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可道】從第三空間到第四空間 星巴克在用科技沖調咖啡(上)

    說到咖啡店,你能想到的一定不止星巴克一家;而說到星巴克,你能想到的也絕不會只有咖啡。

    1999年,星巴克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門店,截止2015年底,門店數量已達2000家。2016年,星巴克將再新增500家店。按照規劃,2019年中國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將增至3400家。中國已經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國際市場。

    也許你會覺得,星巴克進入中國時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品牌,能在中國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很正常。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么你恐怕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市場認可度。中國作為一個對“茶文化”有著深厚認同感的市場,對咖啡這個“外來物種”很容易出現“排外”行為,并最終導致其“水土不服”。但星巴克成功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是很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的。

    只用感性,能做一個好店,卻不能把店做大

    【星巴克總部(Starbucks Headquaters or Starbucks Center)位于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Utah Avenue South街的老希爾斯大樓8層】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圖派克市場成立第一家店,擁有兩個店面,最初的定位就是銷售咖啡豆的本地咖啡館,因為當時它的母公司是一家咖啡公司。三位創始人出于共同的興趣,把星巴克打造成了當時能夠體現身份的消費場所,但門店仍舊只開在西雅圖,數量也只有五家。對于忠于愛好的創始者來說,這樣的成果已然是很好的了。

    但在現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眼里,“星巴克并非它原來的模樣”,它有太多的空間可以拓展。

    核心回歸顧客體驗 科技打造“第三空間”

    當所有的咖啡店都致力于“產品為王”的時候,星巴克則將注意力轉向消費體驗。這看似與咖啡無關的,其實質卻是對咖啡的透徹理解。

    馥郁濃香是咖啡吸引人的最大魅力,因此霍華德堅持把香味作為星巴克的核心價值。為了堅守這個核心價值,星巴克甚至會放棄利潤甚豐、甚受歡迎的三文治業務,為的只是避免三文治烤箱散放出來的氣味影響到咖啡的芬芳香氣。隨著店面的不斷擴張,僅憑香氣已經無法支撐星巴克的發展速度。霍華德開始探究小小的咖啡豆背后的深厚底蘊,直到他意識到,咖啡帶給人的不僅是口感上的豐沛,更多的是當香味彌漫于整個空間后,人們從心底釋放出的輕松與愉悅。

    帶著這樣的理念,霍華德開啟了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時代,即讓星巴克成為介于家與辦公室之間的第三個場所。在這里不僅有滿面微笑的服務生,更有專為旅行者和商務移動辦公人士提供的無線上網區域。在網絡浪潮剛剛興起的90年代,無線網對顧客的吸引力無需多言。顧客可以在這里要一杯咖啡,然后一邊品嘗一邊與朋友或事業伙伴閑聊。讓友情更親密,讓生意更輕松。

    如果你認為星巴克只是幸運的啟用了無線網,抓住了那個時代鮮有的機遇而已的話,那么你恐怕忽略了些許網絡之于企業的作用。

    伴隨無線網而來的,是更精確的數據以及更明確的客群定位。星巴克自此將客群定位為那些時尚、前衛的白領一族,分析他們到店選擇飲品的喜好、為他們“定制”可以舒緩精神壓力的音樂,以至于到現在,很多迷戀星巴克的人同樣迷戀星巴克的音樂。而這些音樂也成為星巴克獨有的“咖啡伴侶”。

    可以說,“第三空間”是星巴克初嘗網絡科技的試水之作,每周2500萬人的客流量讓所有質疑“咖啡店不專注做咖啡”的評價都黯然失色,因為事實已經證明,科技賦予了星巴克與眾不同的味道,這味道便來自于對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讓客戶時刻體會到來自星巴克的貼心。

    霍華德將“顧客體驗”打造為星巴克核心價值中跟重要的一環,并借此實現了運營效率和營業額的有效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巴克關于“顧客體驗”的投資沒有只停留在產品和環境上,而是更多投入到了隨網絡而來的“信息化”中。

    “第三空間”之后的星巴克究竟又因科技實現了怎樣的發展?敬請期待下期【道可道】。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81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2月26日 14:25
    下一篇 2016年2月26日 16: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