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競爭激烈,每天都有不同種類,不同菜系,不同國家的餐飲品牌進入市場。但通過市場的檢驗,往往只有真正優質的餐飲品牌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激烈的競爭中留下來。
都說2016年是餐飲界的“洗牌年”,那么在過去的3季度里,哪些品牌在這場餐飲品牌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認可的優質餐飲品牌?哪些才值得購物中心引進?
餐飲品牌TOP50 2016年3季度最受購物中心關注
在2016第3季度上榜的餐飲品牌TOP50中,主打西北菜的西貝莜面村位列榜單第一位,而緊隨其后的都是火鍋品牌,分別是呷哺呷哺和海底撈位列榜單的第二、第三。外婆家、巴黎貝甜、望湘園、探魚、云海肴云南菜、小輝哥、57度湘則占據了榜單的第4-10位。
另外,還有多樂之日、桃園眷村、胡桃里音樂酒館、鼎泰豐、喜茶、好色派沙拉、莆田餐廳、太二酸菜魚、博多一幸舍等人氣品牌上榜。
數據采集于2016年7月-9月
從整體上看,中式正餐及西餐上榜數量最多,分別為13、8個,并且以成熟品牌居多。而休閑餐飲的勢力仍呈上升趨勢,與西餐之差一席,共7席上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榜的新興品牌與上季度相比比下降5個,占比只有28%,可以看出,隨著進入餐飲業的新興品牌數量增加,餐飲界開始出現飽和甚至同質化嚴重的現象,經過市場的測試與過濾,只留下部分優質的品牌,而部分之前發展迅猛的新興餐飲品牌也會把拓展速度降下來,對經營模式與產品進行優化,漸漸從量變過渡到質變。
上榜的13個中式正餐品牌中,川菜系最多,共4席上榜,分別是【探魚】、【爐魚】、【太二酸菜魚】與【麻辣誘惑】,可以看出,魚類的川菜料理比較受歡迎。而其余菜系比較平均,均為1席上榜。
新興品牌方面,共4席上榜,其中國外品牌僅占1席,為新加坡2015年入駐中國的【莆田餐廳】。
注:帶*時間為品牌進入中國內地時間,帶有“NEW”表示品牌為2013年后創立/進入中國內地的新興品牌
莆田餐廳:新加坡米其林一星
【莆田餐廳】原汁原味的家鄉菜特色,讓莆田餐廳逐漸在新加坡的華人圈打開了聲名,新加坡Kitchener Road 總店榮獲2016 新加坡米其林一星殊榮。目前,莆田餐廳一共有25間分店,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內地。
其中,在中國內地,莆田餐廳目前擁有5間分店:上海設有4間分店,分別位于虹橋南豐城北區商場、虹橋天地、大悅城世博源;廣州設有1間分店,門店位于太古匯。計劃一個區域一年最多開3店,面積400平米左右,重點拓展城市為北上廣深。
西貝莜面村:西北菜的代表
【西貝莜面村】品牌成功關鍵因素:堅持好吃。菜品研發原則,注重好吃好看、快上、低成本,新菜品通過“海選”決定,這也拉近了客戶的距離。中央廚房設計堅持“好吃”為目標,而不是僅僅是方便;廚師講究“工匠”精神,變相“競爭賽場”,優勝劣汰;為“好吃”服務,不單單是服務員,廚師也有服務功能;行政總廚主管店面運營,良好的晉升和薪酬機制。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大蔬無界美素館:高端素食餐廳
【大蔬無界美素館】不僅提供綠色健康的美食素宴, 并且為素食世界呈現出別樣的美感視野。目前在上海已有3家分館,2015年將繼續深耕華東市場。選址要求交高:一線城市、一級商圈、頂級商場、最好的位置。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本季度西餐品牌上榜數量有所上升,共8席上榜,與上季度相比上漲5席,且每個品牌的主題辨識率都較高。另外,隨著消費者對食物品質與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現在的西餐品牌都會以創新、混搭、天然的元素為主旋律。
另外,上榜8席西餐品牌中,新興品牌占2席,分別是綠茶新副牌【Play king】以及國內第一家主打減脂增肌的沙拉品牌【好色派沙拉】。而國外品牌占2席,分別來自英國的【馬上諾】、韓國的【Mr. Pizza】。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天然、健康、無添加也成了消費者外出用餐時選擇餐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市場上也涌現了一批主打天然健康的餐飲品牌。
好色派沙拉:賣沙拉做到月坪效6000
【好色派沙拉】是國內第一家主打減脂增肌的沙拉品牌,通過細分市場找到定位的品牌,通過微信及社群推廣,采取策略是線上線下同步,并只專注于一個品類。目前擁有4家實體門店,且均地處CBD寫字樓。“好色派沙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到今年底會開到12家門店,業務范圍依然以廣深為主,考慮明年進軍北上。
新元素餐廳:懂得中國人口味的健康西餐
【新元素餐廳】是主打健康概念的西式餐廳,包含豐富多樣的新鮮色拉、果汁和果昔、創意晚餐等, 所有食物均少油烹制且不添加味精。新元素的菜單每半年就會更新一次,搭配時令特選菜單,永遠都帶給人新鮮感。目前,該品牌在中國擁有超過30家門店。
除了主打健康的輕食餐廳,主打創新、混搭的西餐品牌同樣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PLAYKING:綠茶跨界開的披薩店
【PLAYKING】是綠茶餐廳旗下首個新品牌西餐廳,以Pizza為主打,推出各種特色Pizza,菜品“中與西、土與洋”跨界融合,如具有江南特色的梅干菜肉Pizza,具有四川風情的泡椒牛肉Pizza,滿足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心理。裝修上以旅行為主題,把餐廳裝修成一輛滿載顧客的房車。在受眾定位和價格上延續綠茶餐廳模式,人均消費定位在40-50元左右,將快速開進廣州、上海,在一線城市先期布局4家店。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休閑餐飲共7個品牌上榜,與2季度相比下降了5席,其中面包糕點2席,甜品甜點2席,其余各1席。而上榜品牌仍以成熟品牌為主,新興品牌占2席。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7席品牌中,有5席均為國外品牌,分別是來自韓國的【巴黎貝甜】、【多樂之日】、【相思蜜噠】,來自美國的【優格花園】以及西班牙的【Salud歐洲凍酸奶】。
從上榜的7席品牌當中,僅韓國品牌就占了3席,可以看得出,韓流的襲擊,繼韓國正餐品牌席卷中國之外,韓國面包、甜品品牌也逐漸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
多樂之日:韓國高端烘焙品牌
【多樂之日】韓國最大食品公司CJ旗下烘培品牌,提倡注重原料并充分發揮材料自然美味的自制式面包,在韓國、中國、越南等國家已開1600多家店。目前,多樂之日在北京設有39間直營店,上海設有31間直營店,廣州設有4間直營店。
圖片來源 / 百度糯米
相思蜜噠:高顏值正宗韓式雪冰
【相思蜜噠】是韓國品牌,2015年香港永和投資公司將其引入中國,經營韓日時尚創意甜品為主,定位客群為青少年,集顏值與美味與一體,店面設計充滿韓日的清新風,有種“初戀”滋味。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而國內品牌方面,值得關注的還有茶飲界的黑馬【喜茶】。
喜茶:不排隊喝不到的茶飲品牌
【喜茶】出杯量近2000杯/天;單店單月營業額100萬+;每開新店都有媒體爭先恐后報道……如今已在廣州、深圳、中山、東莞等地開了50余家門店,除前期部分加盟店之外,均為直營。今年8月,喜茶還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以及知名投資人何伯權的超過1億元融資。
火鍋品牌共上榜4席,均為國內成熟品牌。其中川式火鍋2席,粵式火鍋1席,一人一鍋1席。
介于火鍋進入門檻較低,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的特征,如何通過自身經營模式、品牌影響力,讓消費者持續認同并產生消費,是眾多火鍋品牌需要長期持續思考的問題。
呷哺呷哺:火鍋也可以是一個人的狂歡
【呷哺呷哺】為“一人一鍋”,是繼肯德基、麥當勞之后,在中國人口味以及上班族節省時間省錢的需求基礎上創立。通過秘制經典調料、品質底料和口味,提升識別度,提高易復制難度。經營模式采用標準化,任何一家店面,從裝修風格、底料、口感高度一致,為快速擴張奠定基礎。
據了解,呷哺呷哺2016上半年開設18家分店。下半年會加速開店步伐,再開60-80間新店,計劃全年開店100家。另外,呷哺呷哺也將積極“南下”,最快今年底在深圳開設首間分店。
圖片來源 / 大眾點評
小輝哥:火鍋行業高端餐飲
【小輝哥】為“一人一鍋”的港式火鍋,客戶定位商務白領,普通大眾,人均消費150元左右,制作各種調料和菜品,供客戶定制化選擇。店鋪裝修結合商場風格進行設計,融合藝術、簡約時尚、清新田園風格,擺設舒適沙發,營造西餐廳氛圍。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日韓料理品牌上榜共5席,與上季度相比增加2席。國外品牌占3席,新興品牌占2席,均為來自日本的品牌。
相比二季度,三季度的日式餐飲品牌比韓國品牌更受關注,特別是日本的拉面品牌。
博多一幸舍:為拉面而生的專門店
【博多一幸舍】來自日本的品牌,以日本拉面和豚骨濃湯底著稱,使用最好食材,呈現最正宗的日本風味,多年來一直被譽為“給顧客一個吃拉面感到幸福的地方”。在日本博多總店,跟中國的情況一樣,每天都有客人排著很長的隊等著吃拉面。博多一幸舍主要選擇進駐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歌志軒:中國首家日式油拉面品牌
【歌志軒】:2010年誕生于日本名古屋,是中國首家日式油拉面品牌。該品牌2016年計劃于北上廣深拓展20間門店。
主題餐廳共4席上榜,均為國內品牌,新興品牌占3席,分別是【胡桃里音樂酒館】、【Monceau Lifestyle茉頌】以及【北京宴】。
此類餐飲品牌主要以高顏值的裝修設計,再融入文化、藝術等元素為優勢,達到辨識度高、體驗性強的效果,非常受購物中心的歡迎。
北京宴:6位明星大腕入股的電影主題餐廳
【北京宴】是由李冰冰、黃曉明、黃渤、任泉、井柏然、何炅6位明星大腕入股的電影主題餐廳,餐廳內設計有5大主題街區:美國西部牛仔、盜夢空間、梵高咖啡館、赫本花園、星光大道;16個不同電影主題包廂:《霸王別姬》、《花樣年華》、《教父》、《傲慢與偏見》等,打造極致“穿越”體驗。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極食:國內首個在餐廳內種植食物的餐飲品牌
【極食】:是國內首個在餐廳內種植各種菌菇、植物的餐飲品牌,里面的菜全是在溫室里培訓的無農藥蔬菜,在盆子里慢慢成長壯大。店里的裝潢讓人耳目一新,綠色與木質家具相結合,小清新范十足,在這里吃飯,會覺得非常放松和舒服。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本季度該業態品牌有所下降,僅3席上榜。隨著餐飲同質化嚴重,品牌開始另辟新徑,從強調正宗、創新、精致、服務等方面實行差異化。
其中,新興品牌占1席,為2014年創立的【桃園眷村】。
此類品牌,大多以接地氣品類,高逼格的店面設計,以及高品質的出品所形成的反差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鼎泰豐:比普通包子貴30倍,每天翻臺19次
【鼎泰豐】是臺灣小籠包,眾多明星都是該品牌座上客,菜品為炒飯、面食、湯類和小吃;制作全程采用獨家電腦系統監控進度,員工按照標準程序控制品質。鼎泰豐在臺中的一家店曾經一天內接待了超過3000人,翻臺率的最高記錄是19次,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侯位。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桃園眷村:最具文藝氣息的豆漿油條
【桃園眷村】這家逼格十足的早餐店,成為帝都和魔都文藝青年的最愛,被譽為最具文藝氣息的豆漿燒餅油條店。從泰州路開了第一家小店之后,便空前的火爆。目前“桃園眷村”在上海有5家店面,日月光中心店300多平米。
上榜東南亞菜共3席,以泰國菜為主,鐵板燒、自助餐、燒烤各1席。上榜品牌仍以傳統成熟品牌為主,新興品牌僅占一席,來自泰國的【心泰心廚】。
目前泰國菜的拓展區域較為受局限,以一線城市為主,且購物中心選址均為年輕、時尚、創新性較強的項目。
【心泰心廚】于2015年進入中國,在全球超過180家店鋪,品牌定位中高端,區別于傳統泰國餐廳所強調的異域風情,他們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既輕松、又充滿現代感的用餐環境。
圖片來源 / 品牌官網
特性總結 2016年3季度最受關注餐飲品牌TOP50
1. 中式正餐受關注度最高
相比其他類型的餐飲品牌,中式正餐占比最大。以連鎖化經營為主要特征,定位以大眾化消費為主。從菜系上看,主打魚類料理的川菜最受歡迎。
2. 成熟品牌為主導,新興品牌發展腳步逐漸慢下來
本次上榜的50個品牌當中,成熟品牌占主導地位,共36席上榜。而新興品牌則有14個上榜,較上季度下降5個,可以看出,在餐飲業激烈的競爭中,通過市場的檢驗,只有真正優質的品牌才能留下。
3. 日韓品牌勢力相當
國外品牌共13席(不包含中國臺灣、香港),韓國日本品牌發展勢頭仍然強勁,包括 4個韓國品牌,3個日本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日本品牌開始發力,發展勢力逐步與韓國品牌持平。
4. 西餐主打“健康牌”
本季度西餐上榜品牌有所增加,且大多以主打“健康牌”的輕食品牌為主。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此類品牌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來源: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與漢博商業研究院聯合發布
沒關注聚食匯,別說你是做餐飲的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