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口號是海底撈好、很好、非常好,但是我選擇木屋燒烤,不要問我為什么,命中缺木,如果在名字中加個林,那我今年的小目標就是賺它一個億。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成功的秘密,就像一道菜的調料配方,只知道原料,不知道期間的比例,烹調手法永遠都做不出它該有的味道。張勇作為海底撈ceo,他培養出海底撈唯一副總經理楊小麗,后來又有了北京大區總經理袁華強,然后若干領班,等等管理者。這是我后面會介紹的師徒制。在這里方便理解同樣舉一個例子:張勇在當師傅的時候,肯定也不只帶了楊小麗一個徒弟,為什么只有她成為了大區經理,其他人就默默無聞了,原因很多:①.餐飲行業比較辛苦(客人坐著你站著,客人吃著你看著)客人會說這個太辣了,那個沒味道,不信你拿一串嘗一下(我想請問木屋的小伙伴,是你你會嘗嗎?),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很多人都未能堅持到最后。②.每個人的思維方式、理解能力、執行力不同,最終結果就不同。簡單說很多人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大家都懂得差異化戰略,也在打造差異化服務,海底撈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它給了服務員充分的授權,服務員在不請示上級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決定贈菜、打折、免單等優惠,這是對基層服務人員的信任,多了一份信任也就多了一份責任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信任的。一份菜品里面八個丸子,客人入座后發現是十人用餐,于是服務員跟廚房溝通,上菜的時候就變成了十個。用餐后又發現客人很喜歡某一道菜,在就餐離開的時候主動幫客人打包一份帶走。這樣的服務我相信很多服務員都能學會,只是決定權不在自己手里。其實海底撈從四川簡陽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做成全國乃至將來全球連鎖火鍋店,擴張的速度取決于人才培養的速度,人才培養最初為師徒制,徒弟只能學到師傅百分之六七十,越往后面傳承下去的東西就越少。為了規模,批量化培養人才逐漸轉型到績效考核。所以就出現了一些過分熱情,服務過度問題:比如考核服務員必須主動為客人撈菜,如果客人是一對情侶,理應男士去為女士撈菜,服務員為了考核晉升,所以這樣的服務反而影響了顧客用餐體驗。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是去模仿海底撈,而是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來改善我們日常工作中的細節。好的服務就是服務本質:想顧客所想。需要遵循功能腳本和情感腳本!顧客方面: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氛圍好這是功能腳本,服務熱情周到及時(敲黑板)關鍵是可以曬朋友圈。互聯網時代人們更喜歡分享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所以就餐的時候,需要得到我們服務人員的關注,朋友圈得到身邊人的關注就好了。我注意到在我們木屋燒烤吃飯的顧客,烤串把加熱爐堆滿的時候女士多數是自拍、擺拍。男士也拍,不過他們拍菜品比較多。團體就餐就會邀請服務員幫忙拍照。所以在傳菜的時候我盡量幫他們擺好看一些,這樣免費的宣傳我們何不借此東風,只是幫忙拍照是無法達到效果的我們想辦法讓客人的照片里面有我們想要顯示的內容才是雙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去營造一個好的氛圍,我相信好評自然來。加油木屋的伙伴們,千城萬店有我也有你一份,那時我們一起干杯。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