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突現反彈之勢,突增的病例,讓原本幾近回歸正常生活我們,又開始緊張起來。
國家第一時間發布相關文件,嚴格防控。
也是在第一時間,一張30厘米的“窗口”圖,傳遍了木屋人的朋友圈。
圖片下面有這樣一行字:“疫情期間園區封閉,木屋燒烤歡樂谷店通過這個小窗口,一個多月送出去了100萬的外賣”,而這個小窗口,僅僅只有30厘米高。
小窗口是怎么來的
在圖片上面還有一行醒目的文字:“冬天我都熬過來了,還怕夏天?”這個小窗口就出現在木屋的“冬天”,最冷的時候。
疫情剛開始,歡樂谷店的外圍已經圍上了鐵柵欄,小鎮原本的6個門一下子關掉了5個,剩下的一個還是離歡樂谷店最遠的那個門,而且一到晚上8點連這個門也關了,不允許任何人進來,伙伴上下班都成了問題。
而那個時候,歡樂谷的外賣還可以從柵欄上面遞出來。
后來疫情愈加嚴重,外圍圍上了高高的防護網,在外面根本看不見門店,木屋也停止了堂食,只能依靠線上外賣和我們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原本的鋼柵欄也被厚厚的“綠墻”替代,出口被堵死,外賣員根本不讓進。
于是店里的管理組就和物業商量,能不能給我們留一個小口,只要能把我們的外賣遞出去就行,通過反復協商,這個30多厘米的窗口出現了。
一百多萬的外賣怎么來的
有了這個小窗口,外賣可以送出去了,可是上哪里去找顧客呢?
除了原來粉絲群,店里的伙伴又通過顧客加入了附近的媽媽群、童裝交流群、社區群、物業群、快遞群······
每天在群里發布信息,外賣24小時營業。
那個時候店里的員工并不多,回去的來不了,整個店只能靠十來個伙伴一起撐著。
一開始一天只有幾十單,最慘的時候歡樂谷一天只賣了三千多塊錢。
后來大家天天在各個群里互動,外賣也一天天多了起來,從一開始的幾十單到后來的幾百單,這一單一單的外賣,都是通過這個小窗口遞出去的。
為了能讓外賣小哥及時取餐,店里的伙伴提前和外賣站的站長取得了聯系,讓他們在外賣群里發信息、發圖片,以便外賣小哥能及時知道這個窗口的存在。
也是因為這個小窗口,店里拿了很多次突破獎,讓伙伴們在“與世隔絕”的日子里內心又多了一絲溫暖。
小窗口,大奇跡
經過一場疫情,木屋不但沒有一個市場倒下,反而更加頑強,我們在陸續開店,在不斷突破,300W、400w、500w、600w、700w。
我們一直在突破
困難總是猝不及防,我們會積極配合政府,對伙伴負責,對顧客負責,嚴格把控品質,在一次次考驗中不斷突破自我,提高抗風險能力。
一個30厘米的窗口,我們可以做到100萬,這一個小小的窗口所折射的,不僅是100W的外賣營業額,也是我們木屋人堅持、堅韌和堅決。
冬天都熬過來了,還會怕夏天嗎?
不,木屋人,沒怕過!
再大的困難我們一起扛!
加油北京,加油木屋!
我們一起,再創奇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375.html