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容易有一個誤區——由于不懂財務,會誤認為財務是會計的事,覺得財務部門只是普通的職能部門,并非戰略部門,它的作用僅限于給公司管好錢,算好賬,很難介入到企業的運營和決策中。
但實際上,小到門店的運營,大到企業的運作,都不能少了財務的指引。
我們以選址為例。一般品牌選址,是從市場或者運營的思維出發,考慮開發商的實力、入駐品牌的知名度、鋪面位置、動線、客群等的選址要素。
但這樣的分析僅僅能讓你判斷這家店值不值得盤,至于多大面積的店適合你的品牌,坪效是最大的,你的投資回報率會到多少?這些依靠運營的經驗是很難獲得答案的,就算能得到答案,也不盡科學。
比較科學的方法,是依靠財務,將各要素綜合起來計算,得出數據,指引戰略方向。
所以,財務不單純是算賬管錢的,如果將它融入戰略規劃、決策考量當中,你會發現,在決策中,財務管理至關重要,甚至能影響企業的戰略方向、發展目標。
善用財務引導戰略方向的九毛九,應用財務管理思維做出“超過四人不接待”決策的太二,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財務畢竟是專業的事情,每個餐企也有專業的財務部門進行財務管理。對于餐飲老板來說,他們要掌握的更多是宏觀上的財務管理思維,讓財務管理助推戰略布局的能力。
那怎樣能獲得這種能力呢?
9月17日,紅餐成長社邀請了原九毛九財務總監、僑美餐飲集團財務總監 張金喜,談談餐企從小到大的發展中,財務管理將如何指引戰略和決策?
開課前,紅餐成長社的課研團隊曾對市面上的餐飲財務課程、財務沙龍進行了調研。我們發現,大多數課程要么是專門面向財務人員,培訓他們處理具體實務的能力;要么就是圍繞“看報表”“成本管理”這些簡單的內容來談,忽視了許多餐飲老板需要的是財務管理的思維,而非具體執行的方法。那怎樣的財務課程是餐飲老板們需要的呢?我們認為它需要滿足以下幾個特點:
1. 不提供具體執行的方法,而是培養餐飲老板站在財務的角度進行戰略布局的思維。
2. 不能空談理論,要能落地,要對不同階段的餐企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要能結合行業和實際經驗,給出獨到的專業見解和解決方案;
3. 不能艱深晦澀。財務的知識本來門檻高,作為財務的門外漢,餐飲老板不能面面俱到,他們需要的是了解財務管理對戰略決策、企業運作的作用,更好地配合財務部門、調動其它部門員工協同工作,提高效益;
4. 在某些管理要點上,需要有工具的輔助,讓門外漢也能借助模型,快速領悟。
基于以上4點,我們與張金喜老師對課程的切入點、內容進行了多番打磨,可以說基本符合以上訴求:
首先,大量真實數據與案例的分析,讓普通的餐飲老板也能聽得懂。
這次分享的張金喜老師,有23年財務專業經驗,近10年餐飲行業財務管理經驗。曾任九毛九、僑美餐飲集團、武林廚神的財務總監,也服務過多喝湯、僑美食家等知名品牌,對餐企財務管理中的痛點、要點非常了解。
在這次沙龍中,他將結合個人經歷,引入大量真實數據、案例,結合餐企實戰中會遇到的場景,讓普通的餐飲老板也能聽得懂深奧的財務知識。
餐飲是個講究實打實的行業,理論再高大上,都不如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教訓寶貴。
同時,餐飲也是一個特別的行當。一般人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內在的門道,沒有入行幾年,都沒法看出來。像是“前店后廚”的經營模式、多崗位不同的管理方式……都會讓看似簡單的餐企管理變得復雜。
所以,針對餐飲行業的課程,最重要是滿足兩大需求——實戰、專業。
剛才我們談了張金喜的經歷,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他出眾的落地能力和專業水準。這次分享中,張老師將帶來他獨創的“一體兩翼”模式和餐企四大財務系統工具,直擊餐企痛點,幫助餐飲老板在實戰中高效解決問題。
市面上很多課程是基于品牌某個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談,完全忽視了品牌發展的不同階段,體量、條件、資本、階段任務等都有差別。
像是單店老板只想把坪效做大,你卻跟他談連鎖和資本;想要連鎖的老板只想要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的一套模型,你卻跟他談坪效……
世界上沒有萬能的靈藥,不同階段的品牌都有其不同的訴求,依賴一套理論、一個模型,希望它能放諸四海而皆準,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張金喜曾經伴隨著九毛九從單店時代,到連鎖時代,也曾主持九毛九與美國投資機構洽談及股權資本引入,對于餐飲企業從小到大的財務要點、要點了解透徹。
這次分享,他將以餐企發展的不同階段為線索展開,無論是創業者、連鎖品牌的高層,還是準備上市的企業老板,都能對號入座,發現自身問題,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
很多餐飲老板會誤以為財務管理就是看熟報表,做好成本核算就可以了。
實際上,作為一位管理者,你應該學習的財務管理,是能倒推到經營策略,甚至是重大決策上的。
這就需要你改變已有的認知,真正地去了解餐飲行業的財務管理,究竟是要管理什么。
多年在餐企擔任管理層的經驗,讓張金喜對餐企如何利用財務管理指導戰略決策有獨到見解。
拋開財務實務,他將從宏觀的視角,以成功品牌的財務模型入手,拆解知名品牌增長背后的財務密碼。教你如何站在高處,應用財務管理撬動餐企規模、利潤,建構出利益、效益雙重倍增的內核模型。
針對餐企從選址、成本管理、稅務財務管理,到股權分配、資本運作等發展各階段遇到的問題,通過財務管理的思維,構建相應模型,尋找問題最優解路徑。如:1. 如何利用各種數據和指標,測試餐廳或企業運作是否健康?
2. 怎么利用財務思維,解讀品牌增長背后的利潤密碼?
3. 如何科學構建單店模型,尋找店面利潤增長的最優路徑?
4. 如何借助財務,讓企業運營的各要素串聯起來,讓其良性自運營?
5. 如何建立“一體兩翼”的模式,讓財務和運營協同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6. 如何套用公式,進行開店選址、動態管理、菜單管理、經營報表的定制、成本控制、采購和庫存、數據監控、資本運作等關鍵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