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角樓餐廳和故宮沒有啥實質關聯,并不屬于故宮的資產,顧客花的錢,也不會為故宮貢獻收益。
但,“我在宮里過大年”仿佛成了一個值得期待的團年潮流。
烏龍的是,這兩日又有媒體報道,角樓餐廳的年夜飯取消,已陸續給預定的顧客返還訂金。
無論是引發熱議還是取消,不可否認的是,“故宮年夜飯”確實受到了極大的追捧,反饋出“年夜飯剛需”市場下,顧客的新追求,也體現了年夜飯市場的新營銷變化。
沒有“天子”加持,社會餐廳應該如何開拓年夜飯營銷?
餐飲老板內參 王月半 /文
說到底,故宮的年夜飯之所以產生了強烈的話題感,并不在于多貴,而在于傍上了大IP——故宮。
6688元的價格當然不算低,但有人專門對比了北京其它中高檔酒樓的年夜飯菜單,發現人均600多元的價格很多見,比這個貴的也大有人在。
不同的是,角樓餐廳離“天子”如此近,這就賦予年夜飯別樣的意義。
盡管有人說,故宮的年夜飯存在過度商業化的炒作,但也有網友評價:相比那些又貴又拘束的西餐廳,我寧愿把錢花給故宮餐廳。
這說明啥?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很多顧客愿意為儀式感買單。
尤其是踩在點上的儀式感。
菜品還沒公布,席位已經搶光,這可能就是儀式感變現的直接體現。
◎ 要是當天再下點雪,是不是更完美了?
根據《杭州日報》報道,杭州多家景區餐廳年夜飯預定火爆,且古色古香、具有歷史感的布局成為潮流元素。
這些,都體現出國人多年夜飯“儀式感”的期待。
所以別光顧著羨慕宮里的年夜飯有多暢銷,多想想自己家的餐廳,如何增加年味兒,增加儀式感吧。
比如策劃一些年夜飯的小互動,讓財神爺發發紅包;比如提前布置一些紅色氛圍,讓預定的人可以立馬簽單;再比如,有點歷史的酒樓可以增加文化厚重感,把“在此過年”和“開年大吉”做個巧妙結合,讓顧客吃個好彩頭。
在寫這篇稿件前,我們采訪了幾個“習慣于在外吃年夜飯的家庭”,普遍反饋是:年夜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由于餐廳人手不夠、預定太滿,導致服務和菜品都勉勉強強,能夠中規中矩就不錯了,哪里還能期待驚喜呢?
這也反饋出老板的苦衷:年底都是用人荒。
然而,即便現實不易,我們還是想提個醒,年夜飯,是一年初始的象征,是一年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聚餐,也是口碑傳播的最佳機會。
試想,一桌老少齊聚,席間除了聊家常,再有就是聊餐廳。搞定這一桌人,接下來的元宵、端午、中秋、國慶,還有生日、紀念日、喜宴等等……會裂變出更多后續往來。
長遠的口碑,比一時的火爆簽單更重要。想清楚這個道理,老板不會那么辛苦,而年夜飯所承載的“開年大吉”才會真正成立。
受訪者悅悅告訴我們:家里懶得做,外面不好吃。這就是大多數家庭年夜飯的現狀。
另一位老板則說,受到消費升級的影響,年夜飯已經成為剛需市場,這讓很多老板不肯放棄年夜飯經營,并愿意花更高的費用挽留員工。
說起在外吃年夜飯,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貴。
千篇一律的菜單,每年都在兜售著老套的菜品。而這種做法讓很多顧客感覺“交了智商稅”。
比如套餐永遠是XX88結尾,總有那么幾道菜,用的是廉價的食材,卻因為取了個好名字而身價倍增,上菜以后顧客大呼“上當”。
對此,很多媒體還專門推出“反套路”攻略,提醒顧客擦亮眼睛。
一個年夜飯而已,為什么像鴻門宴?
其實年夜飯比平日貴些,顧客并不是不能理解,但餐廳的發力點和顧客的需求點脫節了,這才是導致“鴻門宴“的真正原因。
“相比花88元買個吉利的菜名,你不如告訴我,餐廳可以提供更好的環境,不急躁的服務,設置一點互動小驚喜……這些溢價讓我覺得更值得。“小韓告訴嚴選君。
用菜名提高附加值,這種方法有點像一錘子買賣,既不討巧,也沒有持續的傳播力。雖然消費在升級,但客戶也不愿意白白交了智商稅。
所以,除了浮夸的菜名,想想客戶真正的需求吧。吃啥,也許不是頭號考慮因素,但是,在什么氛圍下吃,和誰一起吃,是否吃得舒心,才是年夜飯新消費升級下的剛需核心。
·end·
輪值主編|上尉 編輯|何小慧 視覺|王月半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更多品牌案例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