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大概有10萬家粥店,曼玲粥鋪要做到十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是10000家店。
粥,在一般人看來,只是早餐,但是,曼玲粥鋪用它的火爆證明:粥,是一個全時段的產品。
曼玲粥鋪始于2012年,2016年,開啟高速發展階段。2016年~2017年,曼玲粥鋪兩年開出了200多家門店。到2018年底,達到650家。截止目前,曼玲粥鋪共有簽約店鋪1100家,到今年底,有望達到1300家。而在2016年前,曼玲粥鋪三年只擴張了30家店。
從3年30家店的擴張速度到4年1100家,這中間起著質變的關鍵點就是外賣!據統計,曼玲粥鋪90%的營收來自外賣,一年高達幾個億!同樣是做外賣,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仙操作”,能讓曼玲粥鋪走上迅速擴張的快車道呢?

記憶點不在多,一個就夠了。曼玲粥鋪在記憶點的打造上,非常接地氣,就是量多。市場上的粥每份分量在400~500g,曼玲粥鋪的粥分量在750克,比其他家多了一半。
喝不完,就是一種記憶點!產品始終賣的是產品本身,所以,記憶點要從產品本身提煉!


一直到現在,曼玲堅持圍繞粥品類做升級,堅決不加其它品類。一個店里,粥、米線、面條、黃燜雞什么亂七八糟的品類都有,顧客對你的門店就不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如果什么都賣,就給不了消費者一個明確的購買理由。
所以,做品牌一定要專注,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做,在一個品類深耕,深度挖掘這個市場,做出讓消費者認可的產品。


曼玲粥鋪創始人鄧公斷說,自己開的不是粥店,而是圍繞粥這個核心的產品延伸。
雖然是粥店,但曼玲粥鋪的配餐非常豐富,包子、油條、春卷等,蒸的、煮的、炸的都有。因為顧客光喝粥也喝不飽,套餐可以吃飽,體驗也更好,同時也能提高客單價。
這個套餐的搭配非常有講究:首先選擇的單品全都是顧客點擊率比較高的;其次是便于出餐,操作復雜、難復制的單品不要;第三是毛利相對較高的。
很多堂食的產品并不適合做外賣,比如需要10分鐘才能出餐,配送時間過長口感會變化的,還有的是脫離好看容器體現不了它的附加值的,這些產品都不適合做外賣。
外賣的菜品一定得精心選擇,粥品類,就是一個低消高頻的產品,把它做得太高大上,顧客也不一定有這樣的需求。


粥做起來很簡單,易復制,而且毛利高,基本上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利。商品在外賣平臺上的定價一般在食材成本4倍左右最健康,這樣可以靈活參加平臺的各種活動,不做活動時,利潤還能更高一點。
無論是滿減活動還是直接打折,表面上讓利消費者,實際上能給品牌帶來更多露出的機會,這是提升門店曝光量、獲取流量的一個入口。所以,平臺上的活動都能參加最好。
在曼玲粥鋪,粥是引流產品,定價不算高,但顧客消費頻次高。所以,一個套餐里面有了引流產品,搭配的必須是利潤型產品。比如小油條,肯德基、麥當勞賣6元一根,曼玲粥鋪同樣品質的油條,只賣四五塊,雖然比大牌便宜,但利潤很可觀。


賣粥的不止曼玲粥鋪一家,但在平臺上訂單量最高的還是曼玲粥鋪。除了本身的產品質量外,速度是曼玲粥鋪取勝的關鍵。
外賣用戶的最大痛點就是速度,曼玲粥鋪30秒出餐的原則,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何做到30秒出餐呢?
首先,曼玲粥鋪是現熬粥,但是它是一大鍋一大鍋先熬好,再用小鍋進行調味。這樣可以保證外賣快速出餐。
其次,曼玲粥鋪的套餐一般按照蒸炸煮均衡搭配。后廚根據不同工藝分配動線,一個人負責炸,一個人負責煮,一個人負責蒸品,假設每個人負責的流程出餐只需20秒,大家同時配餐,一個訂單配齊就只需20秒。
由于外賣訂單主要集中在中午的一個半到兩個小時里,這個時間如果騎手沒有按時取到餐,不僅會導致消費者差評,影響復購,同時,平臺也不會給你流量(騎手報備后平臺會限制流量)。所以,外賣的出餐速度直接影響著訂單量,只有加快出餐速度,才能保證店鋪的曝光率。

小結:
速度是關鍵,產品是核心,品類要專一,搭配有竅門,定價藏玄機。做好外賣的5個要點,都在這里了!拿走不謝!
END

編輯 |小餐
統籌 |呂健
●十個加盟九個坑!加盟商必學的計算公式,建議收藏 ●1個月關店30家,那些“早晚要死”的餐飲品牌,都有什么特點? ●七夕攻略:什么樣的營銷,最容易撩倒單身狗? ●《烈火英雄》:1年出警7400次!都是因為他們……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電話/微信:1598235804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