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3》暖心回歸,多少餐飲人會選擇站在風口上?

    導語

    時隔四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終于將在春節期間暖心回歸!

    短短一分鐘的先導片

    小編邊看邊流口水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美食所帶來的極致“誘惑”

    從初一至初八每天一集,邊看紀錄片邊流口水的日子又回來了。大家都知道第一季引發美食狂潮,第二季播出后,各地網友為推崇本地美食,彼此開撕,導演左右為難,一生氣撂挑子不干了。

    《舌尖3》的制作班底不得不大換血,換成一位女導演帶領的全新團隊!新團隊能否再現榮光?

    《舌尖》發掘那些藏在珍饈美味里的儀式、倫理等風俗人情,用一個個暖心故事勾起了所有人的味蕾與回憶,憑借超高的人氣,成為紀錄片中的“偶像劇”。引得無數饕客去鏡頭里的餐廳拔草,同時還帶旺了一大批籍籍無名的大眾餐飲品類,這也是該節目更值得餐飲人關注的原因。

    一、《舌尖》給餐飲業帶來的影響

    有太多傳統美食在舌尖上出現過,比如腌篤鮮、松茸、醉蝦、紅燒獅子頭、剁椒魚頭、白切雞、文思豆腐、煎餅卷大蔥等等,而鏡頭中出現的餐館,也因此走紅。有些餐廳能夠機會,乘勢而上;而有的卻在紅極一時后又歸于沉寂。

    1

    因《舌尖》而爆紅的品牌

    能夠在這樣一檔國民現象級的節目中出鏡,相比其他餐飲,自然躍上了一個潛力無限的風口。當別人還在請人花錢做營銷時,有的餐廳僅靠《舌尖》幾秒的鏡頭就已名揚天下。

    ◎ 狂開連鎖——曉宇火鍋

    在成都一帶小有名氣的曉宇火鍋被《舌尖2》導演看中,并有近2分鐘時長的鏡頭,雖然沒有門頭、或者品牌露出,仍很快就被人扒了出來。從此食客、加盟商們紛至沓來。

    雖說后來因加盟店過多,品牌被搶注、供應鏈脫節、管理不力等因素遇到種種困難,但經過休養生息,現在以每年40家的速度開店,不僅提升了開店存活率,還成功挺進火鍋品牌的前茅。

    管理是品牌發展壯大的根基

    ◎ 本幫菜熱賣——德興館

    歷史綿長久遠的的德興館,在《舌尖》播出之后,招牌菜德興燜肉燜蹄面成為食客們趨之若鶩的經典美食。

    掌門人出身廚師世家,不惜擲重金在電視、新媒體等渠道上做廣告,節目播出后,餐館更是常常爆滿,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

    借勢《舌尖》高調營銷

    被《舌尖》帶火的遠不只這兩家,甚至一個品類都火了起來,比如陜西禮泉鍋盔、杭州西湖醋魚等,上過節目就成了營銷的噱頭,為當地所津津樂道。

    2

    未能長久火下去的品牌

    ◎ 死于缺乏規范性——王老漢臭豆腐

    并不見得上了節目就一定會成功,經歷大起又大落的餐飲人也不乏其人。能上節目固然是對以往努力的肯定,起到的是一種助推催化的作用,后續結果如何還要靠餐飲人自己。

    曾因上過《舌尖》而名聲大噪的越香王老漢臭豆腐不僅成了紹興美食之一,還成了游客必去的景點。

    然而,誰都未曾想到的是,供給門店的臭豆腐加工點卻因無照無證經營被相關部門查處。不僅要沒收8.7萬元“違法所得”,還“擬罰款43萬元”。

    ◎ 死于正常的街邊店——均安蒸豬

    被《舌尖》帶火的品類

    均安蒸豬在《舌尖》亮相長達9分鐘,搖身一變成為餐桌上的知名美食,廚師也因此一躍成名開了一家火到爆的餐廳。但僅經營了4年就因門口修高架、交通不便生意下跌而閉店。

    街邊餐飲遭遇錐心之痛,或許并不是自己經營的原因。因此餐飲人在選址時要綜合考量,盡量規避客觀因素。

    能被《舌尖》選中并成功上鏡,這是餐飲人的機遇,是死是活還得靠自己后續的經營。只要是好品牌、好產品就不會被埋沒。

    在《舌尖》鏡頭上出現的美食數不勝數,節目效力就在那里。成也好、敗也罷,說到底,都是餐飲人自己的事。

    二、《舌尖》給餐飲人的啟示

    1

    懂得借勢

    西貝善于把握熱點抓住機遇,同行驚嘆,掌門人對此不置可否。不管是簽約《舌尖1》的黃大爺,還是《舌尖2》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面,都把自己的品牌與《舌尖》緊密連接,甚至比直接在節目中的鏡頭露出效果更好。

    西貝的兩次簽約,不僅使品牌與《舌尖》掛鉤,還成功挖掘了黃老漢和張爺爺自身的故事,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2

    餐飲依然要立足于產品

    節目組負責人曾表示,他們挑選餐館的原則是美食,那么美味自然排第一位,包括能不能透過美食折射出地域人群的稟性。首先是挑選美食的品類,其次才是挑選能代表該美食的餐廳。

    產品首先要做好,還得形成地方特色,才有可能成為代表餐廳被選中。吃講究的不僅僅是口腹之欲,更多的是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歸屬感。

    好產品不分品類大小。只有產品好吃才能帶來豐富的舌尖體驗,得到食客青睞。畢竟節目組也是靠舌尖體驗來評判的,而不僅僅是一時的噱頭。

    3

    加強餐飲經營的規范性

    不管有沒有上節目,餐飲都需要注重自身的經營管理,否則一旦名氣上升,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其實,有沒有上《舌尖》自己事先肯定知道,取景拍攝等都是在店內。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健康證、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工商證)、稅務登記證(稅務證)等等系列必備證件都應提前辦齊。

    證件不全,得不償失。畢竟樹大招風,挑錯的未必是消費者,還有同行的競爭對手。再說保障食品安全是餐飲人的基本責任。

    發現問題,自己就地解決,應該是每個餐飲人的自省自覺,這樣的發展之路,前途一定廣闊光明。

    4

    品牌要學會講故事

    觀眾們之所以喜歡看《舌尖》,不僅僅是鏡頭下的美食帶給人的食欲,更因細微之處的生活小故事帶給人們的共鳴。通過故事的講述,賦予美食以靈魂,更能吸引人。

    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故事,餐飲品牌也是一樣,品牌的發展需要故事來延續與傳承。缺乏故事的品牌就像失去靈魂的肉體,難以觸及到消費者的心靈。

    他們都擅長講故事

    挖掘出自己的品牌故事,能增加消費者的記憶點和傳播。讓美食成為傳遞故事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才不會使品牌顯得單調。

    不論是講格調的小米手機,還是成功年輕化的百雀羚,都成功俘獲了消費者,餐飲經營也需要這樣的品牌故事。講靈感的喜茶、無厘頭的臟臟包、逗比的太二……他們或多或少都借助故事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這是餐飲人可借鑒的。

    美食也需要故事

    因《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而火起來的不僅僅是云南地區稀缺的松茸,還有出境的三位婦女。有酒店專門邀請他們在店內制作松茸,成為酒店對外日常宣傳經營的招牌。

    借《舌尖》之手做營銷

    《舌尖》選擇美食拍攝的原則與米其林和黑珍珠指南評選餐廳等級不同,《舌尖》更注重民間帶有傳統、傳承色彩的美食,體現風俗的變遷,文化的延續。即便前任陳導演說他是一部商業紀錄片,但片中也只是推薦美食,從未推薦過餐館。

    中國美食繁多,只有真正想把美食做精做強的餐飲才更有機會。

    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獨特性的《舌尖3》,2018年又會帶火哪個草根品牌或品類,我們且拭目以待。

    總結

    餐飲人可以從《舌尖》中獲得啟發和感悟,開創個性化的風格,從而走出自己的路。

    ——-END——-

    文章來源:老劉聊餐飲

    延伸閱讀-商家大閱兵:

    休閑創意類|中式餐飲類|火鍋燒烤類

    延伸閱讀-會員營銷實戰:

    閨蜜鮮森|牛炙烤肉|湘廚飯店|皇牛壹號|南粵乳鴿|潮德阿水|蠔之味2|胖小廚|太康姐弟倆|小麥町2|過鍋癮|Amy越南餐廳|新悅茶餐廳|遇見烤魚4|大牛火鍋|蠔之味1|遇見烤魚3|小麥町|巴人火鍋|春潤四|花椒遇見辣椒2|恩典榴蓮披薩|小雞部落2|遇見烤魚2|額爾敦傳統涮|海鄰家|潮小棧|銘咖咖啡|花椒遇見辣椒1|小雞部落1|遇見烤魚1|香家火鍋

    延伸閱讀-城市論壇:

    天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趙子坤|哈楠|左飛林|許捷|鄭德安|李政羲|顧亮|呂強1|呂強2|金勇|許戰海|趙志強|周建祥|鶴九|遲煥濤|黃成鋒|何鑫

    延伸閱讀-百城合伙人:

    西安|沈陽|南昌|石家莊|成都|蘇州|杭州|長沙|鄭州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590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7日 20:20
    下一篇 2018年2月7日 21: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