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餐飲人的疫后新戰事:外賣難自救……

    來源 | 燃財經(ID:rancaijing)
    作者 | 金玙璠

    武漢解封近半個月,對于大多數武漢餐飲人而言,堂食短期內難以恢復,外賣收入杯水車薪。

    這些餐飲老板從一個月前就開始“花式自救”:外賣作為保留項目之外,開始雇傭“團長”重點布局社區團購,個別餐飲品牌試水直播帶貨,或向上游走了半步,做起了以半成品為主的新零售業務,不過普遍收效甚微。

    有餐飲老板表示,營業額只恢復到了平時20-30%的水平,是及時止損還是努力自救,陷入兩難。

    從武漢解封幾天來的情況看,他們對市場的預期更加悲觀:開業等于虧損,復工會加速餐企的死亡。解封后,武漢餐飲人面臨著多重考驗。

    外賣難自救:
    平臺傭金回升,外賣廝殺成一片血海

    事實上,從3月30日開始,武漢各大商圈和商業綜合體已陸續復工,在堂食嚴格管控的情況下,外賣成了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餐企老板普遍反映,后疫情時代,“報復性點外賣”沒有出現,平臺傭金又恢復到原有水平,外賣界已經殺成了血海。

    趙卿公司旗下的火鍋店從3月1日就上線了外賣,每天的收入在維持7名員工的工資外,只剩5%-6%的利潤。

    情況從3月20日開始變得更糟,用趙卿的話說,伴隨餐飲行業全面復工復產,無法堂食的情況下,所有餐企孤注一擲做外賣,本就不大的外賣市場變得“僧多粥少”。

    4月9日,據美團外賣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中午12時,武漢已有近六成餐飲商家恢復外賣業務。

    “以前做外賣,是為了做廣告,可以貼錢去做,但現在外賣是唯一出路,要靠外賣掙錢。”趙卿說。

    伴隨武漢“解封”的,還有外賣平臺的傭金費率。趙卿的火鍋店此前5%-6%的利潤,也是基于外賣平臺二三月份在武漢地區的傭金減免政策,從4月6日開始,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的提點恢復到原有水平。以趙卿的火鍋店為例,簽約美團獨家的傭金比例是18%,非獨家的比例是22%-26%。

    與此同時,非餐飲界選手也進場了。武漢快餐連鎖品牌米國煲仔飯創始人李柏稼告訴記者,部分KTV、足療的連鎖品牌,如純K、水之夢,在武漢地區也開始外賣盒飯了。這讓外賣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據趙卿回憶,和他在同一商場的快餐品牌為了加大單量,在外賣平臺上做起了“滿39減14”的優惠活動,再減去平臺20%左右的抽傭,幾乎無利可圖。

    周政的詹姆仕芝士排骨自4月7日上線外賣平臺,首日訂單數為零。“餐飲靠外賣養活是不可能的。”他告訴燃財經,外賣平臺的抽傭費率一直在漲,他實在無力再額外花錢參與美團、餓了么的“競價排名”,只能“甘居人后”。據他介紹,某烤魚類連鎖餐飲品牌,和他在同一個商場的門店,上線外賣平臺兩天,只賣出去了一條魚。

    這種情況或許還將繼續。從業12年的趙卿判斷,武漢餐飲行業或許要再熬半年時間才能慢慢恢復堂食。外賣是場持久戰,趙卿兩手打算,一手技術升級,一手壓縮成本。

    他進口了三臺外賣包裝機,用于機器化打包餐品,另外升級了火鍋菜品的冷鏈配送服務。

    同時,趙卿也在想辦法壓縮各項支出。他旗下有3個品牌,目前還剩10家門店(疫情期間關了3家)。所有門店均在外賣平臺上線,但線下只營業一家,所有門店的菜品由這一家制作。如遇到正常三公里配送范圍以外的情況,就由員工配送。人員成本方面,因營業時間縮短,經過與員工協商,這一家門店的員工工資按50%發放。

    外賣做好的也有,只不過是少數。

    趙卿說,從解封后兩日的情況來看,早點、小吃、面類恢復不錯,因其價格便宜,同時也不依賴堂食體驗。

    李柏稼表示,米國從4月3日開始上線外賣平臺,傭金費率在17%左右,最初效果一般,不過從4月8日起,銷售額提升了20%-30%。

    至于大餐飲,我們采訪的譚鴨血火鍋、原始部落餐廳、胖哥倆肉蟹煲、娘惹群廚等品牌,均表示“靠外賣無法自救”,其中,原始部落餐廳創始人邵建兵表示,復工期間,開業門店的外賣收入只恢復到了40%,目前處于虧損狀態,即將面臨關門的邊緣。

    “其實行業內一部分人樂觀派都在期待著報復性消費。”經營著多家西餐廳的李松告訴燃財經,但伴隨解封、復工,看到武漢大部分商場開業后的景象,行業就不再盲目期待報復性消費,而是自謀出路了。

    社區團購值得一試?

    社區團購,因為抽傭稍低,順理成章成為了餐飲人“外賣的替換方案”。

    多位餐飲老板表示,與外賣平臺的抽傭比例相比,社區團購團長的抽成更加劃算,一般在6%-10%,但試水后發現,這種看似足夠下沉的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品類。

    周政是從4月6日開始做社區團購的,他找到兩個做團長的朋友,針對單點突破,不過效果有限。原因是他餐廳的詹姆仕芝士排骨單價高(兩個套餐價分別是159元、179元,現在的團購價是79元、89元),需求少,提成低,不是團長喜歡的品類,而一天20、40的單量只能算是個人團購。

    拼單中的“社區團購”

    團長,類似于小區里的大V,這一職業受平臺雇傭,基于社區鄰里關系,負責在平臺上建群運營、推薦產品、銷售及分發貨品。在餐企都爭先“下單”的情況下,團長更有話語權,他們更愿意推薦需求量大的產品,比如米面糧油,熱干面、牛肉粉、餛飩等。“隨便一賣,抽成就能上千。”周政說。

    蔡漢文熱干面在武漢有三十余家門店,熱干面第四代傳人、蔡漢文餐飲總經理蔡大森表示,長時間的封鎖讓一部分習慣了在家吃早飯,也改變了消費習慣,蔡漢文熱干面也在積極適應,目前正在拓展社區團購渠道。

    “復工之后,堂食短時間內不會恢復,熱干面外賣和外帶的數量能否達到以往的光景也很難說。”蔡大森對行業持悲觀態度。

    武漢餐飲連鎖品牌易記酸辣粉,目前同樣主要依靠顧客自提和社區團購兩種方式,后者占比較高。創始人易文勝告訴燃財經,社區團購是由公司派車配送到社區,再由團長對接,品牌會給團長6%-10%的提成。

    從4月9日開始,周政開始接散單了,9日當天送了20多個小區,7個小時在武漢三鎮開車跑了200公里。周政開玩笑說自己,天天武漢一日游。

    周政單日里程數

    開始嘗試社區團購的還有一些大型餐飲企業的供應商。據周政介紹,8日的解封是指離漢通道打開,對外交通逐步恢復,而武漢市內繼續實行嚴格的封控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居民很難外出消費大餐飲。“我們的客戶面臨的情況比2-3月份更難。”餐企原料供應商漢口北金稻禾食品老板張欣表示,疫情期間,一些客戶靠給醫院送餐維持生計,但到了3月份,公司業績幾乎是斷崖式下滑,降到了過去的10%,甚至5%。“行業里不成文的規定是,與大客戶合作是有賬期的,一般是30-45天。下游客戶如果死了,我們的資金就沒辦法回籠。”她說。

    據張欣介紹,已經有三個大型客戶通知他們要延遲2個月結算貨款了,某網紅奶茶品牌(武漢地區)就通知張欣,賬期從原來的2個月延長到至少4個月。

    餐飲行業停滯,張欣的公司就會出現大量庫存積壓的情況,客戶不要,社區居民有需求,于是張欣嘗試往下游走,直接向社區配送食材、醬料及半成品。

    從2月9日至今,張欣服務的小區從最初的兩個到現在的20多個,她坦言,顧客的消費能力從最初的兩三百的客單價,到現在幾十塊錢湊一單。從張欣公司業務占比看,社區團購占到3成,服務餐企占到6成,不過以銷售額計,全部銷售額還不及原來的一成。

    張欣已經考慮調整方向,一方面綁定服務做社區團購的餐企,另一方面,發展外地學校、企業等團膳公司的客戶。

    “我預估在10月份之前,餐飲業依然是非常艱難的,我們不能一塊等死。”她對燃財經表示。

    員工餐、新零售、直播帶貨

    餐飲人花式自救

    張欣并不算是行業里的悲觀派,從我們采訪的10位餐飲老板中,樂觀派的判斷是,“無法堂食”的情況可能要到7月份,悲觀者則認為將持續至今年年底,不過共識是,外賣、社區團購都救不了武漢餐飲人,而面對未知的困難時期,是及時關店止損,還是努力自救,讓所有人陷入兩難。

    “我所接觸的客戶,有1/5的人都在做社區團購和針對辦公人群的團餐。”張欣說。

    以張欣公司的社區團購業務為例,首先通過小程序推薦“每日一道菜”,小區居民想買的人參與接龍,第二天公司進行配送。這種方式同樣適用于企業團餐。

    考慮到復工企業有團餐的需求,餐飲人趙卿公司旗下的一個中餐品牌,專門新增了25元-40元之間三個不同價位的便當產品。最新消息是,已有兩家復工企業預訂了員工餐。

    在特殊時期,還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員工餐。據周政介紹,門店所在的商場有數百名員工,因為生意慘淡,商場的樓管讓每家餐飲商戶,每天在群里推出一道低折扣的員工餐菜品。“景象基本上是,今天你點我的,明天我點他的,商場里大多數商戶只能互相點員工餐。”他說。

    “這次疫情,唯一不受疫情影響的是物流和新零售。”趙卿公司決定向上游走半步,開啟新零售業務。

    他計劃把離社區較近的街邊門店,改造成一半餐飲堂食、一半餐飲超市,餐飲超市售賣與食材供應鏈廠家合作的半成品,再在店里開一個檔,通過線上直播教學,教顧客如何制作這些半成品。

    即便解封后外賣略有起色,李柏稼仍在不斷試新,除了社區團購,還開始在線下線上渠道售賣煲仔飯的原材料,大米、臘腸、湯料包等,并嘗試直播帶貨。“現在必須多條腿走路,即便解封了,整個行業的狀態能恢復到原來的兩到三成就很不錯了,我的目標就是把員工工資掙出來,能保證公司運轉下去就滿足了。”他表示。

    圖/ 視覺中國

    “現在所有餐飲都是兩難的境地,開業難,不開業也難,完全不開業也不行,即便企業能等,員工也不能等。但是不要一聲號令,把所有店都開了,那只能是自取滅亡。”李柏稼建議,尤其是連鎖品牌要逐步開店,比如第一步只開一家,這一家能活下來,再決定開第二家,在門店選擇上,街邊店的優勢大于商場店。

    據趙卿介紹,某全國連鎖的成都小吃連鎖品牌于3月份開業了70%的門店,經營了1個月時間,又關了40%。該品牌負責人告訴他,關店,只虧房租;開店,還虧人工,開店還不如關店。

    趙卿給燃財經算了一筆賬,按照公司目前的收縮規模,如果業績能達到年前銷售額的70%,公司的現金流就能支撐到7月份,這個數字是基于可以恢復堂食,如果持續“不可堂食”,那業績只能恢復到20%-30%的水平。

    李松則認為,不允許堂食的情況可能會持續2-3個月,帶來的倒閉潮也是板上釘釘的事,行業面臨的大洗牌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經驗不足的,抗風險能力不強的餐飲企業,會遭到迎頭痛擊,整個行業在解封以后都會進入真正的困難時期。”他說。

    張欣告訴燃財經,這個艱難期將持續到10月份,而武漢整個餐飲行業都要面臨1-2年的恢復期,熬過的企業將會迎來一個蓬勃向上的新環境。

    在解封前一天(4月7日),燃財經聯系趙卿時,他正在和團隊開會,準備積極備貨,期待著8日當天可能出現的爆單。次日,再次聯系,他微信上只回復了幾個字:“比前些天還差一些。”

    *題圖來源于攝圖網。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姚、趙卿、李松為化名。

    -END-

    編輯丨程三月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讀

    店長和廚師長的薪酬績效表在這,拿去直接用吧!

    一個餐飲老炮:我做了40年餐飲,想跟你們說3句話

    2020年,廚師一定要牢記這“30忌”和“13記”!

    打折、送菜太老套,疫情后餐廳營銷還有這些新玩法!

    那些人氣恢復到讓你眼紅的餐飲店,都用了3個超強“引流術”!
    分析了100多個餐飲抖音號,發現海底撈、西貝低成本獲客的秘訣全在這

    從餐飲發展的5個階段,我發現了疫情過后餐飲人的6個機會

    三大成本壓垮餐飲人!“省”就是“賺”,這3步讓你省點食材錢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20年餐飲老兵的忠告:不要做正宗,正宗的都死了

    恢復期生意不好,餐飲老板是選“好死”還是“賴活”?
    盲目合伙干餐飲等于自殺!先看懂這10句話,合伙不翻臉
    犯這3個錯,害死餐飲人!

    恢復堂食后客少想打折?餐飲老板,這時候千萬別盲目做促銷!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17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4月21日 20: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