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爺:我們不缺顧客,我們只服務粉絲

    有關雕爺其人,有網友如此評價——此人對商業的理解和感覺堪稱天才,能將復雜的道理以淺顯的方式講得生動有趣,亦能于至簡之處獨出機鋒。偏其生性放浪頑劣,每遇到裝B之人,或似是而非的糊涂觀點,二話不說抄板磚便拍,拍得又準又狠,令被拍者憤然偏又無力反擊,令旁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

    如果說品牌建設是一門武功,那么,雕爺一定是深諳門道的個中高手。

    繼把阿芙精油從線下搬到線上做得風生水起后,雕爺又做了一個不一樣的餐廳——雕爺牛腩。

    其官方將雕爺牛腩餐廳稱為中國第一家“輕奢餐”餐飲品牌,其烹飪牛腩的秘方,是向周星馳電影《食神》中的原型人物——香港食神戴龍——以500萬元購買而得。

    奕宏拆解:第一家輕奢餐,新品類法則,一出來就是第一,無人能比! 能看懂這個,你就節省了500萬廣告費!

    5月20日,雕爺牛腩結束了長達半年的“封測期”,在北京大悅城和頤堤港兩家店同時開業經營。

    奕宏拆解:很多人會認為封測是個噱頭,其實封測是游戲里的一個概念,被引用到餐飲業,雕爺又是第一人。所以所謂創意就是兩個舊東西的重新組合,或者是跨界概念引入 。

    本月初,雕爺在知乎上回答了網友的提問“雕爺牛腩開業初期的營銷效果如何?”,分享了他對品牌建設的認識以及對雕爺牛腩品牌運作的心得。

    以下是雕爺在知乎上題為《給雕爺牛腩降降溫》的回答全文:

    《給雕爺牛腩降降溫》

    好吧,我承認,雕爺牛腩第一階段,也就是“劈開腦海”階段——我估計很多人更樂意將之稱為“炒作”,呵呵,我也不反對——反正,已順利結束啦。

    我一直把品牌建設,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劈開腦海”,“補充記憶”,“品牌升華”,這些陳詞濫調,以前我也談過的……但我和我的團隊,一直以來,都津津樂道于:賺到很多錢,甚至上市,都根本不能令我們激動,最令我們興奮的,是成為“教科書般商業案例”,不夸張的說,雕爺牛腩在“劈開腦海”階段,完美收官,就算未來寫不進O2O的成功案例,寫進虎頭蛇尾失敗案例前100名,還是綽綽有余地~~哈哈哈哈哈。

    奕宏拆解:雕爺的品牌建設三步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很多大小品牌沒有建立成功,就是缺乏完整的體系,講白了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走到哪,算哪。或者,根本就沒有品牌意識。 甚至認為有個商標就是品牌了。

    做任何一個品牌,第一階段最難。幾乎99%的品牌,還沒能令消費者知道是干嘛的,就倒閉破產了。只有極少數品牌,能熬到第二個階段,而只有鳳毛麟角的奇葩,能夠安享第三階段帶來的榮耀。

    事實上,我認為現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階段,就是互聯網改變傳統地面生意。想想看,實體生意,在以前得熬多少年才能令消費者“劈開腦海”知道你是干嘛的?而現在,以雕爺牛腩為例,這才短短半年多時間“封測”,就已經至少令幾千萬人知道了,“噢,這幫家伙賣一碗500萬元神秘配方牛腩的!”

    當然,這離最終的成功還很遠,但不可否認,我們至少在目前的兩個商場,北京朝陽大悅城和頤堤港,首戰告捷,人滿為患。人們不惜在大悅城等位兩三個小時,就為一嘗新鮮。而頤堤港因為是個新商場,別的成名已久食肆,例如中8樓、越南妙等都門可羅雀之時,我們居然門口在排隊!

    奕宏拆解:社交網絡讓品牌建設、品牌拓展都有了全新的戰場和全新的思維,而絕大多數企業還僅僅停留在用微博、微信拉客、吸客的思維模式上,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不說了,和雕爺的思維境界比起來,絕大多數企業干得都算雕蟲小技。

    因為戰略上不重視,所以戰術上也很輕視,很多企業弄個前臺、搞個文員,或者花個3000塊,就想找一個懂社交網絡的人才,然后外行指揮內行,就知道加粉、加粉、加粉!拜托了,你講的那個微營銷跟雕爺講的用社會化營銷建立品牌根本是兩碼事。

    更令人欣慰的事,我們開始有死忠了!

    而且中國人外國人都有,哈哈。頤堤港因為挨著奔馳中國的總部,一群老外,現在把我們這里當食堂了,中午寧肯排隊也要吃,還反復吃,還帶著老外朋友來吃!抱歉,你們覺得我崇洋媚外?我倒不這么認為,你能欣賞iPhone之美,老外也能理解中餐之妙。我能認為生蠔那叫一個鮮,老外也能理解我的牛腩那叫一個爽。

    所以,多多少少,這解釋了我一個判斷:美食,是應該具備普適性的,即使刨開地域、文化、傳統、童年烙印,依然可以被“海納百川”的舌頭所接受并贊美。就仿佛無數小時候聽著京劇、豫劇、昆曲、河北梆子長大的中國人,開始喜歡上歌劇后,即使聽不懂意大利卷舌音,仍然淚流滿面。

    好吧,回到中國死忠,這才是我們大本營,起碼近10年都會是。我喜歡伺候他們,就像我們和小王子70周年版權合作的阿芙精油限量版——別想了,都賣光了,4天之內,就賣光了——只有我們的死忠,才能發現“那只小羊藏在哪兒”,心中最柔軟部分被戳中。同樣,只有雕爺牛腩的死忠,才會發現,拌咖喱牛腩的空碗,是燙的,這僅僅為了吃咖喱牛腩時,能延遲溫度被降低,雖然,僅僅延遲一兩分鐘而已。

    說到這,跑個題,我們每天都在微博監測,居然評價分布是:“70%好評,20%中評,10%差評”。這個比例,太令我詫異了……我是驚訝于好評率之高。

    奕宏拆解:“70%好評,20%中評,10%差評” 這叫輿情監測,社交網絡是用來建立與粉絲之間關系的,所以考量的指標應該是關系,而不是尼瑪什么粉絲數,轉化率,購買率。先社交,再營銷。他喜歡你了,成為你的死忠了,還怕他不消費,還怕他不傳播?

    我對外營業前,比羅永浩童靴3月27錘子展示會時還是樂觀一些的。他預估自己至少有10的好評率,我是預估對半開,一半挺我一半罵我。但我畢竟是收費的,而且還不算太便宜,在兩個購物中心的餐飲層,都是第一陣營的價位,就算不是最貴,也是最貴那一撥的,錘子OS起碼還免費呢……

    有人問了,原來你丫那么沒自信呀?呵呵,這種“沒自信”其實也源于我自己的經歷。

    有一次,和菜頭、羊羊羊,魔教教主,J哥我們幾個小聚,忘了誰了(那天我因為打網游到晚了),拿來一瓶30年茅臺,菜頭和教主,都是白酒“酒膩子”,一致鑒定絕對真酒,什么微黃色、掛杯、還一堆我聽不懂的名詞,總之,他們丫爽得呀,滋溜兒滋溜兒的一口口抿,不亦樂乎。我禁不住誘惑,也陪他們丫喝了幾杯——抱歉,我仍然認為,難喝死了!呵呵,我的味蕾,就是天然不接受白酒,咋整?

    想當年,和菜頭裸奔來北京,行李被托運到內蒙,就剩一箱沒貼牌的軍隊特供五糧液跟隨到京——據說菜頭用童貞換來的——我陪著喝了兩天,也依然覺得,中國白酒,就是臭的!一點不香,噎在嗓子咽不下去,然后打嗝都是臭的。

    另一次,我老爹過大壽,討他高興,餐酒選的30年塔牌黃酒。席間,我也跟著喝了——我冬天的時候,還經常喝口黃酒的。但是,我不得不說,我就是瞎喝,我完全區分不出這30年的和3年的有何區別……對我來說,最好的黃酒和普通黃酒,就是一個味兒。我能接受,我也喜歡,但就是分不出好賴。

    第三個經歷,是我參加一次富隆酒窖的酒會。那次,富隆把法國瑪歌莊的莊主請來了,法國人也好面子,每桌提供了一瓶30年瑪歌。我那桌都是老相識,全都是紅酒“酒膩子”,但平時也沒機會嘗這種極品的東東——據說胡錦濤同學去法國訪問,不去拉菲莊,只去瑪歌莊,但是,他也頂多也就喝這款30年到頭而已。如果你問我到底味道如何呢?我據實回答,確實好,如果你讓我盲品,我都幾乎能辨識出來——但是,但是,但是,也就是好那么微妙的一點點而已。

    回到問題之初,我的這三次經歷,使我認識到,真正能大贊雕爺牛腩的,可能也就三分之一而已。一部分人你做出大天來,他們也不喜歡,就像我天生不爽白酒一般;一部分人覺得還行吧,但怎么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并不是高度重復消費的核心顧客,一如我喝黃酒;只有最后一部分,真能品評出優劣來,但告訴大眾的也應該是,哥們,這仍然是牛腩,別想象成玉露瓊漿,絕不會和《食神》里那個女評委一般,躺在飯上打滾,“天啊,這輩子以后吃不到這碗黯然銷魂飯,我還怎么活下去呀?!”——恰到好處,好似我對30年瑪歌的態度,真是好酒,但你得懂,才能品評出細微高妙,然后,日子該怎么過就怎么繼續過下去。

    奕宏拆解:寧做榴蓮,不做香蕉!這是雕爺的名言。我們只服務我們能服務、愛服務的人。所謂,我不是人民幣,不能讓人人都滿意 。另一方面,對待懂我的人,認可甚至是迷戀我們的人,我要加以百倍的認真態度去伺候他。這一點,想不明白,一切白搭。過去的舊企業總是在忙著干更多的營銷,做什么團購、拉了一幫你不需要的客戶,然后屬于你的客戶沒服務好,不屬于你的客戶來了一堆。當雕爺為有死忠粉絲欣喜若狂時,你還在為到底該服務誰?你到底要的顧客是誰而煩惱,神也救不了你!

    那么,我們接下來呢,就是每天扎扎實實苦練內功了。現在,品牌劈開腦海,已然不是優先事件了。傳統餐飲的扎實功底,才是。——當然,我認為,我們優點缺點都在這里:我們是餐飲行業門外漢,所以,我們創造了大量新鮮玩意兒。比如,有誰聽說過,中餐廳,每天服務員下班前分小費的么?店員們都High死了……我們的服務質量,不每天微小改進才怪。

    奕宏拆解:每日改進,微小迭代。引入小費制是解決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尊嚴,職業素養,職業水準的最佳路徑。隨著服務業在國民GDP占據比例提高,服務人員越來越難招,而另一方面,國人對服務水準要求越來越高,小費制是必由之路。海底撈,雕爺不過是在現階段,把小費設計在餐飲服務價格里,由企業來發放而已。這是一個過渡期,也是一個非常智慧的做法。

    出差在外,亂七八糟寫了點,最終一句話收尾:互聯網改造實體店生意的“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順之者生,逆之者亡。這次變革不會出現純互聯網那么明顯的馬太效應,幾個寡頭壟斷。這次,是千百個全新的、有個性的、提供消費者與眾不同價值的……至于我們,我們不賺顧客的錢,我們賺粉絲的錢。

    奕宏拆解:最近,關于我聚焦餐飲美食行業粉絲經濟研究一事,很多朋友表示質疑,或者認為我是要去開飯店了。我在此統一作答。第一,我和雕爺一樣,都不是所謂的餐飲人,但是我們都知道餐飲行業太古老了,太缺乏新的思維,尤其是在品牌建設、社會化營銷、粉絲經濟層面上。傳統的餐飲人根本沒有這個思維。所以,我憑著10多年的廣告經驗、數年的社交網絡經驗,打算找一批有新思維、新觀念、銳意創新的新餐飲人共同探索和實踐。水晶鞋婚禮咖啡、牛掰三道菜是我和陳罡根據我的粉絲經濟理論的第一批實驗。未來,你們還會看到更多。

    至于我會不會開飯店,哈哈,現階段,幫你開好飯店比我開好飯店要有價值的多!

    如果,你有新的想法,新的創意,也歡迎與我交流!也許我會把你的生意寫成案例,雖然上不了哈佛、長江,但是投個今日頭條,品途網、虎嗅什么的,還是有可能!

    行者奕宏個人微信:xingzheyihong 公眾號:行者奕宏 (xingzheyh)新浪微博:行者奕宏 個人QQ:598684088

    專注餐飲美食領域的粉絲經濟研究實踐,歡迎有志于此者多多交流,感謝您的關注,更感謝您的推薦與轉發!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58.html

    (0)
    上一篇 2014年8月12日 17:20
    下一篇 2014年8月13日 13: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