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半年外賣銷售額超850萬,22萬+會員累計儲值近6000萬!蘇福記如何撬動私域,彎道超車?


    從傳統餐飲再到新餐飲,大部分傳統中餐企業一直都“重”線下堂食,看“輕”線上運營,導致傳統中餐的數字化進程長期滯后。部分餐企甚至將數字化與外賣劃上了等號,認為只要將堂食菜單復制到外賣平臺,就是完成了數字化的布局。


    從疫情爆發期堂食受限,到“后疫”時代消費者到店頻率降低,顛覆了餐飲人“堂食為主、外賣補充”的傳統觀念。餐飲行業商業模式的短板暴露無疑,但同時也是加速餐企轉型升級的絕佳契機。


    創始于2007的川菜品牌「蘇福記」,以全渠道一體化的數字化商業模式,打開了傳統中餐全新的經營思路!



    平臺外賣杯水車薪,會員外賣另辟蹊徑


    傳統中餐利潤普遍較低的根源在于商業模式的缺陷,房租、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支出是24小時,但TA們的使用價值卻僅僅體現在中午和晚上兩個時段,產能使用效率較低。


    午間堂食的高峰時段在12:00至13:30之間,而外賣下單的高峰時段集中在上午10:00至12:00之間,錯峰的經營時間,填補閑置成本的同時增加了餐廳的利潤空間。加之疫情沖擊,大部分餐企開始爭相布局線上外賣業務,試圖牢牢抓住這根戰疫的“救命稻草”。時至今日,伴隨平臺扣點持續上漲,平臺外賣逐漸變成了“不賺錢”的生意。


    以「蘇福記」為例,「蘇福記」全年平臺外賣的總收入為3200萬,而外賣平臺的扣點為20%加上營銷費用,占外賣收入的25%,在高額的扣點之下,除去房租、人工、原材料等各項成本,平臺外賣的利潤寥寥無幾,長此以往只是杯水車薪。




    「蘇福記」招牌菜品


    而很多餐企為了“守住”品牌,依然堅持在這條路上持續探索。但其實,除了平臺外賣,基于私域流量的會員外賣對于餐飲企業,特別是連鎖餐飲企業來說,是一條能夠實現“開源節流”的捷徑。


    「蘇福記」于2015與雅座達成合作,至今已成功積累22萬+優質會員,累計會員儲值近6000萬,基于長期積累的高黏性會員,「蘇福記」于2020年7月正式上線微盟智慧餐飲小程序,在線開展會員外賣業務,實現會員外賣與平臺外賣“兩條腿”走路,并逐步從公域向私域引流,將外賣經營重心轉向會員外賣,緩解了平臺扣點帶來的沉重壓力,確定了未來外賣業務的發展方向。


    為了做好會員外賣,「蘇福記」不斷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用戶需求,并以此為基礎不斷迭代優化產品結構。


    「蘇福記」會員中心/會員儲值頁面



    優化產品結構,覆蓋全渠道多層次消費者


    2014年過后,餐飲行業開始呈現出平民化、大眾化趨勢,消費者的“到店頻次”及“可接受價格”都大不如前,大部分餐飲老板也紛紛感嘆“錢沒以前好賺了”。所以,許多餐飲企業選擇改變經營策略,由面向單一消費群體轉向覆蓋不同消費區間的消費者,由單品類經營轉向多品類復合式經營。


    比如,大董向中低端線延伸,推出附屬品牌“小大董”;呷哺呷哺向中高端線延伸,推出人均150元的品牌“湊湊火鍋·茶歇”;而以“好吃不貴有人情味”為特色的川菜品牌「蘇福記」,相繼推出人均70元主打單品類經營的“黑白熊油潑魚”、面向中高端市場的海鮮專供品牌“海鮮佬”,以及面向高端餐飲市場的“漢城盛宴”,由上至下覆蓋全渠道多層次的消費者。


    多品牌、多品類經營對餐企的管控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卻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這是做單品經營的餐企所無法比擬的。產品結構是否合理,決定著餐企的盈利能力是否強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是否足夠、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對于經營外賣業務來說,產品結構是產品頂層設計的核心部分,決定了一家餐廳的食材成本、人均消費、下單量、復購率等。「蘇福記」與微盟智慧餐飲達成合作后,對外賣產品結構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將菜品劃分為核心產品、高毛利產品、輔助產品三大類。


    「蘇福記」將廣受食客好評、獨具口味優勢及品牌口碑的“福記斗碗魚”、“雙椒雞撈面”、“福記醬骨頭”三大招牌菜品作為核心產品,打開市場缺口,塑造核心競爭力。但由于此類產品本身利潤較低,難以實現盈利,「蘇福記」通過與其關聯度較高的“酸辣土豆絲”、“麻婆豆腐”、“手撕包菜”等高毛利產品,吸引用戶湊單,提升訂單金額,借力核心產品帶來的流量實現利潤回收。



    滑動查看「蘇福記」招牌菜品


    為了持續吸引用戶下單,實現會員轉化,「蘇福記」還上架了“福記套餐”、“小份菜”等針對家庭聚餐、一人食等消費場景的輔助產品組合,提升用戶點餐率的同時提高門店單均。


    「蘇福記」通過對外賣產品結構的優化,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外賣營收850萬+,成功將常規收入變為了有效收入,進而實現了有效收入到長效收入的進階。


    「蘇福記」小程序外賣



    探索餐飲零售化,釋放門店效能最大化


    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候,無論是線下實體店還是線上經濟都陷入了一片沉寂,但口罩、酒精、護目鏡、額溫槍等抗疫產品,甚至連獸藥雙黃連和雙黃蓮蓉月餅都成交了大量訂單。由此不難看出,剛需強于需求,且商家覺得自己是剛需并不是必然條件,消費者覺得誰是剛需才是必然條件。


    舉個例子,大部分餐飲企業覺得堂食是消費剛需,但疫情證明了堂食并不是;大部分餐飲企業覺得自己的產品好吃實惠是剛需,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涌現出的一大批網紅店,教育了餐企這也不是剛需。似乎唯一的剛需標準掌握在消費者手中,而再往下深挖一層就會發現,消費者的剛需其實扎根于門店的“行為建設”(包括但不限于品牌影響、經營策略、觀念引導)。


    「蘇福記」董事兼總經理蘇杭認為,線下堂食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蘇福記」希望通過線下堂食不斷挖掘新的業務增量,外賣只是其中一種。「蘇福記」還將依托成熟的供應鏈系統和長期積累的私域流量,上線會員商城業務,售賣凈菜、半成品、特色調味品等零售化產品,進一步提高人效、坪效,實現開源節流,釋放門店的最大效能。


    包括近期私域直播的興起,一些餐飲企業也紛紛在自己的小程序、社群里玩起了直播,美食烹飪、美食探店、大胃王吃播、零售產品售賣等等,當下這種方式頗受市場認可,成為了消費者眼中的“剛需”,而這一系列動作也是借助于數字化的工具,從門店里“生長”出來的。



    結語多維探索,才是破局王道


    至暗時刻,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所有的危機都是在做壓力測試,其背后一定隱藏著某種市場紅利與機會。要相信,那些未被低潮傾覆和打敗的,終將站上時代的浪尖。


    未來,除了線下堂食,基于私域的會員外賣、會員商城,以及直播等線上經營模式,都應該被重視起來,而“三店一體”作為餐企多維度盈利的重要商業模型,將成為推動餐飲行業數字化升級的最強引擎。


    「蘇福記」的“過人之處”在于不僅能緊跟數字化的浪潮,還能不斷突破自我,為后來者提供寶貴經驗。餐飲數字化更迭步伐加快,你跟上節奏了嗎?



    文末福利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后臺回復2020即可免費領取

    后疫情時代餐飲增長大禮包


    拓展閱讀



    餐飲人都【在看】的營銷寶典 ?

    ??????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試用

    微盟智慧餐飲三店一體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微盟智慧,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918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0日 17:39
    下一篇 2020年8月20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