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2369期
餐飲老板內參 崇膳| 文
絕味鼓勵低價搶店
去年總店數已逾萬家
5月13日,絕味食品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會。
公司董事長戴文軍表示:疫情期間,鹵味食品賽道的區域性中小品牌、小作坊、夫妻店受消費疲軟、資金鏈斷裂等不利影響,行業加速出清,這就給了絕味食品這類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加速門店擴張、以低成本“跑馬圈地”的新機遇。
對于受疫情影響、已經十分困難的中小品牌鹵味食品和夫妻店來說,這句話意味著——絕味要趁疫情低價“搶店”。
其實,絕味的擴張從來沒有停止過。據絕味年報透露,絕味在2019年新開店1039家,總店數達到了10954家。
和一些餐飲品牌靠新開門店、用規模化來提升收入的方法不一樣,絕味的單個門店收入也呈上升態勢。絕味年報顯示,其店均收入相較去年也提升了7個百分點至47.21萬元。
內參君走訪了一些絕味門店,店員表示,在疫情期間,絕味開店時間較早,受疫情影響不是很大,部分店已經恢復正常。在五一期間,有的門店生意提高了兩三成。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擴張成為絕味順理成章的選擇。
戴文軍表示,2020年一季度,絕味在不斷鞏固城市市場的同時,“通過加大補貼,鼓勵經銷商逆勢開店,以低價搶占新空出的核心地段商鋪,獲取優勢區位資源,加快開拓弱勢市場和空白市場,為公司實現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鹵味市場蛋糕誘人
巨頭紛紛瘋狂擴張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鹵制品行業市場零售規模達1100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到2020年,中國鹵制品零售額將達到1235億元。
2019年,另一鹵味巨頭煌上煌也在瘋狂擴張門店,新開門店1092家,比絕味還要多出53家。但煌上煌的門店總數還是落后于絕味,截至2019年底僅有3706家。
也就是說,絕味與煌上煌2019年均實現了營收與凈利的“雙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鹵制品具有即食性、高頻次等特點,消費者對便利性的訴求甚至要超過品牌忠誠度,因此門店越多、收入越高。
所以,不僅絕味要趁疫情低價搶占中小品牌和夫妻店的門店,煌上煌等其他巨頭也不會坐視。
長城證券研報提到,疫情期間,區域性中小品牌易受消費疲軟、資金鏈斷裂等影響,將加速退出行業。目前休閑鹵制品Top5(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等)的市占率僅在20%,隨著疫情期間行業洗牌,頭部企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中小品牌悶頭發展
不建議跟風搶店
目前,在中國鹵味食品餐飲賽道中,除了巨頭以外,也涌現了不少新興品牌。
新興鹵味熟食品牌中,相對比較知名有廖記棒棒雞、紫燕百味雞、唐小鹵、久久丫、鹵三國、降龍爪爪、達達鴨等。
夫妻店遭受重創
也不是沒有生存空間
鹵味小作坊和夫妻店,不僅在疫情中受到重創,還要面對巨頭的虎視眈眈,其生存情況如何呢?
內參君走訪了北京通州北苑附近居民區超市內的一家鹵味店,這里販賣各種鹵鴨脖、雞翅,也賣一些豬耳朵、涼菜等。老板說他在此開店已經三年,今年因為疫情,直到四月份才恢復營業。“如今生意不如去年,僅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他坦言,疫情的確重創了他這樣的小店。去年平均每天除掉房租、成本,利潤能有三四百元,如今才一百多元,甚至有幾天不到一百元。
老板分析原因,一來是來京打工的外地人比去年少了,目標顧客群減少;二來疫情讓很多顧客有了顧慮,不愿意消費街面上的熟食鹵味了。
至于絕味等巨頭帶來的壓力,他目前還沒有感覺到,因為他所在的區域并沒有絕味等連鎖門店。“我們家的鹵味食品價格更低,在長期經營中也培養了一批忠實的顧客。”但是,如果絕味等將門店開到他的店附近,他會感覺更大壓力,甚至可能退出這片市場。
另一家鹵味小店的老板認為,鹵味制品店小、規模小,可以靈活經營,即使巨頭來勢兇猛,他也可以迅速改變菜品,達到錯峰競爭的目的。
巨頭線下“搶店”
也怕線上包抄
絕味、煌上煌等巨頭,雖然線下擴張很快,依然有軟肋和隱憂。
這種隱憂主要來自于線上,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也在發力鹵味零食。
三只松鼠2015年開始涉足肉食品類,數據顯示,2019年,其肉食鹵味營收超12億元,占比公司總營收超12%,僅次于堅果和烘焙,同比增速4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