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90后”,有許多小伙伴及時看到了,但還有不少小伙伴沒看到,要求再發一次。應大家的強烈需求,就再發一次!(這次應該沒問題了)
抱歉,最近忙著失控俱樂部的運作,所以文字更新的少了。
目前俱樂部有近30位付費會員,全部是一、二線城市對互聯網餐飲大趨勢看好的朋友。
他們中有已經從事餐飲行業20多年的行家,有上市公司高管,有區域連鎖品牌的龍頭企業,有短短四個月就創立武漢地區最知名的下午茶品牌的老板,有創新城市CBD和園區快餐服務的新銳品牌,等等,用臥虎藏龍來形容他們毫不過分,所以奕宏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服務他們。
好久沒有寫文字,不免被王小白童鞋催促,甚至有些讀者都在后臺給我留言,著急了。
奕宏所有文字的靈感都來源于實踐與深度思考,我也知道著急不得。
不過,只要你是關注未來10年餐飲業的發展,關注互聯網餐飲,餐飲O2O,就不要錯過行者奕宏的公眾號。
今天這個標題一看就是標題黨,所以90后不必緊張,也不要罵我。
90后一直不缺乏話題,可是他們到底怎樣,總得接觸了才知道。
一個成功的生意都來源于對消費者的深度洞察,而最好的洞察莫過于“在一起”。
可惜,王小白不讓我找一個90后女友,所以,我只能交一些90后朋友了。
前不久去了北京,帶著我們失控互聯網餐飲俱樂部十幾位伙伴去實地探訪京城最具代表性的互聯網餐飲品牌。
我應該算是中國自媒體人里最力挺這些互聯網餐飲品牌的人了,無論外界怎么噴,我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遺余力地支持他們。
最近連總理都說互聯網+了,仿佛一夜之間,多出很多來唱贊歌的人。
奕宏一直堅持沒有調研,沒有發言權。有些人從來沒有真正研究過這些公司,就說互聯網餐飲不可為,想想也是醉了。
自從我寫了《失控,2015互聯網餐飲大趨勢》之后,關注互聯網餐飲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希望大家客觀對待,不盲從、不打壓、不人云亦云。
言歸正傳。
由于奕宏全國各地有很多好友,北京更是如此,但是上次我在北京停留時間有限,因此不能一一交流,就決定辦一場線下聚會。
一位好友在望京SOHO開了一間名叫城事咖啡館,于是就定在那做一場聚會。
令奕宏想不到的是,有幾位居然是從外地趕來的朋友,為了他們的真誠,我決定跟大家多分享一些我對互聯網餐飲的解讀。
按照慣例,大家先自我介紹一下。
這時,該死的90后出現了。
一個叫COCO的姑娘來自于南京,在北京修學,她跟我們分享了她和兩位小伙伴在南京做私房小吃,透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開展自己的生意。
90后所有的特點都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自信,OPEN,樂觀,積極,大膽。
當然,由于年輕,又是學藝術類的,顏值自然很高。(這個對創業,尤其是與人打交道的創業項目,很必要啊。)
COCO毫不吝嗇地分享她的團隊是如何開始這個生意,如何選擇合伙人,如何選擇品類,如何分工,以及每天的營收。
上線短短28天,每天營收1000元,訂單接到忙不過來。
她們三人小組分工協作,一人負責產品經理,兩人負責朋友圈營銷和服務。
其中兩位是公關公司的才女,所以無論是產品命名,包裝,營銷都搞得有聲有色。
大家聽得都很興奮,不停地問各種問題,而COCO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完全變成了分享會的主角。
哎,我只剩在一旁點評的份了,真是心有不甘。
大家不要小看這小小的1000元營業額,最重要的是她們用最短的時間發現商業機會,又用最短的時間和代價做出產品,并迅速與市場連結。這正是我提倡的用精益創業的方式來開創互聯網餐飲品牌。
只要給到她們足夠的資本,足夠的支持,就有機會放大她們的生意。
結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緊接著又殺出一個準90后小伙子,談起他的互聯網餐飲創業經歷,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這個小伙子,僅僅憑借自己對餐飲外賣趨勢的判斷,以及未來前景的看好。
一個人,用信用卡透支,居然膽敢開創自己的外賣事業。
他說,他對那些毫無情感的快餐,早已經厭倦。
為了給都市中同樣打拼的小伙伴帶去一份有溫度、有情懷、有營養的盒飯,他決定自己采購、自己制作、自己配送。
甚至,他還喪心病狂地自制盒飯包裝盒,因為市面上的盒飯包裝盒太LOW了。
這個家伙,一定學過演講,或者有表達欲望。
講到興奮之處,居然還拿出了電腦,分享他當初的商業計劃。
奕宏從商業角度來看,他的計劃真的挺不錯。
唯一的問題是,他靠自己一個人居然要干一家公司才能做的事情。
當他講到自己一個月瘦了15斤,一次不小心切到手,不得不中斷生意,而他在高峰期一天送出最多200盒10多單盒飯。
他和每一個顧客接觸、互動、信任培養的經歷。
他因為經濟拮據,而導致沒法租用很好的廚房,因為人手不足,導致的供應效率低下。
還有講到一個鐵桿天天預定盒飯的姑娘。看來是喜歡上了這位萌萌滴送盒飯小哥。
有思考,有前瞻,有行動,有執行。膽大包天,心細如發。
在他們的生命里充滿了無限可能。
這兩位分享者讓我們在場的每個人都對90后有了新的認知。
誰說他們是腦殘的一代,誰說他們不靠譜!
奕宏始終認為:一代定比一代強。
這個家伙在我這個所謂的磚家面前,毫不畏懼,滔滔不絕地分享了近兩個小時。
這他媽是我的場子好不好,那些小伙伴是來聽我分享的好不好。
可是,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他們倆的分享已經幫我做了最好的證明。
我那個開城事咖啡的朋友投資了400萬,可是她的咖啡館何時盈利尚且未知。(哎,這是沒和我咨詢的杯具啊。早加入我的俱樂部,400萬夠干一個漂亮的互聯網餐飲項目了)
而那兩個90后,一位我真心想投資她們;另一個已經被豪華創業團隊收編。
從他們兩個創業團隊來看,說明他們對消費者需求極其敏感,同時能夠快速地定位精準人群,快速根據市場反饋做出產品,并有新意地創造用戶驚喜,這對很多70后團隊來說,可能需要走很長一段路,而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滿足自己人的需求罷了。
回到南京,我又約了她們另外兩個伙伴,她們身上那種對市場的敏感,對產品的投入,對事業的執著,真的讓我為之感動。而她們對90后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的把握,更是讓奕宏覺得年輕真好。
難怪說,85后、90后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我這個70后的移民還要跟她們多學習。
未來十年,90后一定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而要想獲得她們的心,只有找90后來完成。
互聯網餐飲是大趨勢,外賣是大趨勢。
得90后,95后得天下,這是大趨勢。
再次重申:
2015年必是互聯網餐飲元年,也必將是互聯網餐飲品牌爆發年。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的《互聯網餐飲大趨勢》系列叢書已經準備初稿,并將獨家在我的微信公眾號里連載!
謝謝你們的持續關注,支持原創、支持獨立價值觀,獨立思考。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