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我們喊出打倒老蔣50年代,我們喊出打倒美帝60年代,我們喊出打倒蘇修…..
這就是國家話語體系,在一段時間內,國家話語體系可以團結人民向著一個方向奮斗,在這一個話語體系之下,所有人的目標是一致的,別人對你的認知也是一致的。
套用這一概念,我們同樣可以復制在企業經營上,巴奴喊話海底撈,邀請海底撈加入“產品主義”陣營,實際上巴奴意在反復強調,自己擁有對“產品主義”這一概念的“話語體系”。它不同于slogan,slogan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迅速明白你是做什么的,但是話語體系更多表達:我的理念、我的價值觀、我的態度,所以格力喊出“中國造”,西貝喊出“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但是想想看,中國造的不止有格力,好吃不止有西貝啊!確實如此,所以話語體系的意義在于占據價值高低,進一步烘托自己的品牌價值,既可以對消費者喊,也可以對同行業競爭對手喊。巴奴深諳此道,甚至為此出書立傳,名字就叫《產品主義》。“產品主義絕對不是做好產品這么簡單,而是要用品牌思維、戰略思維、極致思維、信念思維來重新認識和解構產品”——杜中兵(巴奴創始人杜中兵,“產品主義”是杜中兵每次對外演講不變的主題)這是書中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對產品主義的一句經典詮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產品主義本質上不是“業務思維”,而是“品牌思維”,是思維模式。核心在于透過“產品主義”這一話語體系所透露出的信念,創造或推動一個需求,引領一個行業,成就一個品牌。這便是這么多年巴奴與海底撈輿論爭鋒的高明之處。
顯然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海底撈的輿論場并不能那么自由,任何一次發聲都可能會影響這家中國頂級餐飲上市企業的股價波動,股民、股東并不希望看到一個偏激的海底撈,更不希望看到海底撈“犯錯”。如今,海底撈總市值高達2782億人民幣(截止2020年9月19日),股價從疫情開始的最低點28.1港幣一路飆升至60.1港幣,最新公開的2020年中報告顯示,上半年海底撈營業總收入高達106.86億元,門店總數從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一路飆升到2020年6月30日935家,而這一切還發生在疫情考驗之下。所以,相比巴奴颯爽英姿,海底撈顯得頗為克制和穩定,但這也側面凸顯了海底撈在品牌傳播上缺少一個自己可以引領的“話語體系”,《海底撈你學不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擁有超強組織力、服務精神的品牌,但是很多人,很難說清我們學不會的到底是什么?而巴奴,則完全不同,直白了當告訴你我所堅持的就是“產品主義”!本以為抄襲事件的不斷發酵會影響海底撈的股價,但至少在最近幾天,海底撈的股價不僅沒有波動,反而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這是很多人討論的重點,我則認為,沒有一個成功品牌不是在不斷借鑒、學習乃至抄襲中成長起來的,餐飲行業則尤甚。中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率只有美國的6分之1,擁有近900萬商家、5000萬從業者的餐飲行業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分散”,而且不同城市間存在著顯而易見的代際差別,我想巴奴崛起自鄭州,也同樣曾深度學習、膜拜海底撈,而從簡陽崛起的海底撈也一定上下求索尋找自己的樣板和標桿。
百勝曾一度被質疑僅有肯德基和必勝客的苦苦支撐,是否會給公司的業務帶來單一性的風險。海底撈的擔心也同樣如此,如今,海底撈業績瘋長大部分依然來自于快速的擴張開店,即使上半年在巨虧10億的情況,也沒有停止開店的步伐。海底撈一方面加緊布局海外(至2019年末,海外門店數量達52家門店,營收超過22.7億元),另一方面著手進行品類擴張及收購。一二線市場存在代際差別的不同之間,依然有一個明顯的時間差,以外賣為例,當整體外賣市場用戶增速下降至12.7%時,四五線城市外賣訂單增長卻高達39.7%(數字來源:《2020中國餐飲大數據》),海底撈同樣二線及以下城市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一線城市僅占總收入的25.2%,而二、三線城市占比分別高達:44.1%和22.2%。而巴奴所在的鄭州,正式海底撈想攫取的下沉市場“肥肉”之一,而隨著巴奴在一線城市的穩步擴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巴奴和海底撈持續都會是一對冤家。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從農村起家的毛并不是不想去大城市,而是在大城市我們兵力沒有優勢,無法集中、無法擊破,否則大城市資源多多啊,為何不占?而在廣泛的鄉野,以運動戰的方式,則可以快速在有限的空間里形成“兵力優勢”,以“兵多者勝”的兵力原則,迅速打掉敵人。輿論戰的邏輯同樣如此,如果海底撈揪著“服務”的話語體系不放,巴奴也很難招架,而巴奴巧妙的首先提出“加入我們”,也就側面營造了一個可以集中話語體系優勢兵力的地帶。海底撈進則一步步被牽著走,海底撈不進則會被意會為不認同產品主義。這個品牌打法非常巧妙。
巴奴和海底撈的又一次交鋒掀起了很多餐飲老板群的討論,吃瓜的同時,我想很多老板都清楚今天餐飲業的競爭,我們真正面臨的“對手”并不是“隔壁老王”,而是不斷升級的消費者需求。海底撈借助巴奴不斷的“進攻”進一步坐穩了自己行業老大的位置,巴奴也因和海底撈的數次交鋒倒逼自己服務升級,而家喻戶曉。今天,如果真的去巴奴的線下門店問消費者,你是否了解巴奴和海底撈的故事?我想,大部分人會搖頭。最后,真正成就品牌的絕對不是簡單的輿論戰、品牌戰,而是服務的高質量和穩定性。這也就理解海底撈的顧及完全不會因此有任何影響,而巴奴的粉絲也不會因為和海底撈的對比而來或者不來巴奴就餐。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