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 2 月:從 1 月 23 日武漢封城算起,35 天,每一天都是“生死劫”。
對于“拼效率”的小吃快餐來說,日子尤為難過:客單低、流量依賴大、員工易流失……而且,還得背負著房租、人工、原料成本這三座大山。
怎么辦?犟骨頭決定“抱團談免租”:2 月 3 日~2 月26 日,達成的免租金額達 76.5 萬,惠及 40 家門店,并還在增長。創始人王藝偉也向我們講述了疫情以來,他們所面臨的困局,以及為打破它而做出的種種努力。相比從“非典時期”挺過來的品牌,犟骨頭還很年輕。2015 年創辦,到現在 400 多家門店,主要在天津、北京為核心的北方城市。我們跟許多同行一樣,一開始沒把這次疫情當“非典”看待。1 月 20 日是個轉折點,鐘南山院士說出“人傳人”,多省開啟一級響應,中央也做出了統一部署。事態發展很快,1 月 22 日,武漢傳出了封城的傳聞,第二天,武漢封城。事情嚴重了,而且餐飲業一定首當其沖。最難熬的是直營品牌,過重的現金流壓力讓西貝都喘不過氣。像我們這樣的加盟品牌,好歹可以與加盟商共同承擔損失和風險,這是好處。也有壞處。相對于直營品牌,加盟品牌總部對加盟門店控制力弱,措施執行緩慢,落地效果難以檢查,在緊急事件之下,團結協作更是困難。同時,這也是不得不去克服的困難。加盟品牌的盈利,無非加盟費、管理費、供應鏈,不管哪一種都需要門店活得好。1 月 24 日,我們成立了疫情小組,確定了“齊心協力保門店”的核心方針——一切以門店為主,想加盟商所想,為門店辦實事。第一步是調查,了解加盟商的現狀:大家心態如何,目前的費用、成本支出情況以及目前最要緊的需求是什么。根據調查回來的情況,我們制定了緊急的行動方案,核心思路是:保安全、建信心、降成本、提業績。門店是否能營業,跟當地政策關系很大,各地政策差異又很大。我們開始緊急聯系每家門店,運營部一對一的溝通,確認各地區門店的實際運營狀況。要抓的是安全工作的落實,包括食材安全、門店消殺、無接觸配送等等多個環節。隨后,我們稽核部也調整了稽核內容,把安全工作的落實加入考核。武漢封城后,防疫用品開始緊俏,價格猛漲,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從0.5元瞬間上漲到3.5/個,許多門店面臨物資不夠的情況。我們組建了采購小組,以“為門店托底”為核心目的,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采購物資:酒精、84消毒液、護目鏡、溫槍,累計溝通了上百個渠道及資源。加盟品牌的客戶其實有兩個,一個是加盟店,一個是消費者。針對消費者的疫情期推廣,我們的基礎邏輯是:首先,我們要做到安全;其次,我們要通過朋友圈、公眾號、抖音等等,讓顧客知道我們做了什么;最后,要讓顧客感受到是關鍵。如果說了很多,顧客收到的產品連個外賣安心卡都沒有,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加盟商這邊,除了要求他們做好每一單的安全管控之外,我們得教他們自救:如何在這段時間搭建私域流量,塑造門店口碑,減小門店的實際損失。物料上,總部也準備了一系列宣傳的內容,囊括線上、線下,涉及消殺、安全、無接觸等關鍵點。遇到疫情,加盟商其實比我們更慌,我們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還要給他們武器——這些都是通過培訓完成的。先是拉了培訓項目小組,趕制培訓課程,然后組織線上培訓,涉及應對疫情的戰略和理念、外賣提升方法論、如何管理員工心態和薪資等多個層面的內容。總部也發動全員,從創始人到各部門負責人,都要參與做好主講人。培訓之后,積極的加盟商會反饋問題,我們得快速、有效的組織解答;不夠積極的加盟商要督促他們完成作業,要求他們看清楚當下的狀況,想清楚到底怎么做。很多商業地產都站出來減了房租,這是好事,但范圍還是有限——我們還有很多門店是社區店,房東也是小房東、個人房東,房租的減免需要門店主動去找他們進行協商、談判。我們梳理了相關的課程,包括怎么去談,法律上有什么依據等等。一部分犟骨頭的伙伴也親自上陣,代替加盟商去跟房東談判,幾乎每個門店的談判都很難,聯系不上房東、談了很長時間也沒有結果等等情況都會出現。在大家的努力下,2 月 3 日~2月 26 日間,我們還是總共獲得了共 76.5 萬的租金減免,激勵我們把這個部分的工作持續做下去,實打實替門店降低成本。也要感謝這些好房東對我們的支持。當然,我們作為總部也要有表率作用。針對加盟商,我們免除了大部分門店 2、3 月的管理費,金額總計 160 萬左右。之后也會根據復工的情況,再看是否延長減免。
門店進貨這塊,我們也制定了階段性的方案,對門店進行降價補貼,讓利將近百萬。通過與供應商的談判,目前累計已有二十家供應商承諾參與讓利,17 個 SKU 的降價談判與準備已經完成,三個主要流量商品已經降價。這個業績提升小組由品牌、外賣、供應鏈、運營幾個部門抽調組成,目的就是提高門店的銷售額。指導范疇包括外賣該怎么做,團餐通過哪些渠道可以觸達,以及新品預包裝產品、零售產品的上線。總的來說,我們保門店基本邏輯還是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降本增效”,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當然,不管總部提出什么樣的號召,最終需要依賴的,仍然是每一位加盟商的努力打拼——只有努力換來的現金流,才是門店自救的解藥。從 1 月 22 日到現在,回顧這 35 天,每一天都像在打仗,對方火力猛烈,且變化迅速,需要我們付出極限的努力才能應對。現在,各地區政策開始解禁,隨著消費者回到工作崗位,餐飲需求出現,我們也會逐步開始復工。目前我們配合各地政策,老店暫停堂食,主做無接觸配送外賣,至于一批剛落地的新店,我們不鼓勵開業,希望能再觀察一段時間。最初,行業在盼望“拐點”,疫情好轉,恐慌消失,超量反彈。事實是,可能沒有“拐點”,做好能做的每一件事,咬牙堅持活下去,才能見到春天。“齊心協力保門店”,不是一句空話。我們一直相信,面對疫情,與其灰心喪氣,坐以待斃,不如抓住時間窗口,積極備戰。老板本來就是“野生”的,苦難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