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三大核心:0感染、全員銷售保證復工、控制現金流
喜家德全國580家門店,門店復工了70%。首選營業收入高的、員工到崗率高的門店,先把員工的工作安排上,積極開展外賣、團購團餐。
沒開這些門店,是因為現在開了還不如不開。比如靠近居民區的社區店,現在家庭用餐還是更愿意在家吃飯。這些門店不開業只用解決房租問題,開業之后水電雜費各方面支出更高、損失更多,所以這些門店暫時沒有開。
現在復工復崗不能著急,越急越亂,現在走不穩不只是踩坑、虧損,還會活不下去。
從第一家門店恢復營業,我們就確定了復工三大核心:0感染,全員銷售、保證復工,控制現金流。
第一是安全,餐飲門店的安全放心,對內、對外都是很大的責任,這個肯定是第一位的,食材、人員、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都必須做好。
全員銷售,拉動復工。全公司所有人參與銷售,包括我,我也出去賣了一萬多份餃子,給朋友企業定的團餐。員工通過自己的朋友圈、個人圈子做銷售。全員銷售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創造更多復工需求、讓更多員工恢復上崗。
現金流,這一塊就不用多說了,這段時間大家都親身感受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
外賣是現階段重點,但不考慮增加產品品類
餐飲消費恢復的階段,外賣很重要,現在大家也都在做外賣。像我們全員銷售這部分,也主要是外賣,銷售更多水餃、就有更多復工需求,拉動更多員工、門店復工復崗。
經過這段時間的恢復,現在復工門店的銷售平均恢復到了50%至60%。主要還是靠剛需,上班族的個人用餐、團餐部分。
目前銷售的外賣和堂食占比是四六。喜家德的外賣起步比較晚,現階段也主動做了套餐。
餃子+配菜,在單份餃子或套餐里送配菜。配菜圍繞蛋白類產品,盡量贈送肉類、蛋白類食品,幫顧客提高免疫力。喜家德的“放心美味”,放心不只是食品安全、用餐安全,對健康有益也是“放心”的一種體現。
現在有人認為,外賣到了全行業發力的階段,大有可為。也有人覺得,外賣只是短期機會。
喜家德是非常典型的看長期利益,我們做的餃子產品,外賣也是以自己專注的、擅長的餃子為中心,外賣的整體戰略不變。暫時沒有考慮為外賣做新產品,現階段貿然增加外賣新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反而會分散精力、增加負擔。
喜家德憑借獨家的358合伙人機制,培養員工、組建團隊、打造核心競爭力。長久堅持做出的組織力建設,在平時發揮激勵員工、團結隊伍的作用,到了行業、企業的難關,就是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
1月份全國餐飲暫停營業的當天,我們就通知所有員工:疫情期間不欠薪、不裁員。喜家德的內部競爭機制里有“末位淘汰”,在疫情期間暫停實施,保障所有員工的生活和收入。到目前為止,員工薪資一分不欠,每月15號準時開工資。疫情過后,做得不好的,該淘汰繼續淘汰,但疫情期不裁員。
2月初喜家德對外發布的疫情應對方法中,有一個我們的承諾書,現在被很多家借用。當時就寫明了:只要大家認可企業,不離開企業,我最后就是賣房賣車,我也把各位的生活問題解決了。我不能讓你不干活多得錢,但是我絕對能解決你不干活、可以在這里吃上飯的問題。
全國餐飲復工這一個多月,門店銷售在逐漸穩步回升,員工也陸續復崗。
現在喜家德有80%員工已經恢復工作。但不是恢復到原有工資,現在門店整體收入沒恢復,員工收入也不可能完全恢復。但我們保證員工有飯吃、有生活保障。
我們員工復崗有三個步驟:第一是優秀員工首先復工,最快、最好地恢復工作、門店運營。第二是家里困難的員工必須復工,讓這部分員工保障收入、維持家里的生活開支。第三是待崗員工,保證最低生活標準。
在崗員工,正常上班是拿工資+各種績效提成,一分不少,每月按時發放。待崗員工,按最低工資+提成發放。我們正在做的“全員銷售”,待崗員工也在做,每份訂單的10%提成給員工,增加個人收入。
現階段都別想著多賺錢,保現金流、練內功、活下來
現在這個階段,不管企業還是員工,還是先別考慮如何賺錢,而是考慮多創造崗位工作、讓員工盡量恢復工作。
我們做全員銷售,不是為利潤,而是為銷售,多銷售才有更多員工的復崗條件。喜家德的企業文化在內部叫“責任文化”,不只是企業單方面對員工,員工對企業也同樣要負責任。企業和員工的收入都降了,大家共度難關,才有以后。
企業現在要做的就是:保現金流、練好內功,爭取多活下來,活下來之后就都有希望。
這段時間行業內會出現一些變化,會有人才和鋪位的變動。我們4月份的兩個核心任務就是找鋪、找人。喜家德今年的擴張計劃還是“百家店”,不會因為疫情影響打亂節奏。
復工兩個月,經營恢復情況較差的門店,企業可能在這個節點上會作出決定。空鋪和人才會在市場上出現,我們會從4月份恢復正常的擴張節奏。
還在疫情影響期,別慌別亂,按企業文化做事
從疫情剛出、全國閉店,到現在復工復崗、恢復階段,大家很容易慌亂。疫情出現得突然,門店、員工、現金流一亂,同行們都慌了。我們在2003年非典疫情時吃了虧、有了經驗,這次疫情出現才能早一點穩住、自己定下心。
我們一直非常簡單,就是按照企業文化做事,這個企業文化是最初就想好的,我們內部叫“責任文化”。
對外責任文化是提供“放心美味”,最初我們就是要做讓顧客放心吃的餃子,放心是首先要做的。食材便宜一點、質量差一點,我們就不用。用好的食材做放心,然后做明檔,把做的過程清清楚楚展示出來,顧客看到更放心。我再爭取做到最好吃,口味、當初不做外賣,都是為了讓顧客吃到餃子時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吃的狀態。
現階段我們做的所有事也是責任,對內對外都是“責任”出發。“0感染、全員銷售保證復工、控制現金流”,“暫停末位淘汰,不欠薪、不裁員”都是基于責任。
1月初全國餐飲歇業,關了門、減少傳播,是當時最好的做法,也是對社會、對員工、對顧客的責任。那就關門,我們的企業文化也要我們承擔起這樣的責任。現在復工復崗,要滿足餐飲剛需、拉動市場恢復,就規劃好門店和員工復工。市場恢復階段,讓員工盡可能多收入、保障生活,讓門店盡可能增收、加快員工全面復崗,這也同樣是承擔責任。
這次疫情讓所有企業做了一次自檢,有些團隊更團結一致,有些團隊暴露出了問題。疫情后“剩者為王”,我們經歷過這次疫情,確確實實應該思考——每個公司的文化對企業活得久有什么幫助。現在很多非常優秀的公司,文化建設在品牌、盈利上,也確實做得很厲害。我們在這些方面不是強項,只是在活得久上更下功夫。這次疫情期間,整個行業有不同的思考。我們現在依然堅信,活得久才有更多機會,還是堅信“責任文化”是最長久的。
4月27日至29日,餐飲老板內參和喜家德聯手推出獨家深度線上課程:“企業文化與組織力打造實戰營”,將詳細講解喜家德的員工激勵、合伙人機制和企業文化組織力打造之路。讓每一個員工主動自發地為企業發展出力,全員一心推動企業生存、壯大。
統籌|周漁 視覺|張勁影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