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爭加劇!老中青餐飲品牌誰能笑傲江湖?

    2018中國餐飲品牌力100強”新鮮出爐,按照這些餐飲品牌的形成背景,紅餐劃分出餐飲老、中、青三代。它們打造品牌力的秘訣是什么?有哪些清晰可見的時代紋理?

    近日,“2018中國餐飲品牌力100強”新鮮出爐(榜單鏈接:重磅!中國餐飲品牌力100強完整名單公布!),各個品類皆涌現了品牌力強勁的品牌。

    餐飲品牌力的生成,在不同的時代有獨特而又相似的路徑。或者是在漫長的時間里打磨提煉出來的,或者是抓住時機僅在一朝之間功成名就。

    按照這些餐飲品牌的形成背景,紅餐(ID:hongcan18)劃分出餐飲老、中、青三代,它們打造品牌力的秘訣是什么?有哪些清晰可見的時代紋理?

    百年餐飲老生

    險中求穩,品牌力依舊強勁

    餐飲行業,一個餐廳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年左右,能挺過10年的都能算是老品牌。而北京全聚德、東來順,杭州樓外樓、蘇州松鶴樓、上海杏花樓、廣州陶陶居等餐飲老生,憑強勁的實力走過了一個多世紀甚至兩個世紀的時間,至今屹立不倒。

    老字號的品牌力是時間的饋贈。它們曾是區域美食的佼佼者,靠菜品和服務匯聚成穿越時間的口碑,連結幾代人的記憶,沉淀下獨特、厚重的品牌文化底蘊。這是老字號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們的品牌力體現。

    近兩年,在新消費環境和新餐飲勢力的沖擊下,頻頻傳出老字號不敵“新來者”、經營狀況不佳的報道。如何用舊瓶裝新酒,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延續這份品牌力,是這幫餐飲老生們力圖破解的。為此它們做了很多嘗試。

    上市曾是一條敞亮的路徑。2008年全聚德上市之后一度業績飄紅,廣州酒家緊跟著也申請了IPO,只是廣州酒家上市路長,直到去年才成功過關。同年,創立于1925年的安徽同慶樓也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上交所上市,所募資金主要投向擴張和加固配送。

    老字號+資本的強強聯合,原本有助于前者快速擴張、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但老字號畢竟發展了數十上百年,根基深厚,牽一發而動全身,每一步都需謹慎,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全聚德上市之后直營店和加盟店共增加了49家,但因為模式太重,難以完全復制,經營狀況未能達到上市之初的預期。

    除此之外,老字號們還一直在年輕消費人群的邊緣試探,就像爺爺奶奶學習用微信一樣,通過新品牌或新業務,試圖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東來順的單人小火鍋品牌“青春逗”在業績不佳之后變身為“涮局”,與盒馬鮮生合作,欲借助線下體驗發力線上火鍋配送;熱干面老字號蔡林記近期也開出了首家智慧餐廳,用新零售迎合年輕人的快節奏;廣州酒家的子品牌“西西地則依循現下的口味潮流,主做融合菜,用中等親民的價格吸引消費者。

    在外界看來,這一系列的嘗試,見效的少,無疑是失敗的。而對老字號而言,嘗試的意義或許不是盈虧,而是從中總結經驗與教訓,以便更好地接近市場。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字號的品牌的號召力仍然強勁。目前來看,它們的品牌力更多體現在旅游餐飲和商務宴請中,給人高大上的感覺,但只要肯放下身段,拋掉厚重的模式,再將老字號的技法靈魂注入其中,未嘗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陶陶居,精簡產品,用原本精致的點心配上時尚但又具有廣式特色的裝修風格,將門店開到地標性購物中心、機場等年輕人聚集地,“輕裝上陣”之后受到年輕人的一致好評,反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0~40年餐飲中生

    隨菜系而起,磨出強大實力

    自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國內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尤其是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肯德基、麥當勞相繼進入中國,對中國餐飲行業的沖擊無疑是顛覆性的。

    在這兩大洋快餐品牌的影響下,原本大排檔式和酒樓式的中餐,一邊學著標準化經營和系統化管理模式,一邊總結中餐的特點,慢慢向著品牌連鎖的方向發展。

    上表中除了2個品牌在1978年之前創建外,其余均為改革開放以來創立的。

    一大批餐飲中生代,如海底撈、真功夫、西貝、九毛九、徐記海鮮等,從那時開始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成為現在的餐飲頭部品牌。如今,它們的門店數量眾多,大多打磨出了自己的生態體系,凝聚了強大的品牌實力。

    在簡快餐品類里,真功夫、鄉村基、和合谷、老鄉雞等學習麥肯的體系,加入中餐的精髓,在這個賽道里占據了先手優勢,即便現在這個品類里涌現了大量互聯網式、現炒式的快餐品牌,它們的品牌力仍難以被超越。

    在這段時間還有不少依附著菜系、“抱團”瓜分市場的中生品牌。“川魯粵淮陽,閩浙湘本幫”,八大菜系中,川菜和浙菜兩系中衍生的品牌顯示出了明顯的地域性。

    川菜隨著四川人的外遷,散播到全國各地,至今已經演變成所有菜系里最接地氣、最受歡迎的菜。1996年眉州東坡在北京創立,1999年大蓉和在成都創立,兩個品牌都以菜式創新為主導,但走的卻是兩條不同的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川菜的兩大代表性品牌。

    眉州東坡將川菜精細化、標準化,更利于復制,同時根據市場需求,改進川菜,使川菜更符合大眾口味。而大蓉和則扎根成都本地,兼收并蓄各菜系特色,創新出以川菜為根基,“形如淮揚,味在川,色及杭幫,精其粵,地道蜀風又似湘”的新派川菜。

    而從川菜里分離出來的火鍋系更是自帶“通吃”屬性,孵化了眾多強大的品牌。海底撈、德莊、小天鵝火鍋、渝味曉宇火鍋等都是從幾張火鍋桌起家,靠著創始人的實干和智慧,一點點蠶食全國市場,讓消費者們欲罷不能。

    與川菜品牌得利于菜系本身的侵略性不同,浙菜里杭幫菜的地位則完全可以算是品牌打下的江山。在大眾餐飲興起之初,以外婆家、綠茶餐廳為代表的杭幫菜品牌搶先進入商場,以簡約時尚的裝修和親民的價格,迅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眼球,同時也抓住了他們的胃。

    與此同時,浙江本土品牌豐收日和新榮記,也依憑浙江靠海方便獲得海鮮的便利,定位為海鮮餐廳,通過品牌力將浙菜的影響力輻射到長三角甚至更遠的地方。

    除此之外,湘菜系望湘園,淮揚菜系小廚娘、旺順閣,西北菜系西北莜面村、九毛九,粵菜系炳勝品味、避風塘、半島餐飲等品牌也蟄伏各地積蓄力量。

    相比之下,這些餐飲中生力量有著更樸實的餐飲態度,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摸爬建立自己的供應鏈、中央廚房、管理體系和品牌理念,磨出的強大實力,足以讓它們在未來的餐飲市場中保持足夠的品牌力。

    10年以內餐飲小生
    流量劃時代,爆品推品牌

    流量是近幾年餐飲發展的關鍵詞,誰能把握住客戶流量,誰就能創造最大的品牌價值。

    在這個時代里,新銳餐飲小生層出不不窮,迭代迅速。它們一方面以單品爆款為主打,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獲得最大的流量;另一方面對年輕人有著精準的洞察和把控,擅長將消費者喜愛的元素與餐飲糅合,打造出個性化極強的品牌。

    2013年,烤魚品類的火爆離不開探魚和爐魚這兩個品牌的造勢。探魚將烤魚從重慶萬州挖掘出來,配以“文藝范”的裝修風格,開創了炭火烤全魚全新的餐飲呈現形式。爐魚則用個性時尚的裝飾打造類似于酒吧的自由氛圍,豐富的配菜及冷菜搭配,改變了烤魚唱“獨角戲”的餐桌布局。

    而這個時候,時間的積累對品牌力的影響漸漸弱化,借助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品牌的形成幾乎只在朝夕之間,搶占市場的速度是樹立品牌力的關鍵。

    在最近爆火的茶飲領域,品牌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喜茶自創芝士奶蓋茶與大街小巷的粉末茶區別開來,并在空間上不斷嘗試新的概念;而奈雪の茶創造茶+軟歐包的模式,以及鹿角巷憑著一杯設計獨特的焦糖珍珠奶茶,幾乎一夜之間名聲鵲起,從一眾茶飲品牌中脫穎而出。

    還有在潮汕牛肉火鍋中逆勢而起的陳記順和和左庭右院,抓住食材機遇的地方菜品牌云海肴、客語,以及用新零售方式打開咖啡市場的瑞幸咖啡。

    這些餐飲小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很好地契合了消費者對休閑時尚、品質和便捷的需求,同時善于利用資本的力量強化運營、供應和人才體系,快速跑馬圈地,通過數量和規模匯聚起突出的品牌影響力。

    品牌力的形成更容易了,但要守住卻不容易。隨著各種各樣的人才涌入餐飲行業,不同模式和風格的餐飲品牌層出不窮,也迭代迅速。

    在餐飲行業,各領風騷一兩年的品牌比比皆是。現在看來,品牌造勢能力強、走得快,并不能代表能走遠。而如何讓品牌走遠、走穩,是餐飲小生們要去學習和突破的。

    編輯|紅餐_左永君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936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21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12月21日 21: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