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作為省府,D市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以國營企業為主。人均消費200元以上的高端餐廳四十余家,以市場影響力而論,福滿堂排名在二十至三十名之間。由于國家政策的限制,所有高端餐廳均受到嚴重影響,大部分已經關門停業,剩下的也是風雨飄搖。
因為趙老板有一定背景,所以福滿堂是該省最大國企的定點接待單位之一。但是,“成也蕭和,敗也蕭和”,“國八條”的后續反腐措施的出臺,斷了福滿堂最大,也是最穩定的客源,生意自然“飛流直下三千尺”,斷崖似跌落谷底。
趙老板是位很善良的老板,先生是當地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勸她關門停業,回家享受生活,但趙老板覺得這樣做對不起跟隨她很多年的團隊,依仗餐廳房產是自有的,趙老板決定轉型求生,沒想到,降檔降價除了虧損巨增外,沒有帶來任何變化。趙老板一片好心,顧客卻并不領情,趙老板很受傷,也很困惑。
這沒什么好困惑的,福滿堂的變革從一開始就注定必然會以失敗而告終。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消費認知很難改變。
消費者對福滿堂的認知是高端消費,價格可以降,但認知很難改變,所以,低端消費者不敢進來,同時,由于降低檔次,現有高端顧客會流失。因此,降低檔次后,消費都總數反而下降了。
二. 消費習慣很難改變。
餐飲消費是一種的典型的習慣性消費,一但養成,很難改變。福滿堂想吸引的低端消費基本上都有自己中意的低檔餐廳,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定向消費的習慣,即一有消費需求,自然而然就會選擇熟悉的那些餐廳。而福滿堂并沒有分流低端餐廳客源的針對性營銷措施,因而很難成功吸引低檔消費人群。
三.運營成本難以把控。
假設福滿堂改變了顧客認知,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成功分流了低檔餐廳的客源,但是,由于運營成本的因素,即使福滿堂低檔顧客盈門,也很難達到盈虧平衡點,更別說盈利了。福滿堂只有十二個雅間,沒有散臺。
平均每桌客人是十位,平均每天的盈虧平衡點是18000元,保底客流量是60人次/天。餐廳綜合毛利率是65%,所以,餐廳的固定成本是11700元/天。當人均消費降到50元時,餐廳的綜合毛利率也降到了50%左右,此時,餐廳的盈虧平衡點是23400元/天,保底客流量468人/天,而福滿堂每天的極限接待量按中午一輪、晚上兩輪算,每天也只能接待360人,也就是說即使每天爆滿,也還虧損5400元/天。結果就是餐廳累得要命,虧損要命。
按照我們的方法,財務計算明白后,趙老板沉默了。
只要降價,福滿堂必虧無疑!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40):拯救“尚品海鮮”實錄(五)
-往期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