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海底撈出事了!
今天,一篇關于《臥底海底撈:老鼠爬進食品柜 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的報道,刷遍了餐飲人的朋友圈。
海底撈得罪人了?被黑啦?還是,同行惡意競爭?
一時間,這一事件在餐飲圈引起了大面積的關注和討論。
而就在眾說紛紜之際,海底撈給出了正面回應,大大方方的承認了錯誤,這一回應據事件發生不過短短幾個小時。
海底撈回應:問題屬實,我們十分愧疚!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是餐飲企業的生命線,海底撈張勇自己就曾經說過,“海底撈可能有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出問題,如果發生,死亡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乃至上年;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所以,在事件發生后,下午兩點半左右,海底撈官方微博上就發布了《關于海底撈火鍋北京勁松店、北京太陽宮店時間的致歉信》。大方承認問題屬實,沒有辯解和推脫責任,沒有任何套路,表示愿意接受批評和監督。
海底撈再次回應: 員工無需恐慌,董事會承擔責任
隨后,海底撈發布通報再次回應該問題,稱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停業整改、全面徹查,并組織所有門店排查。
此外,通報稱涉事停業的門店干部和員工無需恐慌,該類事件的發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層次的管理問題,主要責任由公司董事會承擔。
面對問題,海底撈反應神速,不回避,敢承擔,后續整改措施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又把事故主要責任攬到了董事會,既安撫了員工又樹立擔當形象,堪稱危機公關典范了。
問題背后暴露管理漏洞
但,這一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對于全國火鍋連鎖巨頭海底撈來說,無疑是給品牌形象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目前,海底撈在全國有近兩百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海底撈開店速度非常快,在2014年之前,海底撈以每年5-8家店的速度擴張,而在2014年之后,開店速度幾乎是之前的6倍左右。
而,這次出現的后廚的一系列衛生安全事件,背后折射正是在快速擴張之下,海底撈門店管理失控。
門店員工操作流程不規范
在這一次的媒體報道中提到了兩個細節:
一,海底撈后廚洗碗間的員工將用來清掃地面、墻壁和下水道的掃帚和簸箕,用作清理洗碗機和儲物柜,并且在清掃工作完成后,員工將簸箕和抹布被放入洗碗池內清洗,掃帚放在洗碗機傳送帶上面瀝水。
二,后廚下水管道堵塞,配料房的工作人員,使用供顧客吃火鍋時使用的漏勺,來清理堵塞的垃圾雜物。漏勺使用完畢后,被放入裝餐具的鍋中一起清洗。
海底撈的員工在清理后廚的過程中,出現的這兩個細節就直接暴露出,其員工操作流程的不規范。
店長、經理等管理層的麻木
海底撈這兩家門店后廚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和門店店長、后廚經理等管理人員的管理麻木有非常大的關系。
首先,在報道中稱,在員工使用漏勺清理下屬管道等不規范的舉動的時候,后堂經理只是看了一眼隨后轉身離開。
其次,臥底的記者稱,入職第一天,就在后廚里發現老鼠的蹤跡,有的老鼠甚至會爬進裝著食物的柜子里。而在暗訪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海底撈勁松店請除鼠公司清理過一次老鼠,但沒過幾天,又有老鼠出現。
針對這一細節,有過多年店長經驗的餐飲人表示:“一般來說,餐廳會出現老鼠和蟑螂是很正常的事情,的確也沒有辦法根除,所以好一點的餐廳除鼠次數都在每月一次。但是像海底撈這兩家門店是屬于鼠患比較嚴重的,這種情況,店長應該要及時通報,應該再增加除鼠的次數。”
質檢部門檢查不到位
海底撈后廚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除了員工、經理、店長的失誤之外,還有質檢部門的缺失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比如,臥底記者在海底撈勁松店和太陽宮店的時候,都發現洗碗機雖然每天會打開清洗,但都只是清洗表層,內部的油污并沒有祛除。
在記者打開洗碗機的機箱蓋的時候,可以看到傳送帶一側沾滿了油漬,洗碗機內壁上沾滿了油漬和腐爛的食物殘渣,洗碗機內的蓄水池滿是黃色的污水。
記者把洗碗機蓄水池里的水排凈后發現,蓄水池內壁上沾滿了的油脂,用手可以刮下厚厚的一層。蓄水池內還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掉落的碗盤,上面早已沾滿了油脂。
這些現象,都暴露出海底撈質檢部門檢查工作做的不到位。
小結:
海底撈作為全國餐飲行業里的標桿,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自身品牌形象,更可能波及整個餐飲行業。
就如很多網友評論的那樣,“連海底撈都存在食品衛生、安全的問題,那么,其他不那么知名的餐廳就可想而知了。”
食品安全監管只會越來越嚴,不僅這些處于風口浪尖的大企業大品牌,任何一家餐廳都要警鐘長鳴,時時自查自檢,而且要打持久戰。食品安全是餐企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的機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