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界競爭愈加激烈,各大品牌為求生存不斷開辟新戰場,跨界聯合,花樣百出。縱使圈子內已經硝煙彌漫,依舊擋不住圈外人的對4萬億餐飲巨餅的向往。
2019年,巨頭中石化終于按捺不住野心,跨界餐飲,賣完咖啡盯上快餐,為紅海戰場再添一把火!
在瘋狂進擊的瑞幸誓要與咖啡霸主星巴克一爭高下之時,咖啡界意外迎來了強勁對手——中石化。9月3日,中石化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石化易捷高調入局咖啡市場,發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中石化易捷在飲品界的熱度還沒褪去,又緊鑼密鼓地將手伸向快餐。9月初,中石化易捷以北京十里河易捷便利店為試點,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出了早午餐業務,直接對標連鎖便利店7-11。
門店數量是餐廳發展規模的重要指標,門店數越多,品牌輻射范圍越廣,捕捉用戶數越多。這一點業界“瘋馬”瑞幸咖啡最有體悟,瑞幸下血本一年砸出2000家店的壯舉為餐飲門店擴張史小小的書寫了一筆。
《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營業門店數最多的品牌是正新雞排,最新消息正新雞排門店已經突破了19000家,而易捷咖啡直接對標的星巴克、瑞幸,分別擁有3922家、2963家門店(截止到2019年第二季度),但這跟易捷便利店數量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提起便利店你可能最先想到家門口的“全家”、“羅森”,但數據告訴我們,加油站便利店才是真正的王者。最新數據顯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中石化易捷,背靠中石化3萬座加油站,已經擁有27259家易捷便利店。
中石化不僅給易捷帶來了2.7萬家的門店,還有附帶贈送了8000萬加油卡活躍用戶,8000萬微信粉絲,超2000萬的日均進店人次。
在餐飲界,咖啡巨頭星巴克擁有900萬會員,瑞幸咖啡擁有1200萬會員,中餐巨頭海底撈擁有3600萬會員,已經是羨煞旁人的數字,但跟易捷比也顯得不過如此了。
人流越大,顧客轉化率越高,交通樞紐是天然的流量池,更因為人流遠大于餐廳門店數,所以樞紐餐飲具有顯著的賣方市場特征。
由于樞紐顧客強時間觀念和低復購率等特征的影響,樞紐餐飲形成了獨特的基本調性:簡單的SKU,普通的味道,標準的衛生,最快的出餐速度。操作簡單,標品率高的快餐茶飲成為樞紐餐飲的主角,這也是中石化易捷選擇咖啡和快餐的內因。
中石化易捷的流量渠道建設完備,接下來只需要往已有便利店里填充餐飲業務即可。
天然擁有最低的租金、最廣的據點和最多的用戶基數,幸運的易捷餐飲一旦全面鋪開,體量就是業界第一。
中石化進軍餐飲業實屬蓄謀已久,早在2015年,浙江中石化就曾與喜士多便利店合作在部分加油站內開設易捷-喜士多便利店,店內銷售肉包、關東煮、熱狗等熱食產品;2018年,中石化與瑞幸咖啡合作以店中店的形式開展咖啡業務,探索餐飲業務。
1、模式:“加油站+餐飲+便利店”成為主流營收標配
中石化涉足餐飲的原因有二:一是受大環境影響,中石化的營收呈下滑趨勢,尋求新業務拉動營收乃情理之中;二是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加油站經濟發展模式,他們的加油站便利店非油品利潤占總利潤50%左右,而行業內人士估測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的非油品業務利潤只占總利潤的12%,提升空間較大。
由圖可以看出,“加油站+餐飲+便利店”成為主流營收標配。中石化這些年也在著力開發非油業務,開發“易捷”品牌,從油到便利店到咖啡再到快餐,逐步形成加油站營收網,構建獨具中石化特色的“人·車·生活”生態圈,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服務,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中石化做餐飲是深思熟慮后的必然結果,未來還會持續深耕。
易捷咖啡小程序一共提供了15種產品,價格區間在6—28元,產品涵蓋茶、果汁飲料、咖啡,除了特價系列,易捷還專門根據加油站情景打造了92#(黑白咖啡)、95#(時尚特飲)、98#(精品系列)三個系列飲品。目前顧客評價反饋并不明朗,打卡居多,點評網站評論過少,口碑需要持續觀望。
目前,易捷咖啡已經正式在蘇州、上海、武漢、南昌4座城市運營,采用了“外送+到店消費”的新零售模式。易捷咖啡雖然在加油站內運營,作為獨立品牌擁有獨立門店,與易捷便利店分開經營,裝修風格簡潔明亮。
跟重金投入的咖啡業務相比,易捷的快餐業務就簡單得多,僅以獨立產品的形式在便利店內銷售。中石化以北京十里河易捷便利店為試點,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推出了早午餐業務。
據了解,店內制作和加工食品均使用電,不用明火。早午餐的米飯和茶葉蛋在店內現做現賣,在價格方面,5元早餐包括一個包子、一個茶葉蛋和一份白粥,10元午餐包括一份葷菜、一份素菜、一份米飯和一罐價值5元的豆奶,產品構成單一,購買者多為內部員工,銷量和評價都不錯。雖然輿論常把星巴克、瑞幸、易捷放在一起對比,但無論是從咖啡品類、價格、取餐方式、門店規模來看,與易捷更相似的都是瑞幸,而不是堅持走高端路線的星巴克。
瑞幸雖然價格稍高,但考慮到瑞幸補貼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兩者實際價格區別并不大,易捷咖啡雖然位置稍偏,但低廉的租金使得易捷有多余的財力投放到外賣補貼中,最重要的是易捷咖啡的網點遠比瑞幸網點廣泛。
加油卡用戶加上外賣用戶,易捷咖啡發展值得觀望。在未來,易捷、瑞幸以及配送范圍內的咖啡商家之間的戰爭想必不會輕松。
相比規模化的咖啡業務,易捷快餐就顯得有些平淡了,有相關人士認為易捷快餐是對便利店業務的擴充,并不會對餐飲飯館造成打擊。
但有味君對這種觀點存疑,無論規模大或小,只要下場,就要搶占客流,就必然有一方利益受損。易捷快餐一旦形成規模,就直接對打周邊的廉價外賣。
便宜,快速,新鮮是易捷快餐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易捷有品牌背書,產品品質有一定保障,加油站一般遠離繁華地帶,周邊人群消費檔次稍低,對易捷便利店10元一份的快餐的接受程度較高。
中石化涉足餐飲的優勢顯而易見,巨大的流量和成熟的渠道讓易捷一出手就吸引了各方關注,但中石化的劣勢同樣明顯,品牌影響力低、顧客缺乏消費習慣、與第三方合作壓低利潤等問題都限制了中石化易捷的發展。1、中石化“買油郎”的形象深入人心,反而弱化了易捷的品牌影響力易捷便利店雖然擁有2.7萬家店,但是它的品牌認可度、影響力并不一定比“全家”、“羅森”強。這可能是很多交通樞紐店的通病,明明規模夠大,但存在感卻不高。加油站便利店用戶首先認可“油”然后認可“便利店”屬性,進店消費頻次自然比社區便利店低一些。中石化作為“大油頭”,這個問題更加明顯。此外,中石化做便利店帶著原油的質樸和粗狂,裝潢和商品擺放都很原始,簡單又冰冷,讓人缺乏購買欲。
便利店快餐并不是新鮮事物,在國外司空見慣,特別是日韓兩國的便利店經濟盛行,便利店已然成為普通白領和學生的能量補給基地,便利店餐飲也時常出現在影視劇中。
但日韓便利店快餐動輒30幾個SKU:不下十種口味的飯團、各色拉面、蓋飯、關東煮等等,而我國的便利店快餐的種類較少,通常一家寫字樓店會準備5個SKU,提升空間較大。
術業有專攻,中石化跨界餐飲最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專業不對口,所以中石化的餐飲布局一直依賴第三方合作。
咖啡業務一開始與瑞幸合作,現在雖然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品牌,但依舊選擇了互聯網咖啡品牌——連咖啡,進行戰略合作。連咖啡為易捷咖啡輸出完整的運營團隊,主要負責易捷咖啡的后臺搭建、產品研發設計、人員培訓等;易捷負責原材料的供應鏈、場地支持、品牌運營。
至于快餐則完全不具備研發能力,一直以來都借助第三方提供半成品。
合作省事,但讓利也是必然。而且品牌間分分合合是常態,并不穩定,一旦終止合作,易捷咖啡又要面臨新一波的變革換新。
說的多不如做的多,貼地肉搏才是餐飲王道!中石化能否靠著資本和渠道成功鋪開自己的餐飲版圖,為餐飲界注入新鮮血液,實在值得期待!
關于有味財經
基本內容:聚焦以提升餐飲門店效率為核心的供應鏈信息、知識、服務
服務對象:餐飲從業者、餐飲服務商、行業研究者
文章原則:
1、深度:深耕小切口,洞悉小體系
2、廣度:跨學科研究,拓認知寬度
3、顆粒度:注重實效,提供解決方案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