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虧損2年的餐廳1個月扭虧為盈,靠的是養貓?

    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

    1626 期

    吸貓現象“病毒式“傳播創造了巨大流量,催生貓次元經濟,這是一個以貓咪內容為核心的消費型經濟,許多人正在積極的探索商業化道路。


    ◎ 餐飲老板內參 孟小倩 發自北京

    近日,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一篇關于《中國貓次元經濟現象研究》的文章在愛貓人群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有一組數據讓人不由驚嘆。

    騰訊研究院粗略估算,截止至2018年初,我國吸貓人群規模接近5000萬,消費者規模接近 3000萬。問卷調查顯示,吸貓用戶的消費者轉化率為65%。

    另外據統計局數據顯示,貓咪的線下消費規模約為500億元,呈增長趨勢。

    餐飲界的大牌星巴克早早嗅出商機,在今年2月初開出了“寵物友好社區店”,特設寵物休息區、寵物專屬飲品,甚至開辦“爪爪星萌友”聚會,牢牢抓住了愛寵物的客群。

    可以說,作為餐飲老板,如果你輕視了貓咪經濟的商機,也就相當于忽略了5000萬消費群體的“死穴”。因為你真的很難想象,這群消費者遇到了貓咪是何等的瘋狂。

    如同騰訊研究院所描述,吸貓現象“病毒式“傳播創造了巨大流量,催生貓次元經濟,這是一個以貓咪內容為核心的消費型經濟。許多人正在積極的探索商業化道路,未來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難發現,與今年以來頗受熱議和關注的佛系青年、空巢青年一樣,吸貓人群的不斷壯大,帶來的對營銷和市場的想象空間絕對不容小覷。

    1

    貓經濟可能比你想象中要更火

    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一般都是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單身并且獨居。“空巢青年”的稱號因此而得名。而這些特征,與《中國寵物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8746萬只,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還將增加40%。這意味著,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養貓狗,剩下可能都在“云養貓”。

    如果說孤獨是一種心病,那貓就是一味絕佳的心藥。

    微博上的#貓#話題,已經有2.3萬個帖子,閱讀量過10億;在大眾點評上以貓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僅北京地區就出現2226個結果,其中不乏各類貓咪主題餐廳、貓屋咖啡等特色餐飲店。

    以網紅樓樓為例,一只被表情包廣泛傳播的貓咪,擁有60多萬的微博粉絲,樓樓去世的時候引發多名媒體大V發文悼念,話題閱讀數3千多萬,就連餐飲老板內參記者的辦公室都能聽到同事的哀嚎,時至今日,還有粉絲每天打卡悼念……

    似乎一旦跟貓沾上關系,話題熱度就會很高。空巢青年之間常常流傳:“別看這個人表面光鮮,其實背地里一只貓都沒有!”、“你看這人年紀輕輕,卻已經貓狗雙全走向人生巔峰。”

    這些話題雖是笑談,卻證明了貓咪對于青年人群社交的助益。另一方面,對于疲于應對人際關系的空巢青年來說,與貓相處比與人相處輕松地多。

    2

    貓遇上餐廳,招財不是夢

    在兩三年前還是新鮮事物的貓主題咖啡館,如今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達到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二線城市的貓咖啡館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競爭者進入。

    – ? –

    虧損2年的咖啡館,僅用1個月扭虧

    如何把95%的空巢青年引進店?貓是個不錯的“招財童子”。

    2018年初,85后的絹慈接手了一家北京南鑼鼓巷附近的咖啡館。咖啡館的前老板苦心經營了2年,雖然積累有一些忠實老客,但是處于持續虧損。老顧客都不希望這個咖啡館倒閉,但是在兒子出國念書的檔口,前老板最終還是轉出了咖啡館,全家移民。

    為了拯救持續虧損2年的咖啡館,對貓情有獨鐘的絹慈接手之后,首先將店名改為“喵客·cafe”,并到動物救助站領養了5只活潑可愛的貓咪,養在店里。

    在軟裝還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絹慈就在門口簡單寫了四個大字:二樓有貓。

    沒想到這一張紙片,就引來了大批顧客,很多年輕人看到,沖進來就問:“老板!貓呢?”

    大部分新客都是被貓吸引進來,一進門就直奔二樓而去,甚至“他們都不在意消費了什么,只想跟貓咪玩一會。”

    絹慈挑選的都是比較粘人的貓,一只萌物在你面前搔首弄姿,一般人很難抵抗,“跟貓玩出感情了,下次就還會來。”

    一只叫“木木”的貓咪在撒嬌

    2月份開業以來,不喜歡貓的客人也有,但絹慈只遇到過一個,老客基本上未流失,而且又招來了許多新客。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家換了幾個掌門人的店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 ? –

    一旦進店,處處隱藏著消費商機

    沒有什么比貓更擅長留住顧客。對于愛貓人士來說,“吸貓”成癮,無法拒絕有關貓的一切,如果貓能說話,肉墊所指之處,一定有人爭著付錢。

    事實上,貓即使不會說話,也能引導消費。

    在南鑼鼓巷的“貓小院”可以看到,50多只貓咪分散在5層樓上,肆無忌憚地在客人用餐的桌子上、旁邊的沙發上,甚至腿上玩耍,十分“社會”。落座的客人大部分已經“淪陷”,難以拒絕地為眼前撒嬌的萌寵奉上貓罐頭和小魚干,隨后則是狂拍不止,甚至哪里沒有貓咪,服務員就會拎過去幾只,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追求翻臺率,想盡辦法加快顧客進店離店的速度,是快餐廳的特點。而一旦沾上了貓,就和休閑分不開,休閑餐廳則主張“留住顧客,才能讓他消費更多”。

    “貓小院”結合了貓咪和餐飲,開發了不少貓咪的周邊產品,即使一個最普通的面包,上面也有兩只貓耳朵,掏光顧客兜里的錢,才是把貓請來的真諦。

    3

    與生俱來的爭議:衛生道德何處安放?

    當然,并非每個餐廳都能應付得來這些“招財”的貓。貓咖自誕生以來,就有著原生的天花板。

    首先,貓咪的衛生問題是餐廳面臨的第一大關。

    空氣中飄著的貓毛,以及地上的糞便都是對客人餐品的威脅,貓咪誤食人的餐品也會影響健康。

    在貓咖發展比較成熟的日本,貓咖對來店的顧客有著嚴格的須知規定,通常需要洗手、換鞋之后才能進入,并禁止客人自帶食物喂貓,有的甚至要求感冒的客人不得入店消費。

    鄭州國貿店的“醉·貓咖啡館”為了避免衛生問題,將制作餐品的空間與貓咪活動區間絕對隔離,因為對飲食安全難以把控,店主小姜就堅持只賣飲品。甚至明文禁止12歲以下兒童進入,禁止強行抱貓,禁止大聲吵鬧驚擾貓咪……

    小姜認為,“貓咖是開給真正喜歡貓的人,他們都會理解。”

    然而,爭議不僅僅是這些……

    反方

    有些愛貓人士反對將貓咪商業化,認為餐廳強迫貓咪“接客”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我們不想看到餐廳開了貓咪接客,關了之后就把貓扔了的現象。”愛貓人士小范說。

    一經營著寵物店且任當地寵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認為,中國寵物經濟并不樂觀:

    “大部分中國人對貓的印象是邪惡,對狗的印象是愚蠢,都是用狗來罵人。自古中國人的寵物經濟就很小眾,對動物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家禽家畜上,而不是親人朋友的感覺。要真正教育好這個市場,至少還需要50年。

    正方

    絹慈則認為,挑選的貓咪性格本身就比較粘人,不存在強迫貓咪的問題,“有一個程序員的貓天生就愛和人一起玩,但是他沒時間陪,就送來這里養。”

    深圳的貓咖店主Bobby對這個行業抱有樂觀態度:“所有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出現問題,就代表著又到了新的階段。”

    由于是新鮮事物,監管部門并不能做出約束。隨著進入者越來越多,業態要求越來越高,不能很好處理衛生和道德問題的經營者,最終也會被市場所淘汰。

    5千萬吸貓人群對貓咪的空前熱情,究竟能否打破貓咪經濟的瓶頸,對于這個話題,你怎么看?

    ·end·

    輪值主編|李晶 視覺|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海底撈“抖音吃法”|菜單設計|答案茶為啥火

    “餐飲老板”李嘉誠|孤獨經濟|餐飲業女掌柜

    前員工戰略|職業經理人“死法”|喜茶啟示錄

    服務區餐飲|招聘海報|顧客回復評論總攻略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18842356756|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67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30日 23:40
    下一篇 2018年3月31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