬肉是中國肉類消費的第一大品類,原料供應足、易獲得,且豬肉在全國飲食習慣中廣譜性很高。
但傳統的排骨米飯,為了保證口味,會循環使用老湯,這一點不夠符合當下餐飲要求新鮮現做的大趨勢。而且,并不利于產品標準化。
觀察到排骨米飯的品類優勢、市場基礎后,品牌創始人王藝偉打造了新式排骨米飯品牌“犟骨頭”。
犟骨頭做的是重新定義排骨飯,融合南北口味,把制作排骨的原配料量化、經過無數次測試、調整,把排骨老湯做成標準化口味,從而實現快速規模化復制。普通人培訓兩天時間,就可以做出一份味道標準的犟骨頭排骨飯。
犟骨頭第一家店開業后,經過1個多月的暖店期,營業額逐漸攀升,日營收最高11000元,翻臺超過30次。
2
產品標準化,只是品牌的第一步。品牌要發展,盈利是決定存活的關鍵。
犟骨頭初開店時有20多個SKU,逐步精簡到7種,王藝偉覺得還有空間,最終精簡到了如今的4種。犟骨頭的產品,通過顧客反饋、營收數據等,不斷精簡迭代,做減法篩選出了如今的幾款爆品。
而門店營收和利潤,也在精簡迭代中逐漸提高,調整期間門店日銷售額從7000元增長到14000元,翻了一番。
從2015年開出第一家50平米左右的小店,如今不過3年時間,犟骨頭已經開出了近300家門店,店鋪成活率達到90%以上。
從1家店鋪到10家店鋪的過程中,主要是完善產品。從10家店發展到100家店時,王藝偉在為供應鏈奔波。
專人考察供應鏈、做好品控,在不同城市發展時尋找優勢合作商,確保原材料、產品的標準化。
如今犟骨頭在優化流程和模式,計量桶進行精確測量、規范蒸煮時間,將標準化流水線生產的底料配送至店面,保證用料比例和食品安全、同時減少門店操作流程,提高效率。
3
犟骨頭的第一家店開在天津,開業2周后,就成了天津當地的網紅餐廳,還吸引到當地媒體的主動采訪。
如今做餐飲,要通過互聯網營銷引流,靠產品去驅動回頭客,王藝偉說。為此,犟骨頭把品牌人格化作為一項重要功課。
現在年輕人喜歡比較有趣的感覺,餐廳不僅僅提供一個吃飯的空間,可以講一些生活和工作當中的事。
為此,犟骨頭推出了自己的動畫形象“犟犟牛”,通過日常的店面、公眾號、朋友圈海報去豐富店鋪的形象,從而將犟骨頭的微信指數做到了餐飲行業排名前列。
從文化角度來說,犟骨頭的堅持到底、不服輸的精神,能夠給消費者帶去共鳴和啟發、將自己品牌認可的信息傳達給消費者。
比如說做人、做事,和面對生活的態度,品牌IP化、有了自己的情緒和性格,就能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顧客成為忠實粉絲。
《中國餐飲報告2018》指出:品類品牌化是目前小吃快餐最大的發展機會。現在不少小吃快餐門店,仍處在低水平和同質化的狀態,這是導致小餐飲競爭慘烈、閉店率較高的重要原因。
將傳統小吃進行產品升級和品牌包裝,才有機會沖出重圍。
餐飲行業永遠不缺乏機會,10月29日,王藝偉將在“中國餐飲數據峰會”青島站現場,與大家一起探討在數據、平臺、品牌的指引下,餐飲升級發展的新機遇。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編輯|于聰聰 視覺| 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低成本營銷|加盟的3種騙局|南北稻香村之爭
加速的鹿角巷|進化的社區店|社保新規
黃記煌生意經|學習海底撈失敗|奶茶店半年賠60萬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2161029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