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錢、補貼、快開店……咖啡市場拼殺陷入2.0版持久戰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

    1760 期

    星巴克推出外賣業務,這將直接影響咖啡外賣市場,特別是它的主要挑戰者——瑞幸咖啡。目前,后者還沒打算盈利,會繼續燒錢。


    餐飲王道(ID:cywd666) 王新磊

    此前,咖啡外賣一直是星巴克沒有涉足的業務。恰恰就在星巴克沒有進入的空白市場,先有連咖啡代購星巴克崛起,后有瑞幸咖啡直接挑戰。

    特別是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10億美元。

    星巴克不能再淡定了。星巴克加入咖啡外賣戰團,首先被沖擊的,就是瑞幸咖啡,這也意味著,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進入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

    瑞幸咖啡挑戰成功

    – ? –

    半年布局600多家店

    成大陸第二大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已經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小藍杯、白唇鹿……自今年年初起,演員湯唯、張震攜手代言的新銳咖啡品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風起云涌般出現在各大商圈寫字樓的電梯、茶水間里。隨著咖啡快閃店、北京電影節、甜品節等超級話題不斷發酵,luckin coffee迅速風靡全國,成為人手一杯的“網藍咖啡”。

    這個于去年年末成立的咖啡品牌,短短6個月內就在中國開設了660多家分店。

    雖然不及星巴克的3000多家門店,但這個新興品牌已超越了英國的咖世家(Costa Coffee),成為中國門店第二多的咖啡品牌。后者在中國經營10年后,僅有420家門店。

    自2018年1月起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進行的試運營,截止到5月8日,luckin coffee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份,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130多萬人。

    而瑞幸咖啡多外賣發力,挑戰星巴克的舉動,從最初的噱頭,也陸續變成了現實。星巴克要做外賣,就是瑞幸咖啡挑戰成功的最好證明

    – ? –

    新型消費者

    和星巴克死忠粉的對立

    事實上,從消費者來說,消費群體正在分裂成兩部分,即新興消費者和星巴克的死忠粉。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寫道,瑞幸咖啡正在“通過補貼和廣告來積極投資于客戶獲取和做大規模,并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顛覆者——以更低價格和更大便利提供咖啡體驗。它還緊緊聚焦于年輕的辦公室職員。”

    從公司成長周期來說,瑞幸咖啡也到了一個從拼規模到拼運營能力的關口。

    瑞幸咖啡第一個階段任務——布局,已經完成。

    在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時,微信朋友圈里分裂成兩派。三分之一支持瑞幸咖啡的認為,外賣便捷,而三分之二支持星巴克的,認為產品、環境,還有習慣等綜合因素,都愛著星巴克,口口聲聲“支持星爸爸”。

    我問過一個星巴克死忠粉,為何如此偏愛?他說,在他的意識里,咖啡=星巴克,約人小聚,下午茶什么,全都是選擇星巴克,“習慣了!”

    FT中文網文章提供的數據對比

    第二階段

    陷入持久戰

    – ? –

    沒有盈利時間表

    還要繼續燒錢?

    瑞幸咖啡A輪融資,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此次融資來自于四家知名機構,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在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后,瑞幸咖啡不缺錢,但是不能再燒錢。如何贏得消費者的認同,需要耐心。

    最關鍵的,是瑞幸咖啡自身的發展,決定了需要這種耐心。

    理由有三點:

    ? 瑞幸咖啡的規模已經達到660家。

    這個規模已經達到了公司組織結構和組織力匹配度的極點。這個規模,決定企業成長的力量不是錢,而是管理能力。

    雖然咖啡行業在品類上有獨特性,但是人性的復雜度卻是一樣的,而且管理半徑的衰減也是一樣的。

    ? 瑞幸咖啡在補貼之后,如何保持消費者持續的復購率,是核心問題。
    否則,無法盈利的話,規模再大,也是一盤散沙。更要命的是,如果單點不盈利,如何做到整體盈利?
    ?挑戰星巴克,急不得。
    星巴克不是一個腐朽、老化的品牌,仍然在巔峰狀態。因此,要打敗星巴克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瑞幸咖啡的市場價值是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綜合上面的三點,對瑞幸咖啡來說,第一階段是規模,要快;第二階段是穩健,要慢。

    但是,從瑞幸咖啡創始人的言語中,仍然試圖延續高舉高打的快節奏。

    據稱,瑞幸咖啡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和業務拓展。而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沒有設定盈利的時間表,也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這樣看來,首杯免費、買二贈一、買五贈五等促銷燒錢模式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 –

    不盈利的危險:

    補貼不完全適合餐飲業

    對消費者來說,燒錢是一個大好事。

    但對于瑞幸咖啡來說,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息。660家店的規模,還不考慮盈利,規模越大越危險,原因有以下四點。

    首先,不贏利,意味著終端運營能力不行。因為最終和星巴克PK的持續戰斗力不是來自資本,而是終端的運營能力。

    其次,打車補貼那一套并”不完全”適合餐飲業。

    打車軟件的競爭,屬于輕資產。車和人,都不是打車軟件公司的,只是外掛;但是瑞幸咖啡在擴展城市時,不僅要重金開店,還要投入大批人力。

    這意味著,當門店越多,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就越大;運營效率可能會越低,管理成本就越高。

    第三,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兩者實力太懸殊。星巴克對市場多年的教育,不可能被瑞幸咖啡一夜洗腦。

    第一張圖,單看近一個月的活躍度,瑞幸咖啡還是可以的;第二張圖,一對比,瑞幸直接被秒殺了。

    數據來源于搜狗指數

    星巴克在中國被視為高端市場品牌,目前在中國咖啡連鎖店市場占據80%的份額,高于2012年的60%,并正以每年500家的速度開設門店。

    其強有力的品牌運作意味著房地產開發商青睞它,愿意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它。而瑞幸咖啡目前才660家店。

    第四點,瑞幸咖啡要通過提升復購率,提升盈利能力,為持久戰創造耐力。

    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 星巴克自身沒有戰略上的失誤,仍然具有強大的運營系統,并且每年仍然以新開500家店的速度增長。在整個市場的占有率,也從60%增長到80%。

    ? 星巴克光環仍然耀眼。進入中國二十多年,星巴克培養了一批死忠粉。

    ? 星巴克的競爭維度已經是企業文化競爭,代表一種生活方式。在道哥“段位競爭”的分析工具中,星巴克處在最頂端。

    ?從星巴克的死忠粉批評瑞幸咖啡的評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一種共性,就是把星巴克認為是調性。

    猜想一下

    瑞幸咖啡的戰略會怎樣改變

    對現在的瑞幸咖啡來說,最好的競爭策略不是在全國拼規模,而是在局部市場打殲滅戰。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在這方面,瑞幸咖啡應當向巴奴毛肚火鍋學習。

    巴奴挑戰海底撈時,分別在無錫和鄭州兩個市場,采用蜂巢式布局,打出了品牌的勢能。同樣,瑞幸咖啡也需要在局部市場打出品牌勢能,然后把光環帶到其它區域。

    同時,瑞幸咖啡如果不能提升盈利能力,燒錢的方式不會做到持續發展,結局很可能是,犧牲自我,受益他人

    就在最近,我聽說,瑞幸咖啡一挑戰星巴克,結果讓“連咖啡”實現了盈利,還把“連咖啡”的市場估值又做大了。

    那么,瑞幸咖啡第二階段應該如何打持久戰?

    第二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兩個:對內是提升經營能力而不是繼續擴大規模;對外是建立消費者口碑和行業口碑,用價值主張來攻打星巴克,而不是用產品PK。

    ·end·

    輪值主編|孟北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樂凱撒被山寨|餐飲新媒體年中榜

    巨無霸50歲|大店回歸|星巴克牽手阿里

    快餐變慢開始現炒|王品祭出大殺器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3693220621(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65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12日 07:41
    下一篇 2018年8月12日 12:2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