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師傅”雇人排隊被坐實?真相比你想得更復雜……

    掃描二維碼,即刻報名

    1680 期

    調查之后內參君發現,承認雇人排隊、官方道歉、又上熱搜的“鮑師傅”,并不是在上海一炮而紅的那個“鮑師傅”。


    ◎ 餐飲老板內參白劉陽

    1

    承認雇人排隊、微博道歉

    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鮑師傅”?

    5月22日上午,長江日報刊登題為《工頭帶隊 暗號接頭 買后退錢 “日薪”90元 兩家網紅店排隊者中好多“托”》的調查文章,點名指出漢口江漢路一家掛著“鮑師傅”招牌的糕點店存在雇人排隊現象。

    5月22日中午12:20分,一家微博名為“鮑師傅總部”,署名為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微博賬號發出道歉聲明,表示公司對雇人排隊一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同時聲明:只是這一家店的行為,不代表其他店。

    當天14:19分,另一家微博名為“鮑師傅糕點Pastry”,署名為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微博賬號發出聲明,指出報道中店面為“充場者(假冒者)”,并表示“如有證據表明正宗鮑師傅有雇人排隊現象,公司將全國所有門店送于此人。”

    △一邊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道歉”,一邊是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聲明”

    隨后,武漢市江漢區工商質監局介入,并派執法人員趕赴現場展開調查。

    最終的調查結果是:涉事門店辦有工商營業執照,但法定企業名稱中并沒有“鮑師傅”字樣。為了提高店鋪知名度,涉事門店采用“代辦排隊”模式,雇傭排隊購買人員,誤導消費者購買。

    江漢區工商質監局已責令店家停止目前的銷售行為模式,并根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同時,武漢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已同時介入調查。

    然而,事件至此還沒有結束。

    5月23日,經武漢晚報、中國日報、人民網、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轉發,排隊門事件再次發酵,最終“鮑師傅道歉”登上微博熱搜榜。

    與此同時,多家自媒體和微博賬號均開始發布文章,一時間網絡上各種聲音和輿論紛紛涌現。“打臉了吧,還是排隊了吧”、“真假鮑師傅傻傻分不清楚”……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涉事門店到底是不是網紅“鮑師傅”?到底是誰在雇人排隊?為了摸清真相,內參君進行了調查。

    2

    鮑才勝獨家回應:

    被爆排隊的不是我們的店!

    據內參君了解,目前市場上的“鮑師傅”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鮑師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門店,為直營店,也就是在北京以肉松小貝起家、去年在上海人民廣場走紅的“鮑師傅糕點”;一種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門店,多為加盟店,招牌上也有“鮑師傅”字樣;還有一種為零散的山寨個體戶。其中,對“真假鮑師傅”的爭議主要在前兩者對商標的爭奪上。

    “很難受,我這兩天氣得都睡不著覺。就像自己的兒子被人搶走了,還被罵我兒子不好!”鮑才勝對內參君說,“網上爆出來(排隊)的門店是‘假的’!”

    據鮑才勝所說,他所創的鮑師傅糕點,也就是去年在上海一炮而紅的“鮑師傅”,在武漢只有兩家店,漢口水塔店和俊華廣場店。新聞里提到的江漢路“鮑師傅”,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放的加盟店。

    △ 5月23日,鮑才勝給內參君發來他們武漢店的圖片

    “我們的鮑師傅是沒有加盟店的,都是直營。目前全國正在營業的有27家,還有幾家正在裝修。”鮑才勝說。

    其實,鮑師傅糕點走紅以后,“山寨店”就開始在全國各地涌現,甚至出現了“有組織有規模的專業侵權團隊”。從2017年年中開始,鮑才勝就開始了打假維權之路。(詳情請見:鮑師傅“泣血”打假:300多個體戶,集體加盟了另一個鮑師傅!)

    這次,他向內參君說:我們肯定會還擊的!打假肯定要持續進行下去!但是方式和方法要改變。

    近一年的經歷,鮑才勝悟出,法律途徑肯定要走,但是不能只靠這一個途徑。因為法律途徑不僅耗費人力和物力,最主要的是時間周期太長。

    鮑才勝說,以前對媒體和互聯網了解少,自己一直以來都忽視了這方面的工作,連媒體的采訪以前也經常忽略。

    “以后這方面的工作一定會加強,會不斷地向外界去講事情的真相,只埋頭做產品已經不行了。”鮑才勝說。內參君注意到,今年1月29號,他們才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鮑師傅糕點Pastry。

    而這次熱點事件“躺槍”以后,他也已經趕到了武漢,而且“一直在開會。”

    除了互聯網和媒體,鮑才勝表示會向相關行政部門求助,最大限度的降低山寨行為對自己品牌的影響。

    3

    從這件事上

    餐飲人可以吸取3個經驗

    在餐飲業,李逵與李鬼的紛爭從來都不鮮見,此前已有無數案例,內參君不再贅述。

    進入互聯網下半場,品牌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資產。作為品牌的載體,商標當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從鮑師傅身上,內參君總結了了三個經驗:

    ● 商標注冊不僅要早,還要全

    這些年,隨著產業升級和餐飲從業者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餐飲行業的品牌意識和商標意識已經得到很大增強。

    不少老板都明白了“市場未動,商標先行”的道理。但是,內參君今天要提醒的是,除了早,注冊時還要“全”。

    以鮑師傅為例,雖然鮑才勝也申請了蛋糕類的商標“鮑師傅”,但是另一家公司卻注冊了“飲料類鮑師傅”,照樣可以“扯虎皮,拉大旗”。

    與之相反的是,內參君此前接觸過的一位“快招公司”內部人士卻表示,在注冊商標時,他們會將與品牌相關的所有相似商標都進行注冊,用不著還可以把商標賣給別人。這樣一來,山寨行為就失去了法律基礎。沒有了商標的保護,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抄襲和模仿。(延伸閱讀:《和一個專開“山寨店”的餐飲老板聊了聊,我不禁肅然起敬》)

    不可忽視互聯網和自媒體渠道

    內參君見過不少餐飲老板,認為“產品好就可以天下無敵”,對自媒體和互聯網工具始終持懷疑態度。其實,這些渠道相當于餐飲企業的“喉舌”。

    俗話說,“光練不說傻把式”。產品好,更要讓消費者了解。仔細觀察會發現,凡是做得好的品牌,都非常重視互聯網和自媒體渠道。

    比如,肯德基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和粉絲活躍度一直在餐飲企業中排名前列;西貝甚至專門設置了“首席內容官”,專門研究互聯網品牌傳播;海底撈在抖音吃法火爆以后,第一時間就將這個傳播方式推廣到了各個門店。

    被山寨也可能是因為你跑得不夠快

    仍然以鮑師傅為例。內參君搜集資料發現,全國的可查到的名為“鮑師傅”的店面已經多達300多個,是鮑才勝他們直營店數的近十倍!

    對餐飲企業來說,店面開到哪里,消費者的認知才會到達哪里。如果消費者吃到的都是假的,天長日久之后,假的也變成了真的,真佛反而會被人誤以為是假冒的。

    《中國餐飲報告2018》主報告+城市報告

    給你最新洞察與經營指南

    即日起到5月30日預售

    馬上訂閱↓↓↓

    識別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end·

    輪值主編|笑凡 視覺|劉晶晶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日料陣亡|“做雞的”賺瘋了|中國餐飲報告2018

    閉店清單|專業“李鬼”|12平“小店王”

    餐廳秘密武器|打折還能翻倍賺|搞定3公里客群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28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24日 07:28
    下一篇 2018年5月24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