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奕宏:透過“蔻兒的私人會客廳”看圈層營銷

    這樣說可能有點矯情,但我還是要說:緣起一定是因為一場命定的修行。

    我在安樂的溫室里被養了十來年,大部分的婚后生活都是一位全職太太的身份。不過其實不管現實中出演何種角色,一個人骨子里的東西是不會變的,比如說我,有著對自由靈魂和獨立意志的與生俱來的渴望以及一顆博愛的心。而作為一位全職太太,富足的一般都是金錢和時間。于是我用了大把的時間接觸玄學靈修和中醫養生、也用了大把的金錢折騰居家布置。

    強烈的命運推手出現在去年秋天我正式接觸道家內養功以后。

    通任督二脈于常人來說可能是一件關于身體的玄妙的事,不過于我,最大的感覺則是內心力量的充實和強大。突然覺得無所畏懼的我做了一個選擇:我要獨立創業(這個決定一定是影響我一生的,而且它已經影響了)。經濟獨立是獲得所有所謂精神獨立和靈魂自由的最基本前提。

    關于做什么,其實最初我并沒有明確的方向,應該是開一家店吧,咖啡館?畫廊?主題旅館?素食餐廳?或者是它們中間某兩三種的結合體?真的,這些都有想過。不過在略微經過一些市場調查后我決定先學習。

    于是我開始了漫長的將近十個月的過渡期,這期間我接觸了大量文藝青年熱愛的跟咖啡和藝術品相關的業態、走了日本臺灣廈門幾個地區,其中的心路無法一一述說。但是想要做的一個業態模式越來越清晰——我想要做一個生活空間!一個可以展示我的生活美學態度的空間,安靜地呈現自己,等待志同道合的好友到來。

    這個初衷從此再未更改。

    2014年5月底,我遇見了它,這棟樓,那時還不叫享園。

    從前任經營者接手時這里就是一個傳統的餐飲會所,之前以公款宴請的客人居多,裝修各種土豪遺風專業的廚房是現成的。我覺得不管以后這里要變成幾加幾的模式,吃飯總是少不了的,房租成本也在我的預期內,于是我接下了它并且花了將近2個月時間把除了壁紙和吊頂以外的幾乎所有軟裝都換成了我的。

    期間,朋友和老客人過來吃飯喝茶一直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享園幾乎是從我接手第一天就開始了它的餐飲生命。而我也開始尋找最適合它的生存模式。因為我不希望它是:一,家,飯,店!

    先是大家介紹朋友來吃飯。。你懂得。。于是調整菜品。。,

    接著發現不管菜品調整到什么程度,客人還是這么少,而我本能地堅持一個私人會客廳絕對不能用公開廣告推廣,保證私密性是底線。于是籌劃各種活動,茶藝表演、太極講座、同修活動。。。一個月后客人還是這么少!我覺得我肯定被慣有思維限制到了一個瓶頸。而我這么多年賦閑在家,所謂的人脈圈那么窄就算所有的朋友都支持,因為成本和定價的緣故,他們到享園來吃飯這件事也沒辦法變成一個日常普通消費!

    如何能讓這個私人會客廳自己養活自己是一個問題!

    這時候我的修行老師來了一趟享園,他告訴我:經營享園這件事本身就是學習,放平心態,多結善緣,多參加提高靈知能量的學習團體,耐心等待美妙的事情發生。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初衷和根本——修行!

    老師走的第二天,我搬走了原來留出來的臥室的大床,買回來十幾個大蒲團,臥室徹底改造成了道場。這件事,我沒有后悔。后面漸漸發生的事證明:我的道場在為我積蓄能量,匯集善緣和人氣。這是享園的靈魂所在!

    老師走后半個月,我參加了一個互聯網思維研習社、參加了一個財富俱樂部。我的新靈感和新貴人于是一一出現。此處略去一萬字……

    之后的變化是:

    一、享園的內部一共二層樓三張用餐桌子被我換過不下十次不同的擺放法,小伙伴們幾近崩潰,一聽到我說“來,挪一下這個”就各種抓狂。

    二、我們跟來過享園的客人建立了一種穩定的感情連接,我徹底放下了修行人自命不凡的清高,更愿意以家人或者好朋友的姿態出現在他們面前。我的助理、管家、阿姨成了他們眼里的家里人。

    三、我的老朋友們以2-3個固定的小圈為基礎在往外發展新朋友進來。他們中間大部分以企業家、銀行業、建筑設計師為主。在我完全估計不到的情況下不斷有新的貼心貼肺的朋友到來。

    四、基本上每次預定,我都會親自幫他們配菜單。(要看訂餐人最近一次什么時候來的,吃過些什么菜,好哪一口。。。),新的有機食材也找到供貨商了,而且居然很近很方便。而菜品的調整基本上是每周都有變化,總體來說提升幾個關鍵菜品以及關注養生和有機食材是重點。

    五、因為來這里的朋友日漸穩定,建立享園最初的藝術夢想也在慢慢地浮現:藝術品收藏、沉香的運用、畫展籌劃。而茶藝和咖啡反倒成了僅僅是朋友坐下來時可以品嘗和分享的一種錦上添花的消遣。

    其實,最后,這還不是最后,這才是享園經營的第五個月,商業模式微調會一直持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享園已經完全打上了蔻兒的個人印記!關于私人會客廳、生活美學推廣者、修行者這三個微信身份標簽貌似已經跟現實中的享園主人身份吻合。而我,接下去,要去參加中國美術學院的禪意主題風格室內設計師短訓班。

    這一場享園故事和我的修行人生剛剛開始,心懷感恩,我們一起前行好嗎?

    ———————————————————————————————————————-

    以下是我的體驗和觀點:

    這是一個非典型的初次創業者的真實故事,主人翁蔻兒是一位充滿靈性的、注重精神,同時又不缺乏物質的創業者。可以看到她雖然沒有經商過,但是卻有很高的商業悟性。

    享園的私人會客廳這個模式,應該說非常吻合她的生活圈和生活形態。以禪修、美學、藝術為主題,以有機美食為媒介,而形成的一個私密生活空間。

    我和她結識是因為在中歐研習社學習班的學習,因為她看到我寫的《透析餐廳經營的本質》,關于餐廳的本質是社交,餐廳的成功取決于營造一個吸引目標人群的場,這樣一個觀點讓大家有了共鳴,于是邀請我去享園作客。

    兩次去享園,時隔一個月,非常驚嘆于她對精益創業的領悟與執行力,正如文中所說,蔻兒憑借她對美學藝術的理解,不斷地在原有土豪建筑的基礎上,完善她的禪修藝術空間。而對于菜品的質的突破,更是令人驚喜。(第一次,我和王小白童鞋去體驗,事后我們給她的餐飲提了很多意見,她不僅欣然接受,更重要的是短短一個月有了本質的改變,更加吻合目標人群的需求)

    根據我的粉絲經濟核心思想,一個生意就是聚焦精準的目標人群,挖掘該人群的痛點,圍繞他們的核心需求,做全流程的極致體驗。

    我能清晰地看到她不斷在為她的目標人群做極致體驗:邀請制的設立,私密的空間,禪修美學藝術主題,有機蔬鮮美食,家文化的服務體驗。而她去參與的學習,也是更好地接近與了解她的消費人群。

    有的人天生就有商業悟性,無論她被雪藏了多久。而蔻兒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蛻變成一位精益創業精神的創業者。我更相信正如她的禪修老師說的:經營享園這件事本身就是學習,放平心態,多結善緣,多參加提高靈知能量的學習團體,耐心等待美妙的事情發生。

    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初衷和根本——修行!

    我相信正確的禪修會讓人有更接收宇宙的能量,也更能幫助一個人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洞察人性。(喬布斯當年也是透過禪修,讓自己從一個商業天才變成商業之神)

    蔻兒的私人會客廳商業模式很難復制,也很難規模化經營,但卻是一個實在的圈層營銷,粉絲經濟的案例。

    我想報道一些創業者文章,透過不同創業者的創業心路歷程,讓大家知道選擇創業是你人生中做出的最有意義的一次決定!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行者奕宏,名余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社交網絡人,15年植根本土品牌營銷,專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獨創《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國內研究粉絲經濟的第一人;品途網、新食品雜志等多家新媒體特約專欄作者,文章被眾多專業網站及平臺收錄。任多家媒體、商業集團、企業品牌粉絲經濟戰略顧問。

    最近應許多朋友對我的餐飲方面的咨詢,準備開課,但我希望用一種更好玩更有創新意識的模式來開展這個課程,目前暫不透露,大家有對我餐飲粉絲經濟課程感興趣的可以先填問卷表,大家相互了解,雙向選擇。

    問卷表:http://www.sojump.com/jq/3882674.aspx 填表之前1、看過行者奕宏QQ或者公眾號文章三篇以上,對粉絲經濟有一定的理解和認同;2、準備下決心做餐飲美食,對餐飲市場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已經在做餐飲,尋求互聯網經濟下新的提升的突破,相信粉絲經濟能夠重塑和提升企業品牌;相信社交網絡營銷是企業成功的必由之路。

    公眾號:xingzheyh 可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色“行者奕宏”關注 QQ:598684088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多轉發、分享,越多分享、越多收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31.html

    (0)
    上一篇 2014年10月16日 19:40
    下一篇 2014年10月16日 22: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