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3年的木屋燒烤,目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擁有48家門店。他們的團隊拿下多項紀錄,比如一天翻臺12.4次,單日營業額最高紀錄突破8萬元,24天拿下100萬元營業額。未來木屋打算在12年時間做到:門店數量超過兩萬家,營業額能做到1800億,市值能做到3800億。 近期舉辦的中國餐飲互聯網高峰論壇上,木屋燒烤聯合網創始人王樂武提出了一個觀點:將來餐廳有可能賣菜不賺錢。餐廳如果還在賺菜錢,那你可能還有50%的利潤沒有賺到。 那么將來到底賺什么錢?
用場景賺錢
在王樂武看來,將來賺的是人、情感、有需求的社交場景的錢。“如果只是滿足吃頓飯,從美團點評叫個外賣就完了。將來餐廳到底是什么,要賺什么樣的錢?如果需要線下的場景,比如想要在路邊喝啤酒吃烤串的這種感覺,我才會去線下餐廳吃飯。”
木屋燒烤聯合網創始人王樂武 酷愛越野車
越野車族也成為他們餐廳的客源之一
一
木屋燒烤的場景
木屋燒烤打造的是夜市、大排檔的場景,“我們想給大家一個放松場景,原木的裝飾、不太規則的椅子、嘈雜的環境,服務員也在大聲吆喝,給大家營造一種在夜市、大排檔的感覺,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粗獷,即使穿著西裝,也可以把領帶塞在口袋里,喝酒、聊天、吹牛,營造一種很放松的狀態。”
在這樣的場景下,酒水占了木屋燒烤營業額的25%。“如果賣菜沒有辦法賺錢了怎么辦,我只能是看這些。”
二
北京宴打造的場景
北京宴是一家以接待大中小型高端中餐宴會為主的餐廳,走的也是場景路線,以下是北京宴總經理楊秀龍在本次峰會上介紹的三個案例。
圖:北京宴總經理楊秀龍(網絡圖片)
01生日宴
有一個顧客的媽媽80大壽,定了101房間,但我們沒給他房間號沒發101,而是發了“北京宴南山廳”,寓意“壽比南山”,老太太很高興。
我們現場一個廚師給老太太煮了一碗長壽面,還親自端上桌,這時候服務員開始講話:“伴隨著兒子成長的,是媽媽每天早起煮的一碗又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您嘗一嘗這碗面有沒有當年媽媽給兒子煮面的味道。”老太太吃了兩口感覺很驚訝,對著廚師說“這就是當年我給兒子煮的面的味道你怎么知道的?”
廚師沒有講話,慢慢地直起了自己的腰,緩緩地摘下口罩,老太太一看怔住了,對,他就是老太太的兒子,穿上了我們的廚師服、廚師帽、口罩,給他老娘煮了一碗長壽面,這時候背景音樂響起,老太太和兒子哭的稀里嘩啦。
我們常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賣的是休閑生活方式;奔馳賣的不是汽車,是一種駕駛的快感和乘坐的舒適。我們餐飲業,賣的不是菜品,是中華傳統美食和傳統文化的結合。
02商務宴
北京一所駕校想和奔馳公司合作,本來的流程是,奔馳代表到公司參觀考察,然后簽合同,但是談到一半到吃飯時間了,奔馳代表還沒簽合同,但也只能先吃飯,于是駕校就帶著奔馳代表去北京宴吃飯。
奔馳代表一到北京宴,就驚呆了。只見餐桌上放了一個沙盤,上面是駕校和奔馳公司的Logo,中間是握手的標識,歡迎屏上打上了“合作共贏’的字樣,熱烈歡迎……考察指導;包間內還擺了兩家公司的照片和中德兩國國旗。奔馳的德國代表以為是駕校專門做了這些,十分感動,表示“我愿意跟注重細節的公司合作。”于是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達成了合作協議。此后,這家駕校的商務宴請就全定在了北京宴。
03婚宴
一個大哥結婚25周年,定了宴會。我們找他要了他們從相知相戀結婚的12個瞬間,做成臺歷。宴會開始的時候,送給他太太作為禮物。
臺歷第一張是1月,上面是他們第一次出去玩拍的照片,在杭州西湖。那時候手還沒牽。我們在照片旁寫的話是“那年只因在西湖邊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再也不能忘記你的容顏。”
二月份的照片上他們已經牽手了,寫的話是“讀你的感覺像春天,讀一千遍也不厭倦。”……
讀到6月份,太太已經流下了眼淚,這時,我們給他們送上了結婚蛋糕,他太太握著我的手說,謝謝北京宴,讓我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主持人說你不要謝我,你看下大屏幕的VCR。
VCR上面是他老公的一段話:“老婆25年前,你跟我進行了一場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票子的婚禮,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的婚禮上,我當中給你許下的若言,我會給你整個世界,25年過去了,老公可以很自豪地告訴你,我的世界雖然不大,但完全屬于你,也許再過25年,我已經沒有了今天的激情,但是老公愛你的心,永遠不變,也許再過25年,我沒有了今天的浪漫,但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老公愛你。”
這時候背景音樂響起《真的好想你》的歌曲,大庭廣眾之下,他老婆摟著老公啵啵親了三口。
楊秀龍認為時代變化,消費者已經從過去作為窮人的“買東西”的需求,到現在向愉悅性消費進發。一個企業三要素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但是特征是不同的:
環境是餐飲企業的本命,人均消費20元和人均消費2000元的環境肯定不同;而菜品是餐飲企業的生命,菜品好才有這家餐廳;服務則是餐飲企業的壽命,決定了餐飲企業能活多久。
跟其他企業合作
收“廣告費”
除了場景,木屋燒烤王樂武認為,現在獲取個人的信息的價值越來越高,餐廳要賺錢還可以跟企業合作,尋找邊際理論。比如滴滴,會在餐廳放廣告牌,從餐廳抓取有效用戶,掃一個二維碼給20元。
“這樣的情況下,我賣的不是餐廳、不是菜,我賣的是時間、空間、是客人。
王樂武還舉了個例子,“我餐廳每天線下兩萬人,光排隊就一萬人。我曾經跟一家做按摩的公司合作,這家公司叫做功夫熊,他們給我們正在排隊的顧客免費按摩,我不給功夫熊錢,他也不給我錢,但是我賺到了給客戶增加的體驗,他賺到了一個免費推廣的平臺。”
王樂武提出,餐廳到現在還在賺菜錢,那你可能還有50%的利潤沒有賺到。“這是我今天講的大話,也希望大家有警示,如果還是在賺菜錢,離未來時間和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壓力越來越近。” 觀察君也想給看完本文的各位老板提個醒,最終買單的是顧客,不管如何賺錢,我們都要以優化顧客體驗或者不過多打擾顧客為前提。
1/為什么你的銷量還沒有起色 2/餐飲趨勢:消費升級到底是什么 3/現在的消費者到餐廳究竟想要什么? 4/賣豬蹄2年賣出3500萬?創始人現身說法 5/想抓住90后顧客 先看下這個年銷售5000萬的老板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