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這樣一步步把顧客變成“死忠級”推廣員的……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訂閱

    1753 期

    真正有效的營銷是,找出并影響關鍵那一部分“意見領袖”,讓他們去幫你做推廣,然后你坐等用戶爆發增長。


    ◎ 老卒不公開課(ID:bugongkaike)

    編者按:

    餐飲企業做營銷,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要么直接在各種媒介上打廣告,要么降價促銷做活動。但不少餐飲老板會發現,即便花了很多錢,但收效卻總是甚微。生意突然火爆,也只能維持短暫光景。

    其實,影響營銷效果的并不是你花了多少錢,而是是否get到營銷背后的思維邏輯。

    內參君今天推送的這篇文章,就是從用戶心理去分析,營銷怎么做才能真正影響消費者,花小錢獲得最大的效果。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做推廣的目的,無非就是通過擴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進而引導顧客消費,以提升營業額。

    那么,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呢?你得先做出一個判斷:是想影響所有人,還是細分到一部分人?

    此時,一定會有人說:“能不細分嗎?我們就是想賣給所有人。”

    標準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按照費用預估,影響一個人的費用保守估計是100元(在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定認知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為了影響中國的14億人,您大概需要準備1400億元左右的市場預算。這樣咱們就不用細分了。注意,是影響,并不是讓所有人都形成購買啊~”

    做品牌推廣

    為什么要先做好市場細分?

    市場細分的道理有很多,除了沒有足夠的預算外,還有不應該花冤枉錢。

    比如,現在你要賣一款薯片。一邊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雙親收入頗豐,且都對孩子有足夠陪伴的家庭;一邊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單親媽媽,為了生計偶爾會忽略孩子的家庭。誰更可能為孩子購買薯片?

    思考一下,3、2、1

    當然是后者,答案呼之欲出。

    原因有一萬多條,我們簡單列幾個。

    第一,薯片的單價不高,滿足單親媽媽的消費能力;

    第二,單親媽媽為了彌補陪伴的不足,會想辦法補償,有消費欲望;

    第三,薯片作為高熱量高調味的食品,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性價比很高,單親媽媽會獲得良性反饋;

    第四,薯片作為獎勵,符合家庭教育的獎勵模式;

    第五,有陪伴,生活富裕的人,對于健康飲食更加注重,他們不會讓孩子吃膨化食品。

    所以你看,有些人根本就不可能購買,那你干嘛要影響她們?人群細分(當然也是一種市場細分)是不是很必要?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賣一款洋酒,銷售主力渠道是在酒吧,那么誰更可能來買單?

    男人還是女人?

    老人還是青年?

    收入頗豐還是捉襟見肘?

    一二線城市還是鄉村?

    單身還是已婚?

    ……

    如果你心里已有答案,那么市場細分就已經開始了。

    推廣邏輯:

    讓消費者幫你做推廣

    預算從來都是作為“啟動資金”,影響原點人群,然后由這一群人向外擴散。

    某些人的想法:一筆預算覆蓋14億廣大群眾。

    真正的做法:找到原點人群14萬,擴散到140萬,擴散到1400萬,再擴散到14000萬…..

    這就是市場杠桿的力量。這個杠桿就是利用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所引發的群聚效應。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利用消費者幫你做推廣。

    消費者使用了好的產品,滿意的話會重復購買,并將自己的美好體驗告訴別人;不滿意的顧客轉而向競爭對手購買,并向其他人貶低產品-意見參考效應。

    (不滿意的消費者會告訴更多的人,在國外處理投訴的報告中,平均每個感到滿意的消費者會告訴周圍的5個人,而感到不滿意的會告訴11個……)

    一部分消費者已經用起來的某件商品,旁觀的人發現有這么多人用,也會考慮入手-展示效應。

    所以,意見參考效應,其實就是通常說的口碑營銷。展示效應,類似從眾心理,你看見了周圍一些人這么干,所以也想跟著這么干。

    兩個效應常常結合在一起,效果極佳。

    在《品牌洗腦》中,作者馬丁安排一家“臥底營銷者”搬進一個中產小區。然后向不知情的鄰居展示和推薦他們一直用的品牌。

    結果他們在這個小區住了幾周后,鄰居們紛紛把家中的鞋子、公文包、氣泡酒、牙刷、剃須刀、首飾、香皂、手提袋……全部換成了他們家推薦的品牌。

    那些鄰居們特別容易接受他們推薦的產品,很愉快去購買,并在購買后給了足夠的好評。

    這就是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的厲害之處,當親朋好友向我們推薦某一種產品時,我們的大腦里那些負責理性的區域關閉了負責“社交情感”的腦島(比如欲望、驕傲、羞辱、內疚、同情、愛)產生了激烈的活動。這和我們看到傳統的電視或平面廣告時的大腦活動完全相反。

    推廣效果:

    當用戶滲透率達到20%就能引爆

    – ? –

    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發揮作用時

    群聚效應就產生了

    比如,一個廣場上有100人,一個人停下來抬頭望天,此時并沒有人理會他,路人會照舊做自己的事-此時展示效應并未發揮作用

    如果是3、5個人停下來抬頭望天,可能會有多幾個人停下來看他們在做什么,沒發現異樣也會轉身離開-此時,展示效應開始發揮作用

    如果抬頭望天的增加到10個人,其他人都會紛紛加入,甚至開始交頭接耳-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開始發揮巨大威力,直至一個廣場的大部分人都會抬頭望天。

    100個人里有10個人抬頭望天時,“望天行為”對人群的滲透率為10%,而這個讓群眾行為轉變的量,叫做臨界點、轉捩點、轉折點,隨便你叫什么好了。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為此發明了一個詞,叫做“引爆點”,還寫了本暢銷書。

    – ? –

    滲透率和引爆點

    市場杠桿發揮最大作用的臨界量

    號稱獨角獸捕手的朱嘯虎曾經曰過:當用戶的滲透率達到20%,就能成為引爆點。而在一般的商業行為中,當消費者的滲透率達到10%-20%,即可達到群聚效應。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細分市場的滲透率可以達到20%,那么企業在此細分市場,可能沒必要繼續加大投入了

    一旦達到引爆點,企業即便不再投入,用戶也會爆發增長

    一般而言,滲透率的定義有兩種,分別針對單一產品和品類周期:

    一、對應單一產品,是指目標人群的使用率:比如10000人的市場,有100人在用,滲透率為1%。

    二、對應品類周期,是指現有用戶/潛在用戶,比如目前電動車用戶有3萬人,預計2022年會有100萬電動車用戶,則電動車現階段的滲透率為3%。

    做滲透率的過程中

    有3點需特別注意

    – ? –

    原點人群應選擇目標受眾的模仿群體

    你現在想要讓一個公司全部100名員工都買你的產品,按照剛才講到的邏輯,滲透率至少達到10%,也就是要讓10個人先用起來。

    這10個人,你是選擇公司的10個高管,還是選擇10個新來的實習生?

    答案顯而易見,因為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通常都是由上至下,由高到低的

    所以更該選擇目標受眾的模仿群體,就是目標受眾想要成為或者羨慕的那種人

    中國“古董”飛躍鞋因為在歐美時尚圈的高頻出街,重獲追捧

    – ? –

    目標受眾之間必須有交流和溝通

    而不能是封閉的市場

    一個信息流動性較差的封閉市場,不利于發揮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

    我做顧問的服裝店曾遇到過這個問題。

    在服裝店旁邊是一家醫院,我們計劃在護士節為護士送花,并邀請她們到店領取小禮品。

    已知該醫院共有100名護士,滲透率達到10%可以引發群聚效應,所以我們需要準備鮮花10束,這樣有鮮花的護士會到店領取小禮品;沒有鮮花的護士會看見鮮花,會詢問,會刺激口碑的釋放。也會來店里領取鮮花和禮物。

    但實地考察后,發現10束鮮花根本不夠,因為該醫院有10層,每層的護士站有10名護士。

    這就相當于我們進入了10個細分市場,而每個細分市場10%的滲透率根本不夠(意味著每層只有一個人拿到花),而是要達到30%(10個人里有三個拿到了鮮花),才能達到引爆點。

    你看,如果一個市場的信息是自由流動的,那么,你只需要準備10束鮮花就夠了,因為10%的滲透率可以引爆一個流行;而如果一個市場的信息是互相封閉的,則意味著你進入了10個細分市場,10%的滲透率是不管用的。

    更進一步,如果該醫院共有100層,每層一個護士,且每層之間不互相往來,你該怎么辦?

    思考一下再回來:3、2、1

    答:不要用預算去影響這個市場,因為不值得。

    – ? –

    展示效應是一把雙刃劍

    上世紀90年代,李維斯在美國十分受歡迎,是國民級的牛仔褲。但李維斯敏銳地意識到了一絲危機:購買李維斯的年輕人開始減少了。

    于是李維斯做了大范圍的市場調研,終于發現了原因:由于李維斯太受歡迎了,所以誰都在穿,特別是年輕人們的爹也在穿——而年輕人不愿意跟他們的爹穿同一個品牌的牛仔褲。

    所以,Levi’s想了想,得做品牌年輕化啊,就推出一全新口號,90后李寧……對不起,串臺了。李維斯當然沒有犯這種錯誤,它們采用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手段,在產品上動手,開始對年輕人的爹們不友好了。

    李維斯設計了另外一種褲型——對,就是后來流行過的直筒褲。這種直筒褲最厲害的是款型非常細,中年發福的油膩爹們根本穿不進去。于是年輕人們又開始購買了。李維斯就這樣完成了品牌年輕化的使命。

    因為展示效應的存在,消費者和品牌間總是互相影響的,比如李維斯,比如眾所周知的黑人兄弟與凱迪拉克的故事,就都是這樣的。

    推廣流程:

    這5個步驟不能少

    最后,在搞懂了市場細分、市場杠桿、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滲透率、群聚效應等這些道理之后,我們來看一個基本流程:

    1、因為企業市場預算有限,所以將人群進行細分;

    2、針對細分人群做精準的推廣,并影響一部分人形成購買;

    3、購買后的消費者會推薦給他人,并對周圍形成展示(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

    4、企業繼續投入,并進一步刺激用戶釋放口碑,周圍人受到影響,進而也發生購買行為;

    5、隨著購買人數的增多,細分市場的滲透率達到20%,發生群聚效應,此時企業減少投入。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品牌被山寨|大店回歸|星巴克牽手阿里

    快餐變慢開始現炒|王品祭出大殺器

    老鄉雞收購|林依輪跨界|炒飯年收400萬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70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5日 00:00
    下一篇 2018年8月5日 08: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