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今年參加餐飲行業的會議、活動特別少,一方面是在完善品牌系統以及菜單規劃的體系(書、課程、工具),另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充分學習。

    1

    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

    跟隨混沌大學善友老師學習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作為最早期混沌研習社的會員,正如混沌大學的slogan: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我們一起走過三年,共同見證了它從顛覆式創新研習社到混沌大學的蝶變,也有幸聽到來自商界、哲學、美術、音樂等各行業頂尖人士的課程,認識很多好友。

    今年年初報名了混沌商學院的第一期,很幸運在一千多人中被錄取。

    剛剛結束在蘇州的第四個單元的課程《非連續性思維模型》五天學習,回到家沒有疲倦,也沒有興奮,但是卻很堅定地知道我找到更重要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論。

    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很愛學習,也很會學習的人。自學廣告學、社交媒體傳播、新餐飲商業模式研究,有一套快速學習,快速掌握核心知識的方法,雖然在這些領域也取得一些成績,但總覺得缺一股勁。這股勁不來自于所謂實踐(因為過去的二十年里,我服務了數十個品牌),而來自于更高層級的知識結構。

    學習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低質量低效率的學習不僅是對金錢的浪費,更是對時間、對生命的浪費。

    每年都會買很多書,到北京兩年,又堆了兩個小書架的書籍,絕大多數是專業書籍,關于品牌、餐飲和零售業的專著。讀書我有兩個觀點:1.選一個行業的經典專著;2.吃透它,找到關鍵點。

    92年,我接觸廣告學,在工廠里死磕大衛奧格威、伯恩巴克、特勞特、里斯的廣告學經典著作,一邊做筆記,一邊收集案例,完全憑借對廣告學的熱愛,從石化企業快速融入廣告行業。2012年,讀透查克布萊默《互聯網營銷的本質-點亮社群》,找到社交網絡打造品牌、建立社群的核心方法,完成了從傳統廣告人向社交網絡新媒體人的轉變。

    2

    無用之學

    在混沌大學的學習,一方面是為了了解互聯網對傳統零售業、服務業的滲透與改造,畢竟混沌大學邀請的導師大比例地來自于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大牛,諸如:小米的聯合創始人劉德、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原阿里巴巴ceo),美團的vp干嘉偉等,另一方面也吸收跨學科的學習,不至于禁錮自己的思維,從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院長那領會古典音樂之美,也從陳丹青老師那感受美學的流變。

    一路走來,因為愛學習,嘗到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甜頭:跟經典的專著學,跟行業頂尖高手學,高密度高頻次地與行業人交流,是成長最快的不二法門,也是進入新領域最快的方法。

    但是對于哲學、自然科學這些所謂的無用之學,一直被我狹隘地屏蔽了。(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知道它們是頂級思想智慧,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

    記得今年2月第一期商學院課程,我認識了學霸芮雄,他每天在朋友圈分享閱讀的心得,而他看的書籍都是我以前很少涉獵的哲學、自然科學的名著,讓我產生極大的好奇心。

    他跟我強烈推薦了王東岳老師的《東西方文化溯源與東西方哲學》、《物演通論》,我以前從來只挑那些所謂有用的、專業的內容,而自動屏蔽掉這些“無用之學”,可是當我認真聽了兩遍之后,仿佛幫我瞬間打開一扇全新認識世界的門。

    東岳老師的“地理環境”決定“生存結構”讓我加深了對餐飲各地風味變化的認知,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幫助我強化品類演化、分化的深層次原理。恰恰這些無用之學,是我原先知識結構里缺乏的最底層的基石。

    而這一次《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學習坊,五天時間,善友老師從多維度闡釋西方哲科思維對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喬布斯、伊隆馬斯克、貝索斯等人類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創業家的影響,以及探尋他們背后的思維模型,徹底打開了我對這些看似最無用,但卻最有價值的人類重要學科的興趣。

    殊不知,最討厭干貨的我,其實曾經也掉入”干貨“的陷阱。只看專業書籍的我,卻發現原來當我不掌握人類最基礎的學科原理,對事物的理解依然流于表面。

    3

    思維模型

    越學習,越覺得自己無知。“stay hungry,stay foolish”,喬布斯能跨越多次非連續性,創造ipod、iphone、iPad、創建偉大的公司蘋果,憑借的就是永葆對頂尖智慧的謙卑之心(禪學)。

    由于和一些行業高手的頻繁接觸,我發現他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套路,我開始有意識地去在他們的交談中找到他們套路的雛形。而看到善友老師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引自巴菲特的最佳拍檔查理芒格),猶如真正發現思維的寶藏。

    我認知中的套路,不過是戰術上的打法,而基于第一性原理上的多元思維模型,才是頂尖高手的頂尖智慧。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智者求因,愚者求果。

    我們如果不掌握一流的思維模型,怎么會產生一流的行動,又怎會有一流的結果。

    思維的質量決定行為的質量,思維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課堂上聽到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遺傳與變異,瞬間打開我對品類變化的底層邏輯,看到那么多行業、那么多諸如柯達、諾基亞、甚至intel、當他們因為傲慢,產生遮蔽性思維,失去變異的動力因,都會在商業物種的進化和選擇中被淘汰、崩塌。

    我們所說的品類消亡,品牌消亡,在進化論中找到真正的基石假設。(事實上,里斯先生的品牌的起源,其理論體系完全是架構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之上。)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

    對背后這個道理的終極之問,才是我們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理解越深刻,行為越堅定。

    而萬事萬物背后的道理并不來自于經驗,而來自于人類基礎學科的重要理論。

    對這些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的思維模型的學習和刻意練習,才能讓我過去所有的學習找到更堅硬、邏輯更完整的基石。

    從學現象到學經驗,從建立理論框架(行業知識結構)到掌握公理性原理,這才是學習方法論的層層遞進。

    自古以來,古今中外有大成就者,無一不是在思想上運用了人類最高級別的智慧。

    干革命需要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本質脫胎于西方的馬列主義和中國古代先賢的思想。

    建設國家需要鄧小平理論,而鄧小平理論來自于對西方經濟學深刻理解和靈活變通。

    突破發展瓶頸依靠克強經濟學,克強經濟學正是中國實踐版的熊彼特的創新理論。

    建立偉大創新企業來自于物理學原理,埃隆馬斯克的特斯拉、spaceX、solarcity、openAI、hyperloop無一不是建立在對物理學等多元學科的深入理解上。

    而股神巴菲特和他的搭檔查理芒格,全部是靠對人類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的運用,才成為投資界的高山仰止,世界級首富。

    智慧越高級,表面越無實際之用,所取得的成就就越大。

    那些頂尖成就者恰恰不是學到了很多實用的干貨,而是很早就在思維中種下更多更好的人類頂級智慧。這些頂尖智慧的思維模型成為他們行為的指南,也成為他們成就的基石。

    4

    學習質量決定人生質量

    在混沌商學院,我感受到善友老師的誠意,對課程質量的尊重。冒著失聲的風險,五天幾十個小時,把自己對多元學科經典著作、偉大創業家背后的思維模型系統地闡釋給大家。

    這些模型并不是讓我們拿來就用,而是讓我們這些忙于創業者找到進入哲科思維的路標。

    導師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告訴你成功的道理和方法,而是幫助你建立清晰可循的學習路標。

    這一次的學習對于我個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再次提升了學習的質量,而學習的質量才決定思維的質量,思維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此文作為我學習的心得筆記,盡管我內心深處非常感謝善友老師,但是出于對理性思維的訓練,盡量避免用感性的字眼來描述我對善友教授以及混沌商學院的敬重,希望能對大家建立自我思維模型和知識結構有幫助。

    只為餐飲企業制定品類戰略

    #品類戰略#

    決勝未來的餐飲創業第一戰略

    (詳細了解添加奕宏個人微信:yuyihong1616)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微信:yuyihong1616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00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1日 18:08
    下一篇 2017年8月21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