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泡在深,港粵,不得不提及火爆蓉城的探魚。沒錯,他的名字就叫探魚,取得是炭烤魚的諧音,又是探尋烤魚的意境。
傳聞它24小時營業,一天翻臺13次,目前在蓉城開了四家分店,開一個火一個!
盛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劉巧琴董事長力邀我去探訪,同行的還有胖魚頭連鎖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杰。
我們晚間九點半到位于深圳海岸城的探魚,目的是為了避開高峰期。盡管我們做了要排隊的思想準備,但是當我們拿到60多號的排位號,并被告知要等一個多小時后,我們還是崩潰了!!!
于是,我們只好先在海岸城轉了一圈,當時沒看到任何一家有需要排隊的,就更加加深了我們一定要在探魚體驗一次的決心。(人就是喜歡扎堆,而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探魚也罷,外婆家也罷都深諳此理)
這是我大概晚上22:00多拍的一張照片
這里不得不提及盛莊餐飲的劉董事長,我從她身上看到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沒有她的堅持,我們可能也就打了退堂鼓,要知道大家可是剛從蠔爺的舉人爺的生蠔館飽餐了一頓!晚上21:00左右到的,近23:00吃到,所以這次探店成功最要感謝的是劉董。(也要感謝我們粉絲經濟訓練營泓杉姐,幫我們順利送到海岸城!)
大約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被前臺叫號小妹開恩,有了自己的餐位。
點了兩杯飲料加一個麻辣炭烤魚,再加了四份蔬菜。服務我們的小妹,伶俐又可愛,這個絕對是探魚的加分項。他們的服務生大多是年輕的90后,穿著工裝牛仔,顯得非常有活力。每個人都在忙碌著,有點洋快餐里服務生的感覺。
服務生與顧客必須同頻,如果你想獲得85后的吃貨,就不要用60后的大叔大媽,沒共同語言,無法社交啊!
我們的服務生小妹幾乎有問必答,而且永遠保持笑容。因為就是想來體驗和考查的,所以我們真的問了她好多問題,甚至問到她老板年齡!當我們問他為什么選擇這家企業時,她說她喜歡這里的氛圍,同時她們有一群非常要好的小伙伴,而且他們會努力被評為優秀服務員,他們優秀的小伙伴會輪流請大家喝飲料等等!工資方面她來了才三個月,工資不到三千。而我們從她一直微笑的面目來看,她是真的喜歡這里。所以即便是在我們要求退換菜品的時候,她也依然微笑面對。
很快,我們的炭烤魚就上桌了。很遺憾,我們吃了兩筷子,就覺得肉質板結粗老。我們懷疑是死魚做的,要知道這兩位可都是餐飲行業高手。作為極其挑剔的王小白童鞋也對待美食毫不含糊。
接下來的一幕,我們就發現探魚的第一個成功秘籍了。當我們投訴魚不新鮮時,當班經理一句沒說,立馬給我們換掉,并且在換成品之前,拿來一條烤好的魚(并沒有完全做好),讓我們先嘗一下,并告知這種魚烤好后,容易板結。如果不能接受,可以更換另一個品種。(你看,他完全可以先拿一條這樣的魚來證明,不是他的錯,是我們點錯了。而且,我們四個人的口音一看就是外地人,不會來消費第二次。這個也充分說明,探魚對店經理的考核指標,應該不是凈利潤率,而是顧客滿意度!)
這個服務讓我們心服口服。二話不說,我們接受了他的建議,換了一個價格更高的品種。
這樣的無條件換貨,貌似只有在淘寶里經歷過。別說什么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有這樣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品質,你也試試。
別說電商靠價格戰搶了線下商場的零售生意,就是線上的這類無理由退換貨把80、90和我這種混在90后里的70后給慣壞了!
我們匆匆地吃完烤魚,味道真心一般。(一時是大家都是美食家,二是這幾天都是吃的深港名廚的美食,三是剛剛吃的大餐)不過,結賬時發現人均消費50元,也就知道探魚成功的密碼之二了。人均50是大眾餐飲的標準線,外婆家,綠茶,弄堂里,晉家門,南京大牌檔,這一個個無比火爆的餐飲品牌無不是把人均50元吃飽吃好吃歡樂作為一個硬指標。
便宜是硬道理,性價比是硬道理。50元,你買不了吃虧,你買不了上當。50元雖不足以讓年輕食客尖叫,但已經足以讓他們找到排隊1–2小時的理由!
當然,探魚的成功決不僅僅是便宜和服務,他的命名,裝潢,菜品設計,服務生團隊管理,一切都圍繞著80,90后的人群定位而來。可以說,他的老板一定是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他知道誰是他的粉絲,他們喜歡什么,討厭什么,在什么情況下,會成為回頭客,甚至帶朋友來,推薦朋友來。(很多餐飲人今天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是服務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越精準越好)
要知道,在面對80.90后的消費者,這類餐飲品牌已經駕輕就熟,就像盛莊餐飲的劉董說,我不能按照自己的眼光和口味來理解今天的新一代顧客。我們唯有深入理解和洞察,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喜歡什么,傳播什么。
奕宏作為一個新餐飲的觀察者和研究者,透過探魚的火爆,也再次驗證今天我們不理解、不接受新一代的吃貨,就很有可能被這幫吃貨給拋棄!
我也研究了探魚在社交網絡,o2o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可以這樣講,今天任何一個忽略社交網絡的餐飲品牌,除非你的顧客不是大眾化,不是80后,否則將非常危險。
今天白天,奕宏去了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句廣告語用了幾百年,太棒了。十多年前的桂林,陽朔恐怕比今天更吸引我這個70后。可是我們的新一代長大了,他們究竟喜歡什么,受誰影響,他們眼里的甲天下到底是什么,也需要我們不斷觀察與考證!
而什么才是他們喜歡的餐飲品牌?什么才是他們追逐的、瘋狂推薦的餐飲品牌?什么才是他們不斷分享、進而迷戀的餐飲品牌?我想探魚找到了直達80后90后心智的密碼!
奕宏作為新餐飲美食領域粉絲經濟研究者,會從一個吃貨的角度,從一個粉絲的角度去解讀探魚這類品牌。關于探魚,我也將從不同角度來解讀,歡迎各位吃貨,餐飲業大拿拍磚與爭議!
晚上多喝了兩口桂林三花酒,文章可能寫得有點亂,請見諒!
行者奕宏:餐飲美食領域粉絲經濟研究者,個人微信:xingxheyihong 公眾號:xingzheyh 新浪微博:行者奕宏 歡迎大家多多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