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得餐飲者得天下”,是飲料行業的金科玉律,可以看出餐飲渠道對飲料銷售的重要性。
而據《2018中國火鍋產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火鍋行業的營業額占整個餐飲行業總營業額的22%。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餐飲消費總額39644億元,連續3年增速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而火鍋已經成為餐飲業第一大品類。近兩年,火鍋餐飲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可達5774億元。
央視財經頻道報道截圖
近日,食品板獨家獲悉,火鍋界大佬海底撈推出了一款乳酸菌飲料新品,你沒聽錯,是海底撈的自有品牌飲料新品,已經在部分區域門店銷售。
食品板實物拍攝
01
火鍋大佬跨界飲料首選乳酸菌,打造三大賣點
據了解,海底撈這款低溫乳酸菌新品名為“鮮小菌”,主打可以“沖淡辣感”,并將其打造為“火鍋伴飲”,具有原味和草莓味兩種口味,售價為7.9元/瓶(235ml)。值得注意的是,“鮮小菌”的包裝為玻璃瓶,瓶蓋為廣口設計更加方便飲用,保質期為21天。
食品板實物拍攝
食品板從海底撈處獲悉,這款乳酸菌飲料新品7月底在北京門店首發,目前已經陸續在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唐山、廊坊、秦皇島等區域門店上市。
據海底撈介紹,這款“鮮小菌”乳酸菌飲品具有三大獨特賣點:
全程真冷鏈運輸:2~8°C冷鏈嚴格控制,從工廠到餐桌,保持菌群鮮活。
富含獨特活性菌:每毫升含有10的8次方cfu(食品板注:指單位體積中的活菌個數,出廠檢測值),含鈣、鐵、鋅、維生素B1、維生素B1,非常適合吃火鍋時飲用。
口感有助緩解辣感:低溫保存,具有兩種口味,口感對于緩解辣感有很好的效果。
食品板實物拍攝
02
推自有品牌飲品,收入來源多元化
“鮮小菌”是海底撈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出品,是海底撈食品營養健康研究計劃的一部分。除了鮮小菌乳酸菌飲品外,同時推出的新品還有鮮小菌家族壓片糖果以及鮮小菌家族粉劑(固體飲料)。
海底撈一直被稱為餐飲行業“極致服務”的代名詞,占領消費者心智。2018年上半年整體翻臺率為4.9次/天,同一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6.4%。9月11日,海底撈宣布其股份將于9月12日起在香港公開發售,并計劃于9月26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食品板查閱海底撈招股說明書獲知,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73.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4%。
多年來,海底撈深度布局火鍋產業鏈,基于自有供應鏈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拉升盈利空間。目前海底撈旗下控股子公司涵蓋底料生產、食材加工等多個領域。
目前,通過進一步豐富服務內容與O2O模式,海底撈不斷拓展收入來源,除了乳酸菌飲料,早前海底撈還推出了自有品牌啤酒。
03 火鍋經濟正當道,飲料企業紛紛示好
以海底撈為代表的火鍋產業規模日益擴大,因此火鍋產業鏈衍生出了火鍋餐飲業、火鍋調味料、火鍋料制品等較為傳統的行業,亦孕育了方便火鍋等新興行業。搭乘火鍋業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飲料產品也不斷建立起火鍋消費場景,搶占餐飲渠道市場份額。
不僅是火鍋大佬海底撈,飲料企業早就瞄準了這個“聚寶盆”。憑借“怕上火”的產品訴求,涼茶已經成為深耕火鍋業態的成熟品類,加多寶、王老吉一直致力于與火鍋展開異業合作,占據火鍋渠道飲料產品銷售的較大市場份額。此次,海底撈結合火鍋消費場景推出乳酸菌飲料主打“解辣”,避開了與涼茶品類的正面競爭。
此外,康師傅等飲料大佬也瞄準火鍋經濟,建立火鍋消費場景,如康師傅圍繞“當紅火鍋魂”開展了一系列整合營銷活動,通過飲料+美食CP的打造,進一步開拓餐飲渠道。農夫山泉也通過打造火鍋鍋底用水來拓展消費場景,通過內容營銷以獲取流量。
民以食為天,打造“火鍋伴飲”,海底撈占據了先機。
來源:食品板(ID:tyjspb)
作者:馬小麗
提示:
*本文經食品板(ID:tyjspb)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絡出處。原文標題:獨家爆料 | 海底撈推自有品牌乳酸菌飲料新品,瞄準六千億火鍋市場!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海底撈“抖音吃法”:爆紅背后的法門
海底撈危機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